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試探
- 反清:我的夫人是慈安
- 紅色山茶
- 3041字
- 2023-12-11 00:45:58
咸豐三年,五月,包頭平山鎮。
此刻在平山堂的會客廳里,坐著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他一手端著茶碗,一手用碗蓋輕輕撥弄著茶碗里的浮茶,顯得悠然自得。
只不過站在他身后的幾個人就不行了,這幾個人眼中精光亂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周圍站著的那些警衛人員。
吸引他們目光的不是別的,正是他們身上那股子殺伐氣。
何平身邊的這些警衛員,各個都是在團練中任職的中低層軍官。他的如今的這個警衛營,早已經實實在在的成了包頭團練人人皆知的教導隊了。
從這里出來的人,沒有一個不會升官的,就連在何平身邊犯了“大錯”的張三,現如今都被委任為了一個大隊的隊長。
可想而知,現如今能進入這里的人,那個頂個的優秀。
來人的一碗茶還沒喝完,何平就來到了會客廳,他遠遠的就朝來人拱手稱罪,隨后雙方客氣的見禮,分賓主落座。
“不知貴客如何稱呼?”何平主動問道。
“免貴,在下姓羅,羅長山。”這當然是個假名字,他本名叫羅大剛,是太平軍那邊的左二軍軍率,這個時候跑到何平的地盤上來,自然不敢直接用真名字示人。
“哦,原來是羅先生。”何平再次抱抱拳,這才問道:“不知羅先生今日此來,所為何事?”
“何堂主,在下在南方一帶行商,偶然見到一種鐵管,后來打聽到,這種鐵管出自何堂主名下的作坊,今日來此,是想求購一些這種鐵管。”
呵呵,得了,對方一說這個,何平當然就將對方的身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對方口中的所謂鐵管,其實就是這個時代的槍管。早在去年的時候,他的軋鋼廠就生產了一批這樣的東西,被他派人送到了江南去了。
不出意外的,這種東西肯定會被太平軍的人注意到。何平利用現代技術生產出來的無縫管,性能當然會甩現如今的小作坊產品幾條街,因此能夠吸引來太平軍的訂購,那是一點兒都不用稀奇的。
何平在聽了對方的話以后,倒是哈哈一笑說道:“這有何不可?羅先生只管去平山商號訂購便是,這種東西,我們是敞開了賣的。”
羅大剛心說,我擔心的就是你這個敞開賣啊。你敞開了賣,我們固然能買到,可一旦被朝廷知道了,那可怎么得了?
“何堂主,不知道貴號的這種鐵管,一年可產多少根?”
“哦?這個倒是不多,這東西是用在鍋爐上面的,因此也是視鍋爐產量而定。一年產量,差不多幾萬根吧。”何平笑瞇瞇的回答道。
“哦,幾萬根。”羅大剛沉吟一聲,于是下決心說道:“不知在下能否全部買下?”
“哈哈哈,羅先生,咱們不如打開天窗說亮話,我雖然不知道先生身份,但您要是一下子要這么大的量,不如給我交個實底,您要這種東西到底何用?不會是拿去做火銃吧?”
“哦?哈哈哈,何堂主說笑了,在下一介商賈,做火銃何用?”羅大剛笑了一聲,掩飾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這才繼續說道:“實不相瞞,這批東西,在下是想轉賣給西方的商賈,他們看了貴號生產的這種鐵管,聲稱質量絕佳,希望能夠大量采購。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下這才不遠千里來找何堂主一敘。”
看著眼前這個睜眼說瞎話的羅先生,何平心里也就是笑笑,這種質量的東西,西方現如今當然能夠制造的出來。雖然在材質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要說派人不遠千里的跑到他這里來買這種玩意兒,何平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不過既然對方想做這個買賣,他當然不會拒絕也就是了。
隨后,何平找來了負責這種事情的管事,由他出面,跟羅大剛帶來的人負責詳談,何平繼續跟羅大剛聊著天。
既然知道了對方的來處,何平總是有意無意的向他打聽太平軍的事情。畢竟按照歷史書上的記載,這個時候的太平軍,應該開始北伐了,所以何平對這一點也十分的關注。
羅大剛在跟何平的談話中,也注意到了他對太平軍的態度,盡管此時的何平在羅大剛的眼中,是個地地道道的敵人。但咋說呢?包頭離著太平軍的地盤太遠了,遠到即便他們知道這里的鋼鐵工坊很強,但也從來沒有生出搶過來的心思。
現如今的太平軍定都在了天京,離著包頭真是稱得上是十萬八千里呢,就這么個偏遠小城,不管是清廷還是太平軍,都將之放在了視線之外。
也就是現如今羅大剛在太平軍里發展的不順,這才被天王安排了這么一趟費力不討好的苦差事。
當何平從羅大剛的口中知道,太平軍已經于這個月誓師北伐了,不由得為他們嘆了口氣。
羅大剛自然是十分關注何平的表現,見到何平嘆氣,不由的出言問道:“何堂主因何嘆氣?是不看好這次的北伐嗎?”
“呵呵,怎么,羅先生覺得太平軍的這次北伐能成?”
面對何平的這句問話,羅大剛心里非常的不是滋味。
北伐的想法是他最先提出來的,但執行這個想法的,卻是東王楊秀清。也不知道是楊秀清太過自大,根本沒把清兵看在眼里。還是他跟天王之間有什么齷齪事,這次北伐的兵力,居然只有區區兩萬人。
雖然這兩萬人都是太平軍的老底子,屬于那種特別能打的部隊,但是孤軍深入,直取燕京的作戰方案,怎么看都透著一股子不靠譜。
那可是燕京啊,是清王朝的統治中心,他們是怎么覺得,只這區區兩萬人就能打到燕京城下的?
其實,按照他當時的建議,是將太平軍當下的兵力一分為二,主力的精銳部隊,趁著現如今滿清還沒有緩過勁頭來,他們以摧枯拉朽之勢,直接向燕京進攻,爭取一戰打下來燕京,斷了滿清在華夏的統治。
而另外一路大軍,則是用于鞏固天京周邊,逐步清理這一地區的清軍勢力,為北伐提供一個良好的后方基地。
這樣的一個計劃雖然冒險了些,可一旦事成,那么收益也是無可估量的。只要殺了滿清的皇帝,占領了京城,那么他們的這次造反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兒了,即便是滿清另立了新帝,那么在大的層面上,太平軍未來遇到的抵抗肯定會微乎其微的。
可現如今呢?他羅大剛好好的一個北伐計劃,被那群人弄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就連遠在包頭的一個小人物,都能看出來此戰必敗,那么天國里那么一大群人,難不成就什么都看不出來嗎?
不是的,很多人都看的出來,只不過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大家都不說破罷了。
“何堂主,在下不懂戰事,自然不敢胡亂猜測。不過我觀太平軍兵強馬壯,清軍武備稀松,未來這天下,該當是天平天國所有。”
從這句話可以看得出,羅大剛的信仰還是非常堅定。只不過何平不知道的是,羅大剛之所以會有這么一次包頭之行,其實也是天王洪秀全給他下的套。
原本的羅大綱正在率軍鎮守鎮江,只是因為洪秀全看上了他的未婚妻蘇三娘,并且將蘇三娘扣留在了天京城里,不讓其帶兵去往鎮江和羅大綱匯合,這才惹得羅大綱放下鎮江的部隊,連夜趕往了天京去見了蘇三娘。
兩個人相見后,羅大綱對天王的安排極為不滿,情急之下,甚至說出了要離開天京,率軍出走的話來。
只不過在蘇三娘的勸說下,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并且被蘇三娘逼著發誓,這輩子絕不背叛太平天國,這才又讓他返回了鎮江。
在原本的歷史上,他返回鎮江后不久,由于天王最終沒能讓蘇三娘屈從于他,最終將蘇三娘放回了鎮江。而當蘇三娘回到羅大綱身邊沒多長時間,這兩位就雙雙戰死了。
只不過現如今的歷史出現了一點兒小插曲,蘇三娘和羅大綱的那段談話,不知道怎么的就一字不落的傳到了天王的耳朵里。對于蘇三娘當時的處置,他是極為滿意的,并且還因為蘇三娘的“深明大義”,天王對她的渴求之心更盛。
而對于為了區區一個女人,就說出了要離開太平軍的羅大綱,天王就極度的看不上了。在天王的腦海里,羅大綱這是典型的不忠之舉,因此在羅大綱返回鎮江不久,天王就派給了他這樣一個差事,變相的收了他的兵權。
可能羅大綱自己對此也感覺到了什么,因此這個時候他雖然對于太平天國的信仰依然堅定,但對于天王的忠心,那就很值得細品了。
何平也從羅大綱的回答中,聽出來一些不一樣的味道。他說將來得天下的是太平天國,而不是說將來做皇帝的是天王洪秀全,這是不是說,這位是在天平天國里面“受了氣”?
現如今正在為人才匱乏苦惱的何平,當下就有了別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