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水泥出
- 大明:老朱,求你把我貶為庶民吧
- 十一月森
- 2024字
- 2024-01-08 23:23:00
與朱若雪閑聊一番后,朱昱也結束了朱雄英今日的課程。
臨別之際,朱雄英卻是不由向朱昱詢問道:“先生,這次沒有家庭作用嗎?”
聽到朱雄英的話,朱昱輕輕搖頭道:“這馬上就要過年了,便不布置家庭作業,不過要不忘了溫習這幾次的功課,待下次上課,為師可要考教你的。”
“哦,學生記住了。”朱雄英點頭應道。
上完課的朱昱晃悠悠來到了軍器局。
剛走進軍器局沒一會兒,一個灰頭土臉,帶著一只沾滿灰塵的口罩的匠人興匆匆地跑到朱昱身前。
“大人,你讓小人們制作的水泥弄出來了。”
“是嗎,快帶我去看看!”朱昱欣喜道。
在匠人的帶領下,朱昱來到了一處空地。
朱昱剛進門便見到空地上幾塊已經凝固成方磚的水泥。
朱昱幾步疾步來到方磚前端詳起幾塊由水泥制成的混泥土磚。
每一塊混泥土磚都有被敲打的痕跡,有些則是出現了明顯的斷裂或者粉碎的狀況。
直到朱昱看到最后一塊混泥土磚上的幾處白痕,朱昱眸光一亮,對著身邊圍來的工匠問道:“你們可試了這混泥土磚硬度如何?”
帶著朱昱前來的那名匠人張吉安回道:“回大人,小人們已經試過了,這混泥土磚的硬度堪比巖石,這幾處痕跡便是小人用鐵錘敲擊造成的。”
張吉安一邊帶著驚嘆的語氣說著,一邊用粗糙黝黑的手指在混泥土磚上比劃著。
朱昱頷首道:“行,給我拿個鐵錘來,我也來試試。”
聽到朱昱的話,一個眼尖的匠人連忙轉身從一旁的草棚中取來一個打鐵錘。
朱昱拿著大鐵錘奮力一砸。
伴隨著一聲咚的巨響,混泥土磚只濺飛一些小的碎末。
看著自己敲出一團白色印痕的混泥土磚,朱昱滿意道:“不錯!”
見狀,一旁一個匠人吹捧道:“大人不愧是文曲星下凡,也只有大人這般的人物才能造出如這水泥般的奇物。”
“可不是...”
頓時朱昱身周的匠人紛紛笑著附和。
聽著匠人的話,朱昱知道,在這些匠人眼里,或許文曲星便是他們想到對官員最好的贊美了。
隨即,朱昱咧嘴一笑,開口問道:“如今這水泥是否能穩定生產了?”
張吉安開口回道:“大人放心,如今我們已經能掌握了這水泥的燒制,只要大人需要,小人們就能為大人燒制出來。”
聞言,朱昱一喜,對張吉安道:“行,接下來我需要你們按照制成這混泥土磚標準,大量生產水泥。”
“小人遵命!”
“對了,這水泥存放可得注意了,按照我上次交代你們的要求去存放。”朱昱補充道。
“大人放心,小人明白!”
在確定水泥成功制造出來,朱昱便來到了建造軍校的工地。
朱昱招來監督工程進度的官員,詢問道:“如今這軍校建造得如何了?”
負責監督工程進度的營繕所所正周林山恭敬地回道:“回稟大人,如今教學樓和辦公樓快要建好了,自今年年關之前當能完工...”
聽著周林山的講述,朱昱開始巡視起來。
雖然說是教學樓和辦公樓,但是因為如今建造制度限制,朱昱也只能建一個二層樓,再高便要違制了。
不過好在,如今工程用地還是非常寬裕的,于是高度不夠,面積來湊。
而教學樓和辦公樓的設計總體思路是按照朱昱前世大學的教學樓和辦公樓設計,而外觀設計便是讓如今的專業人士設計,包含了濃濃的中國風元素在其中。
巡視完已大致成型的教學樓和辦公樓,朱昱又跟周林山提出了想要用水泥加入關于之后宿舍以及一些訓練場地修建。
聽著朱昱關于水泥性能的講解,周林山看向朱昱驚疑道:“大人,這水泥真能如你說的這般?”
看出周林山的不信,朱昱將軍器局帶出的混泥土磚和一小袋水泥拿了出來。
看著手中的混泥土磚,又看了眼手中的水泥,周林山驚嘆道:“沒想到大人竟然還有此等妙物!”
對于周林山的反應,朱昱淡然一笑,隨即問道:“周大人,關于之后宿舍等工程的修建用這水泥是否可行?”
周林山思忖了一下,然后回道:“若是這水泥真按照大人所言那般,卑職認為自是無不可。”
得到想要的回答,朱昱笑道:“如此甚好。”
翌日,朱昱便拿著混泥土磚、水泥和砂石進宮見了朱元璋。
“陛下,若是用此物修建道路,相同長度的官道,不但修建成本要比如今的修建方式低,而且修出的道路平坦易維護。”
聽完朱昱的講述,朱元璋看著手中明明像一塊石頭的混泥土磚,狐疑道:“這塊石頭真是由你說的水泥制成?”
“陛下,臣此次特意帶來了一些水泥和砂石,臣愿當面試制這混泥土磚。”朱昱信心滿滿道。
隨后,朱昱便尋來一容器,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將砂石和水攪拌在一起。
做好一切,朱昱拿著裝著混泥土的容器對于這朱元璋道:“陛下,只需將這混泥土置于通風之處自然干透便可。”
朱元璋來到朱昱身前,看著木盒中黏糊的混泥土,將信將疑。
正好今日難得陽光明媚,加之朱昱弄的混泥土只有一厘米不到的厚度,為了加快混泥土干透的速度,朱昱還尋了一個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晾干。
在混泥土晾曬期間,朱昱與朱元璋繼續推薦起水泥。
“陛下,常言道:想要富先修路。”
“如今我大明疆域愈發遼闊,而通往各承宣布政使司的道路經過這元末亂世中缺乏修繕,南北東西往來之間頗為不便,這也極不利于我大明對地方的治理。”
“如今有了這水泥,那么打通京師到各個承宣布政使司便能快捷許多,且加之水泥的防水性,道路也不會因雨水變形,這將極大提高大明對地方的治理,還能促進大明經濟繁榮。”
“此外,水泥用于修筑城墻和房屋亦是便捷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