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陸尚杰的來意,吳墩有些詫異。
前幾日接到麗豐唱片拜訪請求后,他托人查了下這麗豐唱片的情況,知曉了是家以渠道承接為主營業(yè)務(wù)的公司。
恰好他需要找一家類似承接渠道發(fā)行合作的公司,以便于他推廣未來投資的影視劇的碟片。
但這家公司不能大,得易于掌控、不能隨便撂挑子,他在港島吃過大發(fā)行商的虧。
麗豐唱片剛好滿足了這些要求,這才是他愿意接受麗豐唱片拜訪的原因。
令他蠻意外的是,這位麗豐唱片的年輕老板和滾石的李宗勝關(guān)系非常親密。
李宗勝特意給他打電話,客套的寒暄了幾句后就說了不少夸贊麗豐唱片的話。
又點明了麗豐唱片正在轉(zhuǎn)型發(fā)展新業(yè)務(wù)、或許會遇到點困難,如果陸尚杰有合作需求還請他能多支持。
混跡江湖多年的他,頓時就聽出了味道。
這不就是拉投資嗎?
投資倒也不是不行,他的確對唱片公司不懂,可也不缺那點錢,如果真的有不錯的唱片公司他愿意投資。
只是,你這背靠滾石、聞名寶島的音樂制作人都不愿意投資麗豐唱片,卻想讓我去投資?
并不知道麗豐唱片困境、也不知道李宗勝正在說服滾石老板投資麗豐唱片的他,頓時就覺得這是把他當(dāng)做冤大頭。
若不是認識了蠻多年、交情還算不錯,以后又可能有合作機會,他當(dāng)時就想把電話掛了。
也是源此,他在見到陸尚杰后很快就開門見山表達了不會投資麗豐唱片的態(tài)度。
然而,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對方居然拿出了份劇本。
“你......寫的?”他一邊接過劇本一邊再次確認道。
“是的,吳董您可以看下覺得怎么樣?”陸尚杰客氣道。
吳墩點頭,翻看了起來。
他雖不是影視制作人、也沒有擔(dān)任過導(dǎo)演,每部劇基本是以投資者身份參與的。
但投資了這么多年,一部劇的好壞、劇本的水平和賣點,他也是懂的。
否則就白干這么多年了。
陸尚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等待著對方的答復(fù)。
對于如何打動吳墩這種堪稱影視圈老油子的投資人,他想了很長時間。
劇本他不缺,未來王炸的劇本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份劇本都合適。
首先劇本本身品質(zhì)不能差、又得適合寶島電視劇的潮流。
拿出來還不能太突兀,避免對方第一反應(yīng)不是劇本真好、而是懷疑他從哪來的這份劇本。
多種因素疊加,《流星花園》就是最合適的劇本。
它并非是原創(chuàng)故事,而是改變于連載漫畫《花樣男子》。
問就是因為喜歡看這部漫畫所以想去改編。
論品質(zhì),作為奪得寶島收視冠軍的它,品質(zhì)毋庸置疑。
論潮流,現(xiàn)在的寶島電視劇潮流正在向偶像劇偏轉(zhuǎn),已經(jīng)有多個制作公司在立項準備制作偶像劇了。
而且《流星花園》這部劇,按照歷史軌跡明年就會被寶島華視看中、由柴智屏去主導(dǎo)這部劇的制作和改編。
他即便想試水影視劇領(lǐng)域,也趕不上《流星花園》這趟了。
且不說明年他沒有計劃和資金去制作影視劇,即便是想去制作這部劇,也是困難重重。
光是與集英社談改編權(quán)就夠他頭疼了。
索性將它拿出來賣給吳墩,既能從中分杯羹,還有與吳墩建立合作關(guān)系。
半響,認真看完了策劃方案、故事梗概、部分劇本內(nèi)容后,吳墩輕輕點頭:
“有點意思。”
“這劇本還蠻好玩的。”
他說著,將劇本遞給了坐在一旁的麥啟綜:“老麥,你來看看。”
他又看向陸尚杰,眼中露出好奇:
“小......陸總,這劇本你寫的?”
原本準備脫口而出的小兄弟他收了回去,改口為了更為正式的稱呼。
稱呼小兄弟是因為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合作,稱呼自然隨意些。
但看過了這部劇本后,憑著敏銳的投資嗅覺,他覺得這劇本是有意思的。
至少是繼續(xù)推進合作的機會的,稱呼還是得正式些,免得因為稱呼上的原因影響合作。
有一點陸尚杰了解的沒錯,現(xiàn)在吳墩的確在四處尋找合適的影視劇去投資。
有成熟團隊的也好、只有劇本也罷,只要合適,他都愿意投資。
剛從港島退回寶島的他,亟待打開寶島市場,他也想做出成績、讓港島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看到,華夏影視圈不是離開了港島就沒地方了。
所以,即便拿出這劇本的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他依舊愿意了解、愿意投資。
依據(jù)他在港島投資經(jīng)驗看,新人投資風(fēng)險大、但收益非常高。
風(fēng)浪越大魚越貴。
“沒錯吳董,我這個人蠻喜歡看漫畫的,有部叫做《花樣男子》的漫畫我覺得非常有趣。”
“校花題材、灰姑娘、充滿貴族氣息的私立學(xué)校,非常符合現(xiàn)在年輕人的喜好。”
“我認為這類運用緊湊、浪漫的故事情節(jié),以帥氣美麗的男女主角為主體進行藝術(shù)表演,將主要受眾定位為青少年和心理年齡較小觀眾的題材未來將有非常大的潛力。”
“嗯......我認為這類題材影視劇未來可能會成為非常主流的內(nèi)容,現(xiàn)在韓國已經(jīng)試水了類似的電視劇、反響非常好。”
“日本也在制作這類風(fēng)格的影視劇。”
“這類講述男女主人公從不相識、經(jīng)過巧遇的橋段讓兩人不同的生活產(chǎn)生交集,并在不斷的碰撞中產(chǎn)生愛情的故事,是很有市場的。”
“目前市場對這類劇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姑且稱呼為偶像劇。”
這番從百度百科中抄來的偶像劇定義頓時鎮(zhèn)住了吳墩。
他懂武俠劇、懂武打劇、懂搞笑劇,但對著所謂的偶像劇并不是很了解。
不懂也正常,因為98年的寶島還沒有偶像劇的概念。
雖然聽不太懂,但他覺得大為震撼。
不明覺厲。
陸尚杰的專業(yè)性頓時在他的心里塑造了起來,原本因為對方年輕、又非影視背景出身而產(chǎn)生的輕視也消散了大半。
“偶像劇?”
“嗯......我覺得這個詞蠻貼切的。”
“所以,你這個劇本是從《花樣男子》漫畫中獲得靈感寫出來的?”
“那可能涉及版權(quán)方面的事情......”
陸尚杰立刻補充道:“吳董,如果能與《花樣男子》談下影視改編權(quán)最好了。”
“這部漫畫在寶島也是有受眾的,將《流星花園》拍出來也能夠吸引漫畫粉絲。”
吳墩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便點頭:“這倒是不算問題啦。”
此時快速看完了整個劇本的麥啟綜抬起頭,與吳墩對視了眼后,便道:
“吳董,這故事倒是蠻新穎的,有潛力......”
吳墩點點頭沒有讓麥啟綜繼續(xù)說下去,多年合作的他懂了對方的意思,這是超出了其判斷范圍。
“陸總,劇本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但是拍一部劇也需要蠻大投資的,我們內(nèi)部還是需要再討論下。”
他說著從口袋中拿出一張名片:“這是我的名片,我這邊討論好了再聯(lián)系你?”
接過名片后,陸尚杰也回遞了張名片:“我等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