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擴大規模
- 一天一百,勇闖北宋
- 聚合樹脂
- 2032字
- 2024-05-23 23:45:50
南蒲縣。
徐光懶洋洋地躺在一張長椅上曬著太陽,看向面前的男子,“叫什么,多大?”
男子諂媚地笑了笑,點頭哈腰道:“回老爺的話,叫劉二,今年三十二。”
徐光皺了皺眉頭,回道:“以后別叫老爺,我現在是白梁山莊人力部的職員,叫我本名就是!”
雖然對于叫“老爺”之類的稱呼沒有懲罰,但是山莊上下,都對于李道元十分尊重,不會輕易忤逆他的意思,徐光將其當成皇帝一樣的人物,自然是不愿意討李道元不開心的。
“是,徐、徐光……”劉二縮了縮脖子,有些畏懼,但還是不敢得罪徐光,只能硬著頭皮喊了一句。
“以前犯過什么事沒有?”徐光又問道。
劉二連忙擺手否決道:“不不不,沒有的事情,我哪里搞過這些!”
“我可是老實人。”
徐光看了看,劉二渾身上下都是典型的莊稼人形象,也沒有什么兇煞面容之類的,便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過去吧。”
說著,徐光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劉二的名字。
劉二見狀歡天喜地,走到了一邊,跟十幾個漢子站在一起,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
“這樣,已經是可以的了,白梁山莊的工作,可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哈哈!”一人笑道。
這是在招收工匠,畢竟誰都知道,白梁山莊的工匠待遇是最為豐厚的,而且還包吃包住。
正是因為如此,所有的人一聽到山莊招收工匠,便是起了念頭,想要加入。
到現在,排隊等候徐光審核的隊伍,已經排起了長隊,一眼看去足足有二三百之多!
這些人力,大部分都是身強力壯的漢子,畢竟只有這些大漢壯勞力,才會受到一般人的青睞。
但也不乏有一些年老之人,妄圖混進去賺點錢,免得餓死在路邊。
當然了,李道元是來招收工匠,不是來做慈善的,因此徐光將那些老弱病殘全部淘汰了出去。
不過徐光按照吩咐,并沒有滅絕他們的生路,而是說他們如果搬去白梁山莊住的話,李道元倒是可以招待他們,而且還有活路。
這也是李道元時時刻刻都想要吸引人口的舉動。
不多時,一支隊伍浩浩蕩蕩,集合完畢。
一部分人留在原地,而一部分人則是朝著白梁山莊走去。
白梁山莊在南蒲縣和江舟縣的邊緣位置,因此他們沒走多久便到了地方。
不過許多人在此又是被分成了幾個部分。
一部分人上山,一部分人則是跟著零一人走去。
上了山的人,自然是參與白梁山莊的建設工作,例如建房子、開荒、維護水渠之類的。
而在南埔縣的人,則是礦井的主要勞力。
跟著到江舟縣而不上山的人,卻是在煉鋼廠工作。
去往煉鋼廠的人,也占據了這一批隊伍絕大部分的數量。
一走到煉鋼廠,一群人便是發出了一聲聲驚呼。
“這是什么?”
“鐵匠鋪?”
“哪里有鐵匠鋪這么大的!”
“好厲害……”
只見眼前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占地足足有上千畝的場地。
其中包含了幾個部分。
有正在往一個高爐里挑煤的。
也有正在攪拌一些灰白色粉末的。
更有一群人在用一種呼嘯著的“怪東西”,正將一根管子摩擦著,時不時拿下來看看。
雖然他們的動作都很奇怪。
但一個個無論是身上的服飾、周圍的設施,還有那些奇怪但是精致的器械,都給這群從未見過的工匠,但來了極大的震撼!
對于他們而言,這些看起來精美到極點的東西,用所謂的“仙家物品”來稱呼,都不為過!
見到這一群人進來,只見一位漢子走了過來,朗聲問道:“徐光,人都找到了?”
徐光走上前去,拱了拱手道:“金總管,這些就是找來的工匠了,一共147人。”
“這還只是這幾天找到的,再過幾天還有一批!”
金安點點頭:“不錯,留下來吧。”
徐光交代了一番之后,才走了出去。
金安看著這群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的人,沉聲道:“這里,是公子的煉鋼廠,日后你們便是跟著我們生產鋼鐵、水泥,甚至是火藥、火槍!”
“當然了,你們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
說著,金安帶著一群人來到了那高爐之前,說道:“這東西叫做高爐,現在我們正往其中挑焦炭,等到煉化鐵水之后,便可以生產出鋼鐵來。”
鋼鐵?
在場之人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
這里,還真是鐵匠鋪啊!
在他們的印象里,這么高大上的地方,不應該是一那些所謂夫子、大儒研究學問的嗎?
這也配讓工匠住進來?
“金大人,這些是煉鐵用的?”其中一人突然出聲問道,他之前本身就是鐵匠,因此很是好奇:“煉鐵,需要這么大的爐子干什么?”
金安笑了笑,道:“這些可不是鐵,而是鋼!”
“硬度超越普通鐵的鋼!”
鋼!
那人愣了一下。
鋼,在他的印象里,跟鐵幾乎是一個意思。
畢竟,在這個時代,壓根沒有什么可以穩定產出鋼的途徑。
即便是有,但產量也不會太高,最多是“百煉鋼”那種而已。
因此,當金安說這些產出都是鋼之后,那人心里多了驚詫和震撼。
鋼,是什么東西?
在場之人腦子里都是不禁浮現出這句話來。
不過金安也沒有解釋的意思,只是帶著一群人接著四處參觀起來。
當這些人看到,那些水力驅動的水輪機,以及發電機之后,都是表現出了震撼和不解之色。
他們雖然見識過所謂的水車,但跟這種水輪機相比,那種水車簡直就是跟沒有做功一樣!
還有那個發電機。
為什么兩根“繩子”,就能將水輪機的動力,轉化到幾十米外的另一臺機器上呢?
對于水泥,他們倒是不怎么意外,只是覺得難以置信。
畢竟光是堆放存儲在廠里的水泥,就足足有幾十噸。
他們還在馬不停蹄地生產,甚至還要加大規模。
公子到底想要干什么,生產這么多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