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自然之氣 開采鐵礦!
- 大秦小皇叔
- 薪火炎黃
- 2027字
- 2023-12-25 17:58:41
“您的意思是,那并不是神跡?”
蒙恬眨了眨眼鏡,面帶經驗的道。
子祤微微點頭:“的確不是,但它的價值比起所謂的神跡要更大……”
昨日他特意去了一趟,親眼瞧了瞧百姓所說的那口會噴火的神井,如自己所料的確不是神跡,但卻也讓他吃了一驚。
因為那是他在前世才見過的東西,來到這個世界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碰著。
鹽井之中所蘊含的不僅有高濃度鹽水,還有著其它特殊氣體,二者之間有一定概率是伴生狀態。
而這種氣體并非人為制造,而是大自然經過千萬年的積累所形成的,故此將其稱之為天然氣!
不錯,這種在后世必不可少的東西,居然如同跨越空間一般出現在了這個時代,哪怕子祤也始料未及。
不過細細想來卻也沒那么難以置信,畢竟天然氣這種話東西雖然是近代才開始大規模利用,但卻一直埋藏在地下。
只不過在科技沒有達到一定水準前難以開采罷使用了,就算是真的弄出來也沒人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
最多只能當成神跡一般供奉起來,就像如今的情形一般。
不過既然被他發現了,那自然不會讓這種寶貴資源繼續埋沒下去,盡可能的合理利用才是正事。
所謂的工業革命本質上就是能源的更新換代,而對于現在的大秦淶水,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天然氣更加高級的自然資源了。
若是能夠進一步將其開發,所帶來的好處絕對是超乎想象的,甚至可以推到整個科技文明的發展進程。
聽完一番講述,蒙恬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隨后接著問道:“那,這個什么氣要怎么用呢?”
子祤回道:“天然氣的用處可多著呢,最簡單用法便是作為燃料,有它在以后制鹽之時就方便多了。”
如今的制鹽技術還不夠成熟,在蒸發上花費的時間太多,而有了天然氣之后就可以大大縮短這一過程。
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其應用于能源動力領域。
水車雖然節省了不少人力,但對于地理位置的要求比較高,而天然氣只要接通了管道可以通向任何地方,無疑地便利了許多。
況且這種能源本來就很純凈,想要轉化為動力輸出并不困難。
只要稍微開發一下,就能夠代替水力進行更多的工業勞作,甚至日后打造鎧甲武器時都可以用到。
這簡直是上天賜給他的驚喜!
正當這時,公輸玉兒走了過來,面帶欣喜的開口道:“君上,鐵礦山的開采已經按照計劃進行了,這是挖掘出的鐵礦石,請您過目。”
說著,便將一塊黑乎乎的石頭遞了過去。
子祤仔細打量一番,不僅露出笑容:“上品質的磁鐵礦石,很不錯!”
鐵這種物質在大自然中從來都不以單質形式存在的,而是與礦物摻雜在了一起。
主要分為赤鐵礦與磁鐵礦兩種,其中赤鐵礦的含鐵量約在四到六成,兒磁鐵礦的含鐵量則要更高一些,基本在五到七成。
顯然,含鐵量越高的礦石煉制出高質量鐵的概率就越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選擇礦石的過程直接決定了煉鐵的成敗。
而如今開采的礦山顯然就是磁鐵礦,而且品質相當不錯,含鐵量至少也要在六成以上。
這也就意味著同等情況下能夠煉出更多的鐵,而且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一旦鐵器普及開來,不僅百姓的日常生活會發生巨大變化,就連軍隊的戰斗力也會暴增一大截。
畢竟在這個以銅器為主的時代,鋼鐵制品完全可以實現降為打擊。一副精鐵打造的戰甲,可以輕易抵擋絕大部分銅制武器的攻擊。
如今礦石有了,但想要實現鋼鐵洪流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在這個時代鐵器的煉制與鍛造也是一大難題。
畢竟就連秦這樣的大國也拿不出更好的技術。
不過子祤是個例外,他有著一顆來自于兩千多年后的大腦,完全可以在這方面起到引導作用,實現彎道超車。
當即便是開動腦力,努力思考了起來。
根據前世記憶,鋼鐵冶煉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造爐,二、選礦,三、熔練,四、鍛造。
首先,造爐便是建造熔爐。
需要以粘土制做出特定規格的中空圓柱,并且根據熔煉的規模與具體需要決定其大小的形狀。
其實現在早已經有了豎爐的存在,基本上用于銅器的熔鑄,而鐵器的熔爐雖然要更復雜一些,但總體差距不大。
只要經過改良,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相較于前者,煉鐵的最大難點便是在于溫度把控,畢竟鐵礦石的熔點要比銅礦高得多,這就需要更好的燃料進行升溫。
大部分情況下使用的都是木炭,不過如今既然開采出了天然氣,也就不需要再用其它代替了。
足量的天然氣再配合鼓風設備,完全可以達到合格的溫度標準。
第二步的選礦就沒什么好說的了,上好的磁鐵礦已經掌握手中,根據勘察情況來看,礦石的儲存量應該是不會少的。
不過破碎礦石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畢竟大塊鐵石不方便煉制。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礦石在最終進爐之前,必須要經過破碎研磨使其成為很細小的顆粒狀,并進行多遍篩選。
這樣才可以保證熔煉效率與成品的質量。
不過以如今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對這方面要求太多了,只要能冶煉出合格的鐵,就算慢一點按部就班的進行也沒什么。
而除了礦石,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輔料,就是作為助熔劑的灰石。所謂灰石并非石灰,而是一種常見的礦物。
可在高溫下進行分解,并與礦石中的碳、硅、磷等雜質發生反應,形成爐渣。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分離雜質,而灰石也并不難尋,在發現鐵礦后他就已經讓人去搜索了,渭南境內的存量還是沒問題的。
而接下來便是最為重要的熔煉,這也是最需要耗費時間與精力的步驟,需要做出詳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