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花開:又是三年,走過高中
- 祝立英
- 978字
- 2023-11-17 17:50:28
學會選擇 2016-6-29
很多事情,我們事先有過許多設想、許多憧憬,但最后總是倉促而又懵懂。
從最初看到Y中生的仰望,到拼搏路上感覺Y中的遙不可及,到最后手到擒來,再到分好班級立馬進入開課狀態。幾乎都來不及有點思路,或者來不及感嘆初中生涯,就稀里糊涂站在高中的跑道上,已經沒有時間去回想從前了。
沒多少天,再見初中的校牌和學生卡有種“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滋味,甚至覺得,和高中相比,初中的學習都不算一回事。無論是知識的深度,還是廣度,還有競爭的激烈程度,還有管理的模式,都上了新臺階,翻開了新篇章。
老師不再像初中時那樣盯得那么緊,學長成為重要的引路人。到處都是選擇,卻沒有人可以給你明確的決定。不久以前,我們曾經為“沒有選擇”而憤怒,可一下子,就要面對“選擇太多”的苦惱。
你,準備好了做選擇題嗎?
今天,討論未來是偏文還是偏理的問題。張小萌果斷選擇偏理。理由很現實,就是讀理科的選擇面更廣,還有“笨人”才不學物理。很遺憾,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個理由和我當年的如出一轍。
然而我陪她走過初中三年,清楚這是個文科女。
即使文科機會再少,就算別人并不以為然,但只要是自己所愛所長,就應該去努力抓住。就算學理科有一千個機會,那些機會都閃閃發光,但那些機會最后都不是所愛所長,再多又有什么意思?
同樣的事物,有人視作砒霜,但也有人甘之如飴。以別人的眼光為自己的眼光,以別人的選擇為自己的選擇,最后努力擠掉別人,得到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東西,是一場看起來熱鬧實則很無聊的游戲。
我們所害怕的,不是我們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而是因為視界的關系,我們竟然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接觸更多的事物,了解更多的知識,我們才能發現自己都不曾知道的自己。
關于未來,關于社團,關于文理,關于未來的專業,家長都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出建議,但是最后的決定,都將會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自己的選擇不一定全面,但代表自己的價值觀,代表自己的接受度。而家長的選擇可能更全面,也會現實一些,代表的是家長的價值觀。
關于選擇,可以想想選擇的兩個極端。最好的一端是不是令自己意氣風發?最不濟的一端又是不是夠自己無所畏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追,去勇往直前。
學會選擇,要懂得放棄,要耐得住寂寞。
新班級沒有一個從前的同學,或許一時會比較孤單,但是,這樣就可以踏踏實實做個安靜的美女子了。嗨,我真的最喜歡安靜、專心、堅定、美麗的女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