第41章 辦證
- 直播:從打造山洞民宿開始
- 南山易秋
- 2015字
- 2023-12-28 11:48:00
滿滿一大鐵鍋的肥腸燉魚,沒有什么能裝下。
之前用來腌制大青魚的不銹鋼盆同樣裝不下。
畢竟還加了豆腐跟肥腸,還有七七八八的調料。
所以還是只能在灶臺上吃。
盛了一碗飯,徐陽琢磨著還是要整個尺寸更大的不銹鋼盆。
雖然不一定能做這么一大鍋,但是有備無患總是沒錯的。
“爸,快嘗嘗我的手藝”
徐陽夾起一塊魚肉放到老爹碗里。
“嗯,味道是不錯,就是火候比你媽差了點”
徐振夾起魚肉吃了一口,眼神不著痕跡的瞥了一眼徐母。
中年人的求生欲也是滿滿的。
“媽,你也吃”
徐陽見狀也給徐母了一塊。
“小陽,你有這手藝,未來媳婦有口福了”
“對了也回來大半個月了,我在村里給你問問,尋摸個姑娘怎么樣啊?”
“媽,你鹵的肥腸真好吃”
“你這孩子,別打岔”
“媽,我覺得太早了”
“你都二十八了,還早,你看人家徐平,娃都有了”
“媽,還沒生呢”
“別貧嘴,也就年底的事了,人家好歹有了”
“爸…”
徐陽向老爹投去求助的目光。
“既然在家了,也有時間,確實早點尋摸一個媳婦好”
可惜在這個點上,兩口子口風一致。
對徐陽對目光視而不見。
“媽,我現在正忙呢,過段時間再說吧”
迎著徐母期盼的目光,徐陽只能用出拖字訣了。
能拖多久算多久。
其實徐陽還是挺喜歡待在家的,如果沒有老媽天天催婚的魔咒的話。
一家人邊吃邊閑聊著,徐振也詢問了后續的打算。
養殖魚的話,徐陽這點小規模在村里不用辦經營證什么的。
要是做民宿的話,就需要了。
并且還不僅僅是經營證,在山上開民宿,還要地方政府批準。
也就是村委會批準,并且要上報到鎮里批復。
為什么需要兩道呢。
雖然山頭在村集體里面,但是鎮政府才算是地方政府。
只不過村里要是同意,那鎮政府除非有規劃,不然基本沒問題。
只不過,看著現在僅有的三座木屋。
任重道遠啊。
徐振還提出給徐陽一筆錢用來建設民宿。
但是徐陽拒絕了。
即便拿了也有點難度做成這個事,老兩口存了大半輩子的錢。
萬一失敗了,那不就糟蹋了嗎。
徐陽準備慢慢來。
最近也思考了很多,關于民宿的方向。
養魚跟洞藏酒目前也在做了,只不過是個長期收益。
短時間內是沒有收益的。
指望這兩個接續資金肯定是不要想。
徐陽到現在加上買魚,翻新木屋等等資金也花了快一半了。
剩下的就是能在做幾套木屋,也還是少。
并且民宿,還是要有配套的設施吧。
人家也不能光就是在這住吧。
一些玩樂的項目,吃飯的農家樂等等。
衣食住行等等。
這么一想徐陽腦殼都快炸了。
之前只是看重山東的地理位置,現在慢慢做著,發現問題越來越多了。
一灶臺的肥腸魚,三人自然是沒吃完。
僅僅吃了一半左右,夏天本來食欲就沒那么好。
剩下的老媽也給用不銹鋼盆打包帶回家了。
徐振本來準備留在山洞,看看有什么能幫忙的。
只是徐陽想到養魚雖然不用經營證什么的,但是也需要養殖證的。
這事還得去辦呢,之前毛叔也說過一嘴。
最近太忙,徐陽早就拋腦后去了。
要不是剛想到,估摸過一會又得忘。
趁著今天還算閑,徐陽準備去一趟鎮上辦了去。
收拾完之后,徐陽就騎著三輪車帶著爸媽下山了。
下午老爹也不用車,徐陽直接騎著朝著碼頭去了。
跟三叔徐文打聽了一下,需要帶上承包證等等東西。
徐陽又折返回家,帶上老爹。
果林的承包證在徐振名下,山洞區域也在承包證上。
可能申請養殖證還會掛在徐振的名下。
不過這個問題倒是不大,雖然掛在老爹名下,但是自己該負責養的還是要負責養的。
老爹也有果林要忙活。
兩人一路趕到鎮上漁業局。
養殖證的全稱叫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許可證。
老爹出面辦理,徐陽跑跑腿。
鎮上漁業局人不多,所以只花了個把小時就辦理好了。
只不過證件要過幾天郵寄過來。
要三到五個工作日,也可以自己過來拿。
填了家里的地址,徐陽打算看看,到時候有時間就自己過來拿好了。
總歸養殖證下來,也不怕別人說閑話了。
村里閑著的大嬸大媽可早就在傳徐陽仗著關系,把山洞怎么樣怎么樣了。
雖然徐陽沒有對外說,但是這車子一趟趟運上山,村里人可都是看著的。
這一打聽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所以徐陽才想著把證辦了堵住他們的嘴。
這事也多少會影響到三叔在村里的公正性。
不然像徐陽這樣小規模的養殖戶,其實也不需要辦證什么的。
到家后徐陽獨自騎著車上山了。
早上光顧著燉魚了,徐陽后知后覺想起來還有點事沒做。
那就是給養殖池內都殺菌消毒一波。
要不昨兒那好幾箱鹽不是白買了嗎。
風風火火朝著山洞趕去。
從木屋內搬出那幾箱鹽,然后走到洞內盡頭臺階位置。
徐陽打算是從源頭開始。
這第一個養殖池內,是一些野生魚,之前清理池子抓出來的。
徐陽走過來的時候還是很怕人,紛紛躲了起來,只有少數一些小魚還在池子中央晃蕩著。
來到鱘魚池子邊,走上分隔的壩上。
看著山泉水潺潺流下,徐陽打開一包鹽對著水流撒了下去。
精致的細鹽,入水就不見蹤影了。
有了大青魚的教訓,徐陽也不敢倒的太多。
每個池子內倒上兩包就差不多了。
九個池子十八包鹽。
徐陽給最后一個池子內,多加了兩包鹽。
這個池子內都是毛叔送的一些大魚。
魚大也得下重料。
徐陽摸著下巴,道理肯定是不會錯。
觀察了一陣,徐陽并沒有發現太大的排斥現象。
兩包鹽對于一個五十平大小的池子,影響不是很大。
魚苗都很活潑,在水中歡快的游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