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如此會如何?
- 大明:老朱,求你把我貶為庶民吧
- 十一月森
- 2057字
- 2023-12-10 23:38:00
此刻聽著朱昱一通分析的朱標已是眉頭緊鎖,現在聽到竟然還有問題,頓時感覺頭大,但還是疑惑問道:“還有什么問題?”
“兄長,你可想過按照如今的政策當大明歷經百年后,這朝堂會是什么樣?”朱昱反問道。
“大明歷經百年后朝堂會是什么樣?”
朱標低聲重復道,隨即不解地看向朱昱道:“難道百年之后的大明朝廷還會與現在的大明會有什么不同不成?”
朱昱給出提醒道:“兄長,你覺得百年后,大明的武將和文臣還會是如今朝堂這般局勢嗎?”
得到朱昱的提醒的提醒,再聯想到朱昱剛才談到宋的歷史,朱標似是想到什么,豁然抬頭看向朱昱道:“賢弟你是說到時候武將將會如像宋朝一般被文臣壓制?”
但隨即朱標搖頭道:“正如賢弟你剛才說,宋朝之所以重文輕武是因為宋太祖得位不正,可是我大明卻是與宋完全不同,況且如今父皇對于武將亦是十分看重,還封賞不少武將勛貴,使其可以世襲爵位,這樣又怎么會出現文臣壓制武將的情況。
即使出現,當也不會有什么大礙才是,畢竟武將在我大明的地位跟宋朝武將的地位完全不一樣。”
其實朱標內心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口,如今淮西武將占據大半朝堂,怎么看也不會是被文臣壓制的模樣、
而他老爹朱元璋之所以胡惟庸開刀,除了想要廢除宰相制度實現集權以外,其中當是還有著對淮西武將們一個警告的意思。
而如此做的緣由皆是因為武將勢力有些大了。
誰讓自從大明建國十余年來,眾多淮西武將中犯朱元璋忌諱的不在少數。
不說其他,朱亮祖便是犯了朱元璋忌諱的人之一。
因此朱標才沒當著朱昱面前說出內心那句話。
朱昱不知朱標此刻所想,聽聞朱標有些不信未來文臣會死死壓制武將,只能開口道:“無怪乎兄長你會這般想,因為兄長你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
“哦,是嗎?為兄忽略了什么?”朱標好奇道。
“如今朝中武將之所以看起來強勢,只是因為如今是開國之初,不少武將都是跟隨陛下打天下立下不少實實在在功勛的存在。
而且現在北有殘元、東南有倭寇、西南有南蠻,還有地方時不時的叛亂,故才使得武將能在朝堂有著很強的話語權,因此才有如今武將們的強勢。
可是北元王庭遲早有一天會被攻陷,到時候西南之地和東南之地便是癬疥之疾,若不出意外的話,大明將進入不動刀兵的時期。
而在這個不動刀兵的時期,這些曾經征戰沙場的武將便會逐漸老去。
且不說新的一代是否能繼承父輩的文韜武略。
即使后代子孫有如先輩般的才能,可是在沒有兵事的環境下,按照以往朝代的規律,隨著時間推移,武勛之后中能征善戰的怕是越來越少。
如此一來,武將在朝中的話語權將會慢慢喪失,直到一天文臣完全壓制武將。”
說到這里,朱昱語氣略微停頓了片刻才道:
“而造就如此局面,除了因為武勛出現虎父犬子的情況。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每三年朝廷都有科舉,而科舉就如文人的戰場,文人可以通過科舉獲取功名,長此以往,失去從戰場獲取功勛的武將又如何能在朝中抗衡文臣。
畢竟國只能開一次,而科舉卻是每三年開一次。”
此刻朱標已然明白了過來。
正如朱昱所言,現如今大明武將之所以在朝堂上有著很大的話語權,正是由于這些武將都是大都是跟隨著朱元璋一步步走來,他們于大明而言有開國之功。
一旦待大明內外部環境逐漸穩定,武將在朝廷中的地位定然不會還有如今的影響力,相比之下,由于治理國家需要文臣,文臣在國家中的地位會逐漸提升。
心念及此,朱標心中不由自語道:“難道說大明也會如宋朝一般,面臨武備松弛,面對外敵來犯無力反擊的情況?”
還不待朱標細想,朱昱已繼續分析道:“兄長,我剛才所說還只是一般情況。”
“一般情況?”
正在思索的朱標疑惑地看向朱昱,莫不成還有不正常的情況?
朱昱看出了朱標的疑惑,于是解釋道:“剛才所言都是按照大明如今的政策以及結合歷朝歷代歷史發展,推演出的一般結果。”
“其實正常情況下,即使文臣想要完全壓制武將也是需要不短的時間來積累才行,畢竟大明的安危還需武將們守護。”
“可是兄長你可注意到影響文武平衡的因素中,除了我剛才說的,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我沒有說。”
朱昱看著朱標緩緩說道。
看著朱昱的目光中的神情,朱標立即猜到了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什么了。
君王!
畢竟說到底,朝廷中無論是武將強勢也罷,文臣強勢也罷,君王的態度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若是在位的君王喜于兵事,那么武將在朝堂中的地位自然而言就會高不少,若是君王喜于文治,那么文臣自然就更得勢。
接下來,朱昱的話也驗證了朱標所想。
“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便是當時在位君王。”
“一個君王對于國家治理的偏好也會影響著文武之間的平衡。
不過后世君王大多都不會喜好兵事,畢竟一旦有兵事就意味朝廷將有著一大筆的開支,這也是為何文臣在朝堂上的地位高于武將的因緣由之一。”
說到這里,朱昱卻是話鋒一轉道:“兄長可曾想過,若是后世君王中,突然出現一個絲毫不懂兵事的君王卻想要有著如當今陛下這般的文治武功,外加身邊有阿諛奉承之輩蠱惑,那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不待朱標回答,朱昱便道:“兄長,我這暫且定一個假設。”
“若是某一天,有外敵突然陳兵邊境要攻打大明,而這時大明恰逢當朝君王絲毫不懂兵事,又有小人蠱惑,有了要文治武功的想法,于是下令給二十萬大軍三天的準備的時間便開拔親征會是如何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