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聞太師西征
- 洪荒:從玉泉山開始的楊戩
- 松鶴閑云天
- 2339字
- 2023-12-14 09:37:06
汜水關
有魔家四將的殘兵敗將,將戰(zhàn)況報于汜水關總兵韓榮,韓榮聞報大驚
“想不到姜尚、楊戩在西周,用兵如此利害!”
心中自是十分驚懼、焦急,不敢耽擱,將詳細情況,十萬火急,日夜趕程奏上朝歌。
朝歌
聞太師正在相府閑坐,忽有親兵來報
“游魂關總兵竇榮,屢次戰(zhàn)勝東伯侯,東方諸侯平定之日不遠矣。”
不一會又有親兵來報:
“三山關總兵鄧九公之女,鄧嬋玉,連勝南伯侯,南伯侯今已退兵。”
一日之內(nèi),連聞兩次捷報,聞太師大喜。
想著待東方、南方平定,自己就可親征西岐,為大商平定叛亂,也算是對得起大商歷代先王厚待之恩了。
這是親兵又來報。
“哦,難道又有好消息。”
聞太師接過一看
“汜水關韓榮急報。”
再將文書拆開仔細一看,卻是見魔家四將被西岐盡皆誅戮,不由拍案大怒。
啪!
聞仲只氣得三尸神暴燥,七竅生煙,額間更有一目睜開,白光射出有二尺遠近。
倒是和楊戩有些相似,都是天生三目,有天眼神通,不同凡人。
“魔家四將如此英雄,也都喪命于西岐,想不到這姜尚、楊戩兵鋒如此之勝,不知還有何人能勝之?
也罷!如今東南二處漸已平定,明日面君,稟明緣由,我自當親自前往西岐,方能降服西岐。”
次日朝賀,聞仲將出師表章上奏。
紂王如今被聞太師約束,不得玩樂,早已心內(nèi)不耐煩。
一看表章,當即同意。
命左右速發(fā)黃鉞白旄,將征伐、調(diào)兵、后勤準備之權力,全權賦予聞仲,以求清閑。
聞太師擇吉日,祭旗出征,紂王為表敬意,親自餞別,滿斟一杯,遞與聞太師。
聞仲躬身接酒,勸諫道:
“老臣此去,必除西岐反賊,清靜邊隅。愿陛下廣開言路,百事詳察而行,君臣之間多加溝通,老臣最多不過半載,定當奏凱還朝。”
紂王心內(nèi)雖不喜,但仍恭賀道:
“太師此行,朕自無慮,當在朝歌,靜候太師佳音。”
紂王命眾將排黃鉞白旄,令聞太師起行,親自扶太師聞仲上坐騎。
那黑麒麟久不曾出戰(zhàn),今日聞太師剛要騎上,黑麒麟突然大驚長嘯一聲。
跳將起來,將聞仲跌了下去。
百官大驚,紛紛上前,扶住太師聞仲。
聞仲整好衣冠又要騎上黑麒麟,下大夫王燮上前建議道:
“太師今日出兵落騎,實為不祥,還請大王再點別將征伐西岐。”
紂王雖然荒唐,但是也知道太師聞仲乃是成湯的定海神針。
不可有失,聞言動心,神色為難的看向了太師聞仲,輕聲詢問道:
“太師,你意下如何?”
太師聞仲一生征戰(zhàn),傲骨錚錚,哪里肯依”
“大夫此言差矣!人臣將身許國,而忘其家,上馬掄兵,而忘其命。
將軍上陣,不是死亡就是負傷,這是常理,何足為異?
今日不過是此騎久不曾出戰(zhàn),未曾演試,筋骨不能舒伸,故有此失。大夫幸勿再言。”
聞太師復上騎,隨傳令點炮出兵,大軍百萬,出了朝歌,渡黃河,一路直往西岐來。
一路上旌旗招展,烽煙滾滾,大刀寒輝,殺氣騰騰彌漫天。
十里只聞戈甲響,一座兵山出土來。
更于黃花山收服鄧忠、辛環(huán)、張節(jié)、陶榮四將,正是那日后的雷部四天君。
到了西岐山前,太師聞仲下令安營扎寨,遠遠望去當真軍紀嚴明。
只見營安南北分龍虎,陣擺東西按木金。
圍子手平添殺氣,虎狼威長起征云,拐子馬齊齊整整,旌旗飄揚起威風。
陣前小校披金甲,傳兒郎掛錦裙,先行官猛如惡虎,左軍官惡似彪熊。
當晚,太師聞仲差人向西岐下書,約定明日陣前一見。
楊戩對太師聞仲這位成湯國之柱石,早就聞名已久,甚是欽佩,自然不會避而不見。
翌日
楊戩把五方隊伍調(diào)出,兩邊大小將官,依次齊齊整整出列。
哪吒、金吒、木吒、韓毒龍、薛惡虎、黃天化、梅山兄弟等,侍衛(wèi)兩旁。軍旗之下,楊戩身著銀甲,騎著赤焰馬,一馬當先,出營相見。
太師聞仲騎黑麒麟出場,左右有鄧、辛、張、陶四將緊隨,其余部屬在之后。
四員戰(zhàn)將,按震宮方位,青袍青馬盡穿青,步步層層列馬兵,麾下刀斧手,手挽盾牌人似虎,大刀長戟若鐵城。
聞太師面如澹金,五綹長須,飄揚腦后,手提金鞭,異常威武,此刻見對面領頭大將相貌非俗,同樣身俱三眼,心下暗忖道:
“西岐有這些奇人,安得不反?”
當即催動麒麟,上前問話。
“前方銀甲將軍,可是西岐前軍元帥楊戩”
“正是在下,不知太師有何見教。”
“好你個楊戩,身為玉虛門下,仗神通欺人,助那姬發(fā)小兒以下犯上,妄動刀兵,擅斬朝廷大將,該當何罪。
念及我三教情誼,你等玉虛門下自行退褪,赦你等無罪,否則別怪我聞仲,心狠手辣。”
楊戩也不氣惱,雖然立場不同,但對聞仲的忠義,他還是頗為敬佩。
加上此時三教情誼俱在,不得妄動刀兵。
再說了聞仲不比九龍島四圣,那九龍島四圣名頭大,但不過是截教聽講人而已。
也不像魔家四將,疑似西方教中人,話不投機,楊戩殺了也就殺了。
聞仲此人乃金靈圣母弟子,截教三代親傳,是以楊戩還得好好辯論一番。
占據(jù)道德高地,等聞仲先行出手,西岐方才好出手。
而且以楊戩現(xiàn)在的修為,雖然能直接擊殺聞仲,但不能剛開始就出手。
最起碼要等幾番爭斗下來,為了西岐天命,迫不得已才出手。
到時候截教問罪下來,楊戩也可以推脫有詞。
“聞太師,論起來你我同屬三教門下,叫你道兄不為過。
好叫道兄知曉,當今天下紂王無道,妖妃、奸臣弄權,生靈涂炭,
你一路走來,紂王治下百姓生活如何,你應該是清楚的,那東南二鎮(zhèn)為何起兵,你也明白。
如今我西岐以仁義治國,自有天命,自當取而代之。”
“楊戩!你住口,爾西岐不過大商麾下一鎮(zhèn)諸侯,藐視王命,擅伐北伯侯、斬朝廷大將,更誓師起兵,罪大惡極。
不論爾等說得多好聽,都是狼子野心,犯上作亂,安敢多加饒舌,還不束手就擒。”
見聞仲如此直白,楊戩也不啰嗦:
“聞仲!這天下非他殷商一家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
昔日那夏桀無道,你成湯取而代之,今日你成湯無道,自由西周效仿你成湯之舉。
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你...你....”
“你什么你,你為截教弟子,當知,鳳鳴岐山,天命在周,乃是天意。
若是妄加阻攔,只會徒勞無功,我念一片忠心,你若回山靜誦黃庭,保你無事,不然.....”
“哼,楊戩,我們手底下見功夫。”
二人陣前一番交談辯駁,終究是各為其主,話不投機,最后還得開打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