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震驚到天明的李宗勝【求追讀】
- 華娛從寶島開始
- 冰凍栗子
- 2131字
- 2024-04-09 17:41:12
前奏的古箏編曲、電音節奏,驚艷。
主歌快節奏的旋律,配合節奏感極強的電音編曲,驚艷。
演唱者極具張力與柔軟度的中低音,細膩醇厚嫵媚的中高音,帶來了完全不同的電音感受,驚艷。
李宗勝自認熟稔樂壇、聽過各種類型的歌曲,電音舞曲這種類型自然也是聽過許多。
但像這首《獨一無二》的舞曲風格,卻是第一次聽到。
周杰綸《Jay》專輯中的歌曲,雖然蠻有特點,但每首歌曲基本在寶島音樂風格的框架內。
《娘子》這種算是突破了傳統風格,夠得著驚艷、卻也不至于刷新他的認知。
可這首《獨一無二》著實刷新了他對舞曲的認知。
任何行業都有鄙視鏈,在寶島樂壇中、舞曲就處于鄙視鏈的最低端。
因為舞曲音樂性差、歌詞低俗、播放場景單一。
除了部分老舊的歌舞廳,誰會去放舞曲。
寶島的流行音樂范疇內,幾乎是將舞曲開除其中的。
也是因為這點,前世蕭雅軒的專輯即便很賣座、銷量很高,卻因為有著舞曲屬性、在金曲獎上沒有任何建樹。
倒也不能說蕭雅軒的專輯質量不高,只是慣性的力量是很強的,當舞曲幾乎被開除金曲獎選取范疇內時,再想將它重新納入需要足夠強的外力。
習慣和認知的改變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也是因為對舞曲的認知慣性非常強,當李宗勝聽到這首完全不同于以往認知的《獨一無二》時,那種沖擊感是前所未有的。
他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對小杰印象一直不好的老婆,居然能夠轉而為小杰說話。
甚至支持他離開滾石到麗豐唱片。
“小杰,這首歌是你創作的?”盡管不止一次聽小杰說過這首自創的歌曲,但他仍舊忍不住問道。
他當然很希望看到小杰優秀,但這優秀似乎完全超過了他的想象。
但他真的有些擔心,這首歌曲是其他人創作、被小杰買過來安上自己的名字。
這種事情在樂壇雖然不算什么,也是一種規則。
但麗豐唱片被幾大唱片公司盯著,處于風口浪尖中,這種事情多少有些風險。
一旦宣傳不當,被其他人抓住把柄,便可能對麗豐唱片造成致命打擊。
“叔,當然是我寫的啦。”
“蕭雅軒的整張專輯都是我寫的,我說過的啦,要將她打造成電音女王、推向亞洲。”
“周杰綸的《Jay》只是開始,蕭雅軒的這張專輯才是麗豐唱片向市場展示音樂制作水平的時候。”
陸尚杰前世曾看過韓媒采訪《哇》《換掉》所在的李貞賢首《let's go to my star》張專輯制作人崔俊榮的采訪。
李貞賢的經紀公司Yedang Entertainment(藝堂娛樂)根據她的資深特點、確定了唱跳路線后,才由崔俊榮開始根據她的定位向市場收歌。
《哇》《換掉》這兩首歌曲是在1999年5月才被創作出來,在6月被崔俊榮聽到、發現風格很適合李貞賢后,從買過來填詞編曲。
所以這兩首歌曲現在并沒有創作出來,等到1999年5月,蕭雅軒的這張專輯都已經發行過了。
也不會再有韓國音樂人創作這兩首歌曲。
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風險。
“好......好!”李宗勝露出了笑容。
他既是高興,也是欣慰。
以前那個不著調的小子,現在變得如此優秀,作為長輩他很高興。
而作為麗豐唱片的合伙人兼總經理,他也滿是干勁。
雖然專輯還沒有發行,但憑著這首歌曲的品質,銷量至少不會差。
拿到白金唱片認證是沒有問題的,銷量可能還將超過周杰綸的《Jay》。
那時候再見到滾石的段中斤,他也能挺直腰板。
沉吟片刻后,他道:“歌蠻不錯的,你的編曲也很好。”
“不過唱的方面還是有蠻大提升空間的,這張專輯我親自盯著、讓蕭雅軒錄好。”
陸尚杰連忙點頭,他雖然是這張專輯的創作者和制作人,憑著腦海中對這首歌曲清晰的記憶,能夠盡可能的復刻出原曲。
但若論專業性,他肯定比不上李宗勝。
李宗勝才是寶島頂級的音樂制作人。
有勝叔幫他把關,這張專輯的品質一定能再提升許多。
唯一辛苦的就是蕭雅軒了,因為李宗勝的要求肯定會非常高,恐怕周杰綸錄制歌曲的痛苦,得加倍出現在蕭雅軒的身上了。
聽了《獨一無二》的小樣后,李宗勝再看專輯其他歌曲的樂譜時,心中即便驚艷,也算是能夠接受了。
后續《眉飛色舞》《最熟悉的陌生人》質量依舊很高,超出了他的預期。
這三首歌曲任何一首拿出來都很能打,幾乎都是主打歌級別的。
其他七首歌曲相對便平庸了一些,但這平庸是和這三首相比了,放到整個寶島樂壇依舊算是不錯的作品。
看完了專輯的全部歌曲樂譜后,他心中的信心充足到簡直有點膨脹。
說實話,他決定來麗豐唱片時,當真沒有想過這張麗豐唱片推出的第二張專輯能有多好。
他預期是達到寶島平均水平即可,剩下的便是依靠他的能力、盡可能的通過運作提高專輯銷量,將他來到麗豐唱片后的第一仗打漂亮。
現在他考慮的已經不是這張專輯該如何提升銷量了,而是開始考慮這張唱片打出去、打開市場后,如何拿到更多的利益。
放下樂譜,他便開始繼續整理麗豐唱片其他的計劃和事項。
麗豐傳媒和麗豐唱片雖然是兩個獨立實體,但實際操作中依舊是由麗豐唱片團隊運作的,財務報表也是合并統計。
李宗勝整理財務報表時,很快便發現了問題:
“小杰,《音樂風云榜》的收視我記得還蠻不錯的。”
“中視也轉播了這檔節目,怎么平均每集的收益只有20萬臺幣?”
他記得《音樂風云榜》在公視的收視已經突破了10%,中視的轉播收視也有6%。
即便單集時長只有20分鐘,也不至于只有20萬臺幣的利潤。
“嗯......收視是不錯啦,但是暫時沒有什么廣告商愿意投錢。”
李宗勝詫異。
陸尚杰繼續解釋道:“勝叔你也知道,綜藝節目的觀眾是年輕人,投這類節目廣告的商家其實就那么些個。”
“公視那邊是打聽到了,這些人都被馬明福打過招呼了,所以......”
李宗勝輕皺眉頭。
這事居然和馬明福扯上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