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是有多大魄力的人,一個多恐怖的天縱奇才,才敢想,敢做的事情?!
這可是,超過《形意虎鶴雙形拳》十倍還強的武功,也是千年來出現過的最強功法了。
家主……怕是被這闖陣者,驚得過了頭了吧?!
“只是不知道,這位前輩已經補全了多少,又能不能成功……有大志愿者,往往都有魄力來做這種事,但此事兇險,古往今來…能成功者百不寸一,若終究天賦不夠,推演出了錯誤,被功法反噬……最終之結局無不以身殉道……”
家主說道:
“《乾坤形意神功》被補全的可能性不大。血月之劫已近,據朝廷欽天監所示,五年后,血月之劫將到,屆時魔道涌動,四方邪道將至,我大晉武道式微,不知可還有力挽狂瀾之力啊……若屆時能有一天縱高手,以一人之力敵天下魔道邪道,或可解圍。”
“一人之力?!”另一位長老驚愕道:“家主莫不是在說笑?”
“此事,當年之師祖曾做過一次,這一次,你覺得你我,和朝廷,真有余力能抵御?他們連普通軍士的軍餉,都發不出來了。”
………………
回到家的徐河好好休息了一下,事實上,從入陣到回家,徐河連一個時辰的時間都沒用完。
幸運的是,在陣內,他還成功突破到了天人之境。連《形意虎鶴雙形拳》都成功圓滿了。
再一次拿出了此前從來不敢翻看的《乾坤形意神功》,這本武功,被他用一個修改過數值的精致玉盒封鎖,以避免被感官敏銳的武者察覺。
時隔三年,他才第一次打開這玉盒。
再一次,金光綻放。
不過在徐河現在的實力下,再也不會有任何不該有的氣息泄露出這個書鋪。
幸運的是,三年前,所有人都被那虎鶴異象所吸引,沒人被徐河這里各種丹藥和其他功法的存在引起注意。
不然,怕是三年前,就要有武者殺人奪寶了。
感受著自己剛剛突破的天人之境。
外勁,內勁,化勁,先天,天人……
饒是一個翻閱過不少書籍的徐河,也不知道天人之境后面是什么樣的境界。據說,秦家始祖曾超越天人,達到了后面的境界。
在此之后,秦家自三代家主之后的每一位家主,也不過先天。
一如明朝276年共誕生16位皇帝,清入關前后296年共有12位皇帝。
這里的武者壽命長些,到了先天境界,最多能有二百多年的壽命。天人境則足有五百年壽命。可即便如此,也少有人能當得了足壽的家主,五百年來,秦家也經歷了八代家主。
或是半路早夭,或是繼位時年紀本來也不小,這八位家主,只有前三位達到了天人之境。
從那以后,秦家,乃至整個秦郡,都再無天人境高手坐鎮。
此刻已成天人的徐河,能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舉手投足間所引動的天地之力。
方才那破開的最后一拳,甚至比得上先前的十個自己。
即便如此,這還不是他的全力一擊。
難怪天人境如此重要。
天人境與先天境之間之所隔,如同兩個世界。
這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過了天人境,就不再分上中下三品,而是一到九等。
每一等,都是一道天塹。突破難度絲毫不亞于從先天突破到天人。
徐河思緒起伏,到了天人境,他的修煉之途恐怕也愈發艱難,修煉進步的速度恐怕要以十年為單位。這還是快的,其他人搞不好就要以百年為單位,到最后五百年壽盡,也成不了一等天人。
看著《乾坤形意神功》,徐河伸出手,忽然,一只蝴蝶憑空出現,并落在了他的手中。
看著那只粉色的蝴蝶,其翅膀微微煽動,徐河忽然笑了。
“原來這就是魂術。”
徐河甚至不知這魂術的名字,但他卻在那傳承石碑前吸納了很久的內容。
隨著指尖翻動,那蝴蝶圍繞著徐河的手指不停旋轉飛翔,直到飛出窗外,像是普通的蝴蝶一般,越飛越遠。
或許等到它所蘊含的魂術能量消散,也就消失在這天地間了。
直到石碑將全部的內容都灌輸給徐河,這魂術徐河已經盡數掌握,事實上,這并非是魂術殘本,而是完完整整的全本。只是沒有人能在那秘境中心當中,一直堅持到吸納全部的傳承而不受到傷害,或者說,不死去。
他很想搞清楚,《形意虎鶴雙形拳》和《乾坤形意神功》與這魂術之間,到底有什么聯系。
人們都以為,把十三種武功融合在一起,就是乾坤形意神功,但徐河并沒有這種感覺。
尤其是在他學會了魂術和《形意虎鶴雙形拳》之后。
徐河坐在桌前,磨好了墨,拿出一沓白紙,開始將魂術的內容從腦海里重新記錄下來。
等記錄完成,應該就可以修改數值了。
沒多久,一整本魂術被徐河完整記錄,腦海中,修改器也出現了反應。
「《入魂靈神訣》乾坤天地數:527」
「一本由天人境高手親手書寫的高級魂術,可攻擊他人神魂意識,可以神念鋪開,探查虛實,亦可化虛為實,制造如真實般的幻象。」
看著解釋,徐河暗自沉思。
如果說,這本魂術和形意虎鶴雙形都是那位大能傳授的武功,而這本魂術又并非殘本,那么也就意味著,正常的形意虎鶴雙形大概也就在五百這個數值左右。
而自己修改的《形意虎鶴雙形拳》則有999的數值,遠超原本的形意虎鶴雙形。
徐河心意一動,靈神訣的乾坤天地數從527,改成了9999。
忽然,《入魂靈神訣》的一切都變了。
紙張的材質在變,其中的內容也在變。
《乾坤靈神功》
并非是乾坤形意神功,而是另一本完全不一樣的魂術功法!
但似乎……
徐河看著面前的《乾坤形意神功》和《乾坤靈神功》。
這其中,有無數道韻相似之處,甚至于,彼此似乎形成了某種連接!
他翻開其中一本,而另一本,竟然也跟著一起翻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