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名鐵鷹劍士猶如利刃般插入敵人胸膛,鐵劍揮舞之下慘叫此起彼伏,一個個叛軍士卒接連不斷的倒下。
先前遭遇伏擊,本就被打的丟盔棄甲,如今又碰上了更加恐怖的對手自是無法抵擋分毫。
剛一交鋒便直接潰敗開來,幾乎一面倒的被碾壓。
見此情形,嬴子祤不禁暗暗咂舌,這鐵鷹劍士的戰斗力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可怕,他們不僅是最精銳的軍人,本身亦是劍道高手。
再加上手中鋒利無比的兵刃,即便以一敵百也并非不可能。
這也就意味著這一百劍士即便面對萬人規模的集團軍也有一戰之力,更何況早已沒了士氣的千余殘兵。
當年吳起訓練魏武卒之時,要求手執長矛、身背二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五十余斤。
連續疾行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者,方可為武卒。
而司馬錯則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面牛皮盾牌,總重約在八十余斤。
此關通過,方能進入步戰、騎戰等各種較武關,以及各種陣式結陣而戰的陣戰關。最后優勝者方可獲得鐵鷹稱號。
據說“十萬秦卒出三千銳士”,當初二十萬秦國新軍,其中的“鐵鷹銳士”也只有一千六百人。
經過數十年發展,大秦國力蒸蒸日上,可鐵鷹銳士依舊只有三千左右,數量雖不多但每一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此三千乃精中之精,若由名將統帥,甚至可當十萬大軍!
而三千銳士之中,能夠成為鐵鷹劍士也只有十分之一,便是三百人,足可見其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另一邊,眼看著己方士兵潰敗不斷,華陽太后不由的咬牙切齒,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鐵鷹劍士會突然出現。
對于這支軍隊她也有所耳聞,據說鐵鷹銳士乃王室親衛,只有大秦君王一人可調動。
如今大王已駕崩,按理說他們會蟄伏隱沒于暗處,直到新王登基才會繼續為其效命。
也正因此華陽才未曾將其計算進去,誰能料到子楚對其竟如此信任,連這最神秘的底牌都交給了對方。
她很清楚鐵鷹劍士的實力,哪怕自己這邊兵力再多數倍也未必是對手,如今既已無退路便只能殊死一搏了。
當即心中一橫,開口喝道:“莫要多做糾纏,直接拿下嬴子祤與嬴政!”
話音落下,剩余的數百士兵紛紛調轉方向,朝著宮殿迅速沖殺而去。
兩者之間相隔不到百米,幾個呼吸的功夫就快要殺到眼前,可即便如此嬴子祤依舊面無懼色,挺拔的身姿穩穩立于大殿之前。
冷漠的雙眸中不帶絲毫感情,在這些人決定反叛的同時就已注定了他們的命運。
正當敵軍即將沖至面前之際,驟然間暴喝響起,與此同時一道鐵塔般的身影高高躍起,好似隕石般砸落而下。
“砰!”
整個人猛然落下,雙腳之上強大的力量竟直接將石板震碎,周圍士兵更是不住倒退。
抬眼看去,只見此人足有八尺身高,高大魁梧健壯無比,古銅色的皮膚泛著淡淡黝黑,渾身虬實肌肉好似鋼鐵般堅硬。
單是站在那里,就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其右臂之上纏繞著一道長長的鐵鏈,鐵鏈另一端連接著一柄寬大而沉重的巨劍,劍身之上烏金光澤不斷閃爍。
這兵器極為夸張,長度超過五尺,少說也有數十斤的重量。可在壯漢手中卻又顯得輕快無比,似乎比燒火棍沉不了幾分。
只見其單手握住劍柄,猛地向前揮動,可怕的氣勢與破空風聲呼嘯而至,驟然砸落而下。
“轟!”
堅硬的地面被劈出一道深深的溝痕,而擋在面前的幾個士兵更是直接被掄飛了出去,連慘叫都沒來得及發出便魂歸西天了。
戰意激發,壯漢以更加迅猛霸道的方式揮舞重劍,每一劍落下都有幾名敵軍喪命,運氣不好的倒霉蛋更是差點被砍成兩段。
一番廝殺之后,便有好幾十人倒地不起,徹底沒了氣息。
常人何曾見識過這般場面,一時間被震懾的不敢上前,腳下更是顫顫巍巍的后退,幾百精兵竟是被一人壓制!
“痛快,接著來啊!”
壯漢見此卻大笑一聲,似乎還沒過癮,隨即猛地發力將手中巨劍擲出,恐怖的沖擊力再次擊殺兩名敵軍。
周圍士卒剛要閃避,前者便抓住伸長的鐵鏈,全力揮舞起來。
鏈條牽動巨劍,巨力飛掄之下,當即劃出了三百六十度的圓形。四周但凡沒來得及推開的士兵全都被掀翻在地。
慘叫與鮮血充斥開來,內臟更是被直接震碎,死狀頗為慘烈。
壯漢握緊鐵鏈,猶如使用流星錘一般,向著四周不斷轟砸,展開誤差比攻擊。
本就沉重的巨劍在強大慣性加持下爆發出了數百上千斤的力道,所造成的殺傷更是恐怖無比,擦著就傷,碰著便死。
哪怕幾百人圍攻也無一合之敵,接連慘敗的叛軍早已崩潰,紛紛向后撤退。
而此時其余鐵鷹劍士卻是圍攏而來,在此展開了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千余士兵就只剩下了三百左右,只得背靠背圍成一圈,手中兵器早已顫抖不斷。
見時機差不多了,嬴子祤開口道:“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敗名鐵鷹劍士亦是開口大喝。
畢竟都是大秦的軍人,其中很多還是不明所以的被裹挾而來,如今需要穩定人心,沒必要趕盡殺絕。
被打散了心氣的叛軍此時更失去了最后一分斗志,當即陸陸續續的丟下兵刃,蹲在地上投降。
劍士們見此當即將這些人控制起來,以免有人再次作亂。至此,這場聲勢浩大的叛亂也被徹底平息。
見叛軍投降,那壯漢卻露出幾分意猶未盡之色,不過還是將巨劍收起,負于背后。
緊接著大步走到嬴子祤面前,單膝下跪,無比恭敬的道:“鐵鷹大將,闕,拜見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