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附屬高中。
前田良介從校門里出來,站在路邊東張西望。
直到看見一只胳膊從車窗里伸出,拼命朝自己揮手,才笑著跑了過去。
“喲,這不是東京怪物,大明星高杉嗎,我當您紅了以后,就忘了我們這些小嘍啰。”
“忘了誰,我也不能忘了你,最佳捕手先生。”
高杉徹和前田良介已經好幾個月沒見面了,但兩人之間的關系卻并沒有變得生分。
“好像更壯了啊!”
“那可不。”
前田良介聞言,揚揚得意地昂起頭:
“夏甲之后,天天訓練量加倍。”
“加倍!”
高杉徹驚嘆一聲,看著前田良介肌肉緊繃的下肢,回想腦海里的那些訓練,忍不住搖了搖頭。
他本以為自己在工作之余鍛煉,非常刻苦努力,沒想到小伙伴們是拼了命的。
前田良介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心有余悸的說道:
“藤島教練像是發瘋了一樣,盯著我們,除了訓練加倍,嘮叨也是加倍。”
高杉徹清楚這是何原因,自從在學校與藤島義雄告別,他能感受到籠罩在教練頭頂,那揮之不去的陰霾。
少年和成年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前者幻想總是好的,后者多慮敗。
前田良介這些小伙伴,堅信高杉徹會回來,而藤島義雄已經在考慮,他回不來該怎么辦。
聊了幾句,高杉徹連車都沒下,直接讓前田良介上車,一起去吃飯。
特意找了個私密性比較好的餐廳,遮遮掩掩的走了進去。
沒辦法,就他如今的熱度,露雙眼睛在外面,都會被人認出來。
高杉徹倒是無所謂被圍住,但他要招待朋友,所以還是低調為好。
“春甲,你會參加嗎?”
吃著飯時,前田良介直接向他,問起了全隊最關心的事。
大家之前十分堅信高杉徹會回來參賽,可隨著時間漸漸逼近三月春甲,仍舊沒有任何消息,所有人都開始擔憂起來。
若是球隊的先發投手不在,東附的實力最少折損三成。
對于他創下的三振記錄,他們可是記憶猶新,那種統治力,只要登場,勝率便已達到一半。
而且,高杉徹平時那么忙,究竟有沒有訓練,還剩下多少實力,都是隊友們擔心的問題。
“肯定參加,前兩天我還和藤島教練通過電話,不然為什么島野他們今天出不來,你卻能請到假,特意喊你過來,就是想要看看,咱們倆還有沒有默契。”
高杉徹用力和盤子里的烤肉較勁,頭也不抬的回答道。
穿越以來,他改變了前世很多習慣,唯有吃肉不能放棄。
“那可太好了!”
聽完高杉徹的話,前田良介有些興奮,迫不及待從隨身背包里,直接拿出了捕手手套。
“我們去哪練練。”
“能不能先吃飽飯,把你這手套拿一邊去。”
高杉徹佯裝不滿的抱怨兩句,然后朝助理招了招手。
對方立刻從包里拿出一雙新手套,遞給了前田良介。
“看看,這是最新款,全隊都有,在車里放著,一人一套,但你的裝備最多。”
接下來參加春甲,高杉徹還需要隊友配合訓練。
人家一句怨言沒有,一喊就來,來了就想開干,他不送點禮物都說不過去。
前田良介知道高杉徹現在富得流油,也沒客氣,直接拿起新手套擺弄起來。
吃完了飯,兩人來到了一家私人棒球訓練場對練。
自高杉徹離開學校,他就在這里的私教指導下,進行棒球訓練。
一手投球技術不僅沒有生疏,反而更加純熟了。
前田良介的感受就是這樣,他能察覺高杉徹的投球,猶如水銀瀉地般輕松寫意。
無論發力技巧,還是偏差控制都達到了他無可挑剔的地步。
尤其是高杉徹身上散發的自信,前田良介看過許多傳奇投手的錄像,也只從那些傳奇身上見過。
所以,當他今天再次和高杉徹搭檔時,被深深震撼到了。
這還是那個需要他配合的老搭檔嗎?
今年的春甲穩了。
但前田良介震驚的有點早。
接下來,高杉徹又為他展示了新的訓練成果,擊球技術。
自從在甲子園大力出奇跡,打出一擊全壘打,高杉徹便對那種感覺念念不忘。
擊破一切,進攻得分的感受,和防守完全不同。
和未來大谷翔平苦練擊球的目的,最終走上二刀流的道路不同。
高杉徹最初是因為喜歡,想要嘗試一下而已。
可無論如何,他都找不到那種在甲子園的感受。
這個時候,私教遞給了他一根棒球棍。
高杉徹伸手一掂量,便從球棍的質地找到了不同點。
七十年代以前的甲子園,戰術極端注重守備,由投手主宰比賽。
能做到不失分,少失分,就能贏得一切。
平均下來,歷屆冠軍隊伍的總失分全部小于7.5。
江川怪物江川卓,以及現在的東京怪物高杉徹,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這一點對老一輩漫畫家的影響都非常大,最終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中。
甚至有“得一分就贏了”這樣的臺詞。
那可不,保證自己不失分,得一分肯定贏。
不過,在七十年代中期發生了一件大事。
甲子園改制,允許高中生用金屬棒打擊,之前和職棒一樣都是木棒。
由于曰本的戰術普遍保守,這條規定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
但高杉徹的私教,卻告訴他了一條重要數據。
甲子園采用金屬棒后,比賽中出現全壘打的次數,正在上升。
尤其是像高杉徹這種,腰腹和上半身力量極強的選手,使用金屬棒,更容易擊出全壘打。
這位私教先生信誓旦旦的表示,一旦有教練愿意做出改變,移除他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甲子園很快就會上演一出豪打風暴,打擊火力將震驚曰本高中球壇。
私教還提醒高杉徹,由金屬棒延伸出來的特訓超級打者,專克擅長高速直球的投手。
特別是球種較為單一的高中投手,這批打者將成為他們的噩夢。
高杉徹認同這種說法,他覺得甲子園比賽的觀賞性,其實不如職棒。
大眾喜歡看,更多是將青春和夢想,寄托在了那座球場上。
任何球類競技比賽,都是攻防對決,進攻與進攻互爆更好看,更吸引觀眾。
高杉徹也觀看過職棒比賽,精彩對決的集中點,一樣體現在投打對決上。
但他參加了一次甲子園,卻發現王牌投手單挑豪華打線的模式,不斷上演。
這是投手之間的對決。
防守與防守的對抗,能有什么觀賞性。
甲子園引入職棒禁止使用的金屬棒,大概是有進行打擊革新的想法。
高中生的身體力量不如職棒運動員,拿著金屬棒更容易提高打線平均水準。
以此來看,有官方的支持,打擊風暴遲早會降臨在甲子園。
于是,高杉徹苦練其他球種,早做應對。
與此同時,他也在練習擊球技術,希望能給對手和球迷送去一些驚喜。
最先見識到這一結果的前田良介,心中只有一個想法。
眼光要放的長遠一點,去他的春甲,我們要春夏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