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南聯大中文系師生合影

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馮友蘭、聞一多、唐蘭、游國恩、羅庸、許駿齋、余冠英、王力、沈從文

大作家汪曾祺回憶自己在聯大的學生生活時說:聯大的系主任是輪流坐莊。朱自清先生當過一段時間的系主任。擔任系主任時間較長的是羅常培先生。學生背后都叫他“羅長官”。羅先生赴美講學,聞一多先生代理過一個時期。在他們“當政”期間,中文系還是那個老樣子,他們都沒有一套“施政綱領”。事實上當時的系主任“為官清簡”,近于無為而治。中文系的學風和別的系也差不多:民主、自由、開放。當時沒有“開放”這個詞,但有這個事實。中文系似乎比別的系更自由。工學院的機械制圖總要按期交卷,并且要嚴格評分的;理學院要做實驗,數據不能馬虎。中文系就沒有這一套。記得我在皮名舉先生的西洋通史課上交了一張規定的馬其頓國的地圖,皮先生閱后,批了兩行字:“閣下之地圖美術價值甚高,科學價值全無。”似乎這樣也可以了。總而言之,中文系的學生更為隨便,中文系體現的“北大”精神更為充分。

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前身)文學院舊址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南遷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即西南聯大前身),由于校舍緊張,文學院設在衡陽南岳圣經學院。馮友蘭回憶當時說:

“這座校舍正在南岳衡山的腳下,背后靠著衡山,大門前邊有一條從衡山流下來的小河。大雨過后,小河還會變成一個小瀑布。地方很是清幽。在兵荒馬亂之中,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讀書,師生都很滿意。在這里,教師同住在一座樓上……大家都展開工作。湯用彤寫他的中國佛教史,聞一多擺開一案子的書,考訂《周易》,學術空氣非常濃厚。”

西南聯大文學院舊址 云南蒙自

西南聯大從長沙遷到云南后,校園尚未建好,文學院臨時設在蒙自。錢穆在《回憶西南聯大》一文中,對此有段有趣的記憶:“蒙自乃舊日法租界,今已荒廢。有希臘老夫婦一對,在此開設一旅館,不忍離去。曾一度回視故鄉,又重來守此終老。聯大既至,諸教授攜眷來者皆住此旅館中,一切刀叉鍋碗雜物爭購一空。余等單身則住學校,兩人一室。與余同室者,乃清華歷史系主任劉崇竑,治西洋史,亦在北大兼課,故余兩人乃素稔。崇竑每晨起必泡濃茶一壺,余常飲之,茶味極佳。附近有安南人開設一小咖啡店,余等前在河內飲越南咖啡而悅之,遂亦常往其店。河內咖啡店多懸兩畫像,一為關公,一則孫中山先生。此店亦然。”

位于昆明盤龍區聞一多公園內的聞一多、朱自清舊居

1941年聯大文科研究所租下該房(當時的門牌號為司家營17號)用于教學、研究兼住宿使用。聞一多、朱自清在此居住期間,每周兩天來回步行30余千米到聯大上課。聞、朱兩位先生的授課風格大相徑庭,相映成趣。汪曾祺回憶說:“聞一多先生講楚辭,一開頭總是‘痛飲酒,熟讀《離騷》,方稱名士’……他上課,抽煙。上他的課的學生,也抽。”而朱自清先生上課則完全沒有“名士”風度,吳組緗回憶道:“(他)一手拿著講稿,一手拿著塊疊起的白手帕,一面講,一面看講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他的神色總是不很鎮定,面上總是泛著紅……他極少說他自己的意見;偶爾說及,也是囁囁嚅嚅的,顯得要再三斟酌詞句,唯恐說溜了一個字。但說不上幾句,他就好像覺得已經越出了范圍,極不妥當,趕快打住,于是連連用他那疊起的白手帕抹汗珠”,“他所講的,若發現錯誤,下次上班必嚴重地提出更正,說:‘對不起,請原諒我。請你們翻出筆記本改一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泸定县| 清水河县| 信丰县| 会宁县| 迁西县| 繁昌县| 丹阳市| 宜良县| 科尔| 靖西县| 紫金县| 得荣县| 万载县| 仪征市| 上杭县| 濮阳县| 土默特左旗| 兰西县| 尼勒克县| 承德市| 芜湖县| 罗甸县| 沽源县| 安阳市| 澄迈县| 视频| 驻马店市| 铅山县| 霸州市| 湖州市| 泗阳县| 神池县| 南皮县| 嘉兴市| 冷水江市| 铁力市| 寿阳县| 锦州市| 巴楚县| 七台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