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和鼻子也是相通的
不光是眼睛,鼻子和嘴也是相通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這一點。鼻子和嘴都通往“喉嚨”。
流鼻血時,血液可能會流進喉嚨里,可能再從嘴里流出來。此外,鼻涕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順著喉嚨流入氣管,引發慢性咳嗽。這種現象稱為鼻后滴漏。據歐美國家報道,持續8周以上的慢性咳嗽的病例中,20%~30%的原因是鼻后滴漏[3]。在日本,這個比例應該沒有這么高,但無論如何,基于身體結構的原因,也有鼻涕導致頑固性咳嗽的案例。
另外,耳朵也與鼻子深處相通,由名為“咽鼓管”的細管連接彼此。耳朵分外耳、中耳和內耳三個部分。咽鼓管連接的是中耳,具有調節耳內氣壓的作用。
例如,飛機急速攀升或乘坐摩天大樓中的電梯時,你的耳朵可能會有塞住的不適感,這是因為鼓室(鼓膜內的空腔稱為鼓室)與外界之間存在氣壓差。鼓腔的氣壓較低時,鼓膜內凹;外界氣壓較低時,鼓膜外凸。這就會阻礙鼓膜的振動并引發耳朵不適。
打哈欠或吞咽可以消除這種不適。這時,通常處于關閉狀態的咽鼓管就會打開,空氣進出鼓腔,平衡鼓膜兩側的氣壓,鼓膜就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不過,當細菌或病毒在鼻子和喉嚨里繁殖時,它們也可能通過咽鼓管進入耳朵,繼而引發中耳炎。可見,咽鼓管還可能成為討厭的病原體的傳播通道。

耳朵與鼻子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