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到達綠松石山
- 反清:我的夫人是慈安
- 紅色山茶
- 3131字
- 2023-12-12 02:14:31
“我可能說的不太準確,準確的說法是,我要開發蒙古。”何平更正了一下自己的說辭,隨后又說道:“也不單單是蒙古,包括X疆,都是我下一步要開發的地區。”
“何堂主,這是為何啊?你們平山堂既然有如此軍力,為何不直接推翻滿清,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反倒是將力量都用在了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這到底是為了什么?”
聽了羅大綱的話,何平沉默了一會兒,這才反問他道:“羅將軍,現如今太平軍也已經建國了,你說句良心話,太平天國的地盤里,真的就實現了你的理想了嗎?那里的老百姓,真的過上了天堂一般的生活了嗎?”
聽到何平這么問,羅大綱幾次想張嘴,但還是沒能說出話來。何平的這個問題,真的是問到了他的痛處了。
他們起義造反,為的是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一個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處處沒有壓迫的太平天國。
可事實上,現如今太平天國的地盤里,老百姓的日子過的依然凄慘無比,甚至很多地方,老百姓的生活還不如他們造反前過的好。
其實何平的這個問題是有些不講理的,人家那邊如今正在打仗,今天你打過來,明天我打過去的,那邊的老百姓能有好日子過才有鬼了!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太平軍到目前為止,依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綱領,也沒有出臺后來的天朝田畝制度這樣的政策,因此這個時期的天平軍,毫不夸張的說根據地并不是很穩固。
在他們那百萬大軍中,也難免有很多被裹挾進去的難民,甚至為了養活這個龐大的軍隊,他們不可避免的也會做出強征軍糧這樣的舉動來。
因此,盡管目前的天平軍靠著人們反抗滿清統治的一腔血勇在支撐,可這都好幾年過去了,再不出臺相關的政策、綱領,那么他們的這次起義是堅持不了幾年的。
滿清畢竟統治這片土地幾百年了,他們的很多制度雖然不可取,但畢竟延續了這么多年,已經在老百姓心中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規矩模式。
假如太平軍不及時的用自己的政策替代滿清留下來的那些規矩空白,那么無所適從的人們,自然還要回歸到原本的規矩框架中去。
這不是說老百姓愚昧,這是當下的社會法則決定的。一邊是打著反清的旗號橫征暴斂,一邊是延續過往的壓迫形式,老百姓又不傻,他們當然會選擇能讓自己活下去的一方了。
羅大綱自始至終沒有再跟何平說下去,他是真的沒臉回答對方的這個問題。世間的人只看到了太平軍能征善戰,但很少有人去關注太平軍為什么能征善戰,更加不會有人關注,在這能征善戰的背后,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又付出了些什么。
羅大綱一直沉默著,直到何平都吃完飯準備睡覺了,他又一次找了過來。
“何堂主,如果讓你起兵反清,你準備怎么做?”
“羅將軍,你不是都看到了么?我現如今不就是在起兵反清呢么?”
“嗯?什么意思?還請何堂主直言相告。”
“羅將軍,我反清的做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搞建設。不但搞工業建設,搞農業建設,還搞軍隊建設。這三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自古以來的造反往往都是一種模式,大多數都是舉起反旗,拉起人馬,然后帶著人去沖鋒陷陣,殺他個白骨盈野。直到將一方殺光了,這場造反也就算是結束了。
但羅將軍,你想過沒有,一個人從生下了,到養大是多么的不容易?難道就該為了某些人的一己之私白白的浪費掉么?老百姓們辛辛苦苦的種糧食,難道就是為了有一天,會被人強征走所有的糧食嗎?
然后等人家餓死了,你們再流下幾滴淚來,說什么百姓苦,說什么是百姓供你們打勝仗,說什么自己是得到天下是眾望所歸,我去他大爺的,老子就是看不慣這種造反的方式,我何平就非得走出另外的一條路來。”
“堂主,你要走的是什么路?”羅大綱熱切的追問道。
“建設之路,就像你看到的,以我第一騎兵團的武力,對付一萬滿清騎兵有沒有問題?”
“堂主,你也太看得起滿清騎兵了,雖然我還沒見識到第一騎兵團作戰,但僅憑想象,第一騎兵團對抗個三五萬蒙古騎兵,肯定能戰而勝之。
除非他們有大量的火炮,否則幾乎沒有任何的勝算。堂主,不知這種鐵甲戰車,對上火炮能夠扛得住?”
“遠距離下問題不大。這個時代的火炮,不過就是些大鐵球,沒啥殺傷力。”何平自信的說道。
“那就是了,如果我能打造出來一百個這樣的團,羅將軍覺得能夠征服天下?”
“一百個!別說一百個,就是五十個,也足以推翻滿清,一統神州了。”羅大綱大聲回答著,他心里極為清楚,像是這樣的軍力,別說五十萬了,就是打個對折再去個零頭,有二十萬這樣的雄軍,那也沒太平軍什么事兒了。
到了現在,羅大綱終于理解何平口中的建設是怎么回事兒了。依靠他那些神奇到不可思議的工廠,他要是真的能打造出來一百個這樣的軍團,那奪取天下真的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的簡單。
世界上的事情一直都是這樣,一力降十會,任憑你有多么聰明的臣子,多么智慧的將軍,人家的鐵甲戰車轟隆隆的開過來,機槍,火炮一頓招呼,在這種力量面前,一切都是蒼白如紙的。
人多有什么用?一百萬拿著大刀長矛的太平軍,也打不過一萬裝備著鐵甲戰車和機槍的包頭團練。
何平要是真能帶著一百個這樣的軍團爭奪天下,他相信這個天下根本就打不起來幾場仗,所有人都得在巨大的武力差下絕望的投降。
“所以啊,我干嘛要著急去爭奪天下呢?還不如讓你們太平軍先玩兒著,等到天下人都厭倦了打仗,那個時候我再帶著鋼鐵大軍,以雷霆之勢一路碾壓過去,天下不就是我的了么?”
“啊這……,”羅大綱感覺自己詞窮了,何堂主啊何堂主,我可是太平軍那邊的將軍啊,你跟我說這種話,真的好嗎?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老子們辛辛苦苦的打天下,到頭來你直接來個鋼鐵大軍一路碾壓,關鍵是你特么現在就告訴老子這個結果,這特么還讓老子怎么打仗?心中的那口氣,泄了啊!
還沒等羅大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何平那邊就再次開口了。
“不過老羅你也別灰心,我建設這個鋼鐵大軍的本意可不是沖著你們去的。”
羅大綱已經不想說話了,什么叫不是沖著我們來的?聽這話的意思,我們還算不上你的對手唄?對付我們只是捎帶手的?這特么更打擊人了好吧。
不過何平畢竟是堂主,羅大綱出于禮貌也不得不給何平墊句話:“那和堂主是沖著誰去的?”
“歐羅巴諸國。”
“歐羅巴諸國?您說的是英國人?”
“英國人只是歐羅巴諸國中的一個國家,那里除了英國人,還有法國人,德國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俄國人等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呢。
遠的不說,就說十幾年前大清和英國人的那一戰,輸的多慘啊。可英國人攻擊咱們,靠著的還是遠洋艦隊,他們的艦隊再厲害,也不過是能送來個幾萬人罷了。
可你知道么?從這里再往北,往西就是沙俄的地盤了,他們那個沙皇更加的貪婪,早就覬覦咱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了。
你說,要是沙俄的幾十萬裝備著火槍大炮的大軍開過來,滿清擋得住他們么?你們太平軍擋得住他們么?”
“沙俄?”羅大綱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他不由的追問道:“比英國人還厲害嗎?”
“比英國人厲害多了!”何平昧著良心忽悠道:“英國人才多大的地盤兒,還沒有沙俄百分之一大呢,人口更是沒法比。而且沙俄同樣裝備著火槍火炮,一點兒比不英國人好對付。
當年大元的騎兵厲害不?征服了那么多的國家,可就是沒有征服沙俄,你說人家厲害不?”
“啊!這,這是我華夏之大患啊!”羅大綱被震驚了,雖然他不知道這個沙俄有多厲害,但他可是聽說過當年的成吉思汗有多厲害的。
既然當年的成吉思汗都沒有征服這個沙俄,可想而知,這是個多么強大的對手。
現如今聽何平的意思,這個沙俄就要打過來了,這可就讓羅大綱更加的吃驚了。
他不由的想到了這樣一個畫面,他們太平軍辛辛苦苦打下了天下,誰成想北邊的沙俄帶著千軍萬馬,一個猛子扎下來,他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一下子就斷送在了沙俄的手里,這個場景想想就恐怖的很。
而且,這個畫面還很熟悉啊,當年的李自成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
民間一直都流傳著李闖王造反十八年、做皇十八天的說法,他可是不想看到太平軍也重蹈這個覆轍的。
也就是懷揣著這樣的擔心和糾結,羅大綱再次坐上了裝甲車,經過一天的顛簸后,終于到達了這次“遠征”的目的地,綠松石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