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考慮
- 大明正祖:我是景泰帝獨子朱見濟
- 六月天明
- 2015字
- 2024-01-10 17:22:19
文華殿。
“啟稟太子殿下,山東水患嚴(yán)重,洪水毀壞田地,淹沒農(nóng)田和牲口,還請殿下早做決斷?!睉舨可袝愌隽凶嗟?。
“孤也有所耳聞?!敝煲姖了计蹋S即道。
“當(dāng)務(wù)之急,要趕緊指派官員前去治水,盡早減少損失。”
“殿下?!标愌o接著開口:''先前左僉都御史徐有貞前往張秋治水,親臨場地,事事親為,最終圓滿完成治水任務(wù),并總結(jié)出一整套治水經(jīng)驗?!?
“如此人才,足以擔(dān)此重任?!?
陳循話剛說完,早已等候多時的徐有貞趕忙出列,俯身道。
“先前承蒙天家信任,臣有幸擔(dān)任治水主官前往張秋治水,用盡平生所學(xué),總算未曾辱沒皇恩?!?
“今聞山東水災(zāi)頻發(fā),百姓深受其害,殿下心中牽掛,故臣斗膽請纓,希望為殿下解憂?!?
果然,徐有貞希望借助這次機會讓自己的官途更加順暢。
至于其他大臣………
朱見濟不動神色的觀察眾位大臣,雖然他們沒有說什么,但面上都是贊許之意。
看來,徐有貞張秋治水回來后形象和威望都提升了不少,越來越多的大臣都忘了他曾經(jīng)主張過遷都避災(zāi),現(xiàn)在只覺得他是個大有才能的官員。
徐有貞雖有治水才能,但為人過于喜好功名,追逐名利,歷史上也是臨陣倒戈,參與奪門之變,并公報私仇,構(gòu)陷于謙。
而在上次的治水中,陽谷主簿沈貢表現(xiàn)突出,且聽聞此人剛正不阿,也算是個可用之人。
雖然沈貢的治水能力不遜色于徐有貞,但如果此時,在滿朝文武都覺得徐有貞是最好人選的情況下,堅持任用沈貢,恐怕會讓群臣對沈貢產(chǎn)生敵意,畢竟,明朝言官可不是吃素的。
先前駁回禮部尚書胡濙的建議,又不任命吏部尚書王直擔(dān)任《寰宇通志》的主補修官。
徐有貞已經(jīng)是眾望所歸,自己畢竟才執(zhí)政不久,威信不夠,沒必要一直跟朝臣對著干。
況且他也是真的有治水才能。
但是,這并不代表朱見濟就完全放棄自己的想法。
“徐有貞?!敝煲姖_口。
“臣在?!毙煊胸戁s忙應(yīng)著。
“你真的總結(jié)了一整套治水經(jīng)驗嗎?”
見太子對此感興趣,徐有貞心下一喜,不帶猶豫就道。
“臣孤陋寡聞,才疏學(xué)淺,所總結(jié)的內(nèi)容不敢夸大,但相信會對此次治水有所幫助?!?
''好。”朱見濟點點頭,心里已經(jīng)有了注意。
沈貢雖然不能擔(dān)任主治水官,但可以派他輔助徐有貞前去治水,以他的才能,事成之后照樣可以得到升官的機會。
“孤知道你是治水能臣,此次水災(zāi)嚴(yán)重,唯有指派你,孤心中方得安寧。''
徐有貞面上一喜,剛想謝恩時,卻聽見太子又補了一句。
''你身有大才,定會將水患治好,但路途遙遠(yuǎn),治水艱難,孤總要派一人輔助你,以減輕你的壓力?!?
“上次沈貢輔助你,圓滿完成治水任務(wù),想來也有了一些經(jīng)驗,就讓沈貢隨你一起前往山東治水?!?
''太子殿下…………”徐有貞語塞,但一時也沒辦法說清楚,總不能直接說他不想讓沈貢搶他功勞吧。
徐有貞悄悄看了一眼戶部尚書陳循,希望這位尚書大人能夠再勸說一番,可遺憾的是,陳循此時卻并沒有過多在意太子的安排。
在陳循看來,沈貢只是一個無名小卒,難成大器,讓沈貢一同前去治水無傷大雅,最后得大頭的還是徐有貞。
見戶部尚書陳循連半個眼神都沒分給自己,徐有貞也沒了辦法。
見眾臣沒有什么反駁的,朱見濟又道:“水災(zāi)并發(fā),百姓深受其害,治水之事刻不容緩,你們準(zhǔn)備好后,盡早出發(fā)?!?
這....
見事情已然沒了回旋的于地,徐有貞也只得應(yīng)下。
''臣領(lǐng)命?!?
詔令下達(dá),很快刑部的官員便知曉了。
“沈貢兄,你要飛黃騰達(dá)了。”
一旁的刑部官員連聲贊賀。
“你先前就跟隨左僉都御史徐大人治水,這次又是,要知道徐大人可是治水能臣,恐怕下次再見,我等就是你的下屬了?!?
旁邊的人都是一眾起哄,唯獨沈貢一人反應(yīng)不大。
“山東水患嚴(yán)重,太子殿下許是知道我之前有過治水經(jīng)驗,這才會派我隨徐大人一同治水?!?
“我從未想過要飛黃騰達(dá),況且,這也不是我的志向,只希望這次治水,能夠盡己所能,早日解決水患?!?
“時間緊迫,需抓緊時間,爭取盡早出發(fā)?!鄙蜇曊f罷,向各位同僚拜別后離開。
“這………他怎么總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币慌缘墓賳T無奈。
''陛下,再喝一口吧?!鼻鍖m內(nèi),一道嬌柔的女聲傳來。
唐氏小心翼翼的伺候著景泰帝喝藥,自從皇帝病后,她幾乎天天都來,可謂是盡心盡力。
明朝有殉葬之制,有些時候,雖說嬪妃有子可免除殉葬,但實際的生殺大權(quán)還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先前明仁宗的寵妃恭肅貴妃郭氏,生滕懷王朱瞻塏,梁莊王朱瞻垍,衛(wèi)恭王朱瞻埏,連生三子,可最后還是被逼殉葬。
在朝鮮實錄里面記載了使臣回國以后描寫的駐地死后明朝宮廷妃嬪殉葬的場景。
“當(dāng)死之日,皆餉之于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于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唐氏沒有兒子,甚至連一個女兒都不曾擁有?;实垡坏{崩,恐怕只有殉葬的下場。
所以現(xiàn)在更是盡力伺候,她才二十幾歲的年紀(jì),不想活活吊死梁上。
后宮有的嬪妃也急,可照顧皇帝不是誰都可以,她們也只有干著急的份兒,而唐氏,是在皇帝的面前暗暗心急。
景泰帝又喝了幾口,擺擺手。
''行了?!?
聞言唐氏趕忙將碗放置一旁,拿出錦巾替景泰帝擦拭嘴角。
“陛下洪福齊天,龍體定會康健?!?
''這藥雖苦了些,但良藥苦口,對龍體總是有大用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