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白銀期貨的合同,已經由高杉綱信和貝奇公司完成簽約。
交易員來此的目的,主要是給高杉徹介紹一下相關信息。
“高杉先生,現在一份白銀合約代表五千盎司白銀,前天下午,我們公司開始按兩千萬美元,為您購入兩百單白銀期貨合約,購入時的白銀價格是每盎司20美元。”
“按照交易委員會的規定,一份合約需要支付一千美元的保證金,貝奇公司將為您墊付這筆錢,如果委員會提高每張合約的保證金,按照經紀合同上寫的,將由高杉先生補繳追加保證金。”
“本次合作,我們需要收取您百分之一的手續費,此外,還需要鎖定您賬戶上的兩萬美元,請您見諒,貝奇公司必須考慮風險問題。”
“明白,多謝!”
聽著交易員的敘述,高杉徹心里已經計算出結果,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他的本金是兩百萬美元,加十倍杠桿,就是使用兩千萬美元購買白銀期貨。
這筆錢相當于是貝奇公司借貸給他。
只要白銀期貨下跌百分之十,他便會立刻原地爆炸,傾家蕩產。
以此來看,風險極高。
所以貝奇公司為他墊付保證金后,不愿再墊付可能追加的保證金,同時也提高了手續費。
鎖定賬戶上的兩萬美元,是保證他虧得血本無歸時,貝奇公司依舊不會虧。
真到那個時刻,他欠人家的錢總歸要還,這兩萬美元就是避免人家白忙活的酬金。
哪怕高杉徹有了心理準備,還是眼皮一跳,這股票期貨真不是普通人玩的。
搞一次白銀期貨,就幾乎耗盡他手里的全部資金。
而且若是有一點點波動,連個火光都看不見,就燒沒了,還要背上巨額債務。
不過,高風險和高收益總是相生相伴。
這種機會只有一次,錢少了,杠桿加低了,也賺不到多少。
現在白銀期貨每漲百分之十,他的收益回報是兩百萬美元,這就是杠桿效應。
而且原時空,白銀價格可是一路飆升,上漲到了五十美元。
亨特家族坐莊,全球投機者都在跟進。
此時此刻,除非有哪個大鱷,拿出大量白銀和資金投入市場進行阻擊。
否則高杉徹可以穩坐釣魚臺,等著用麻袋裝錢。
沒過幾天,橋水公司的瑞·達利歐又找上了門。
這一次,依舊是雙方互相拒絕。
高杉徹重新否定了橋水公司修改后的投資企劃。
對經濟形勢的判斷,這是他們產生分歧的根本原因,這一點不改,他們沒有任何合作的可能性。
瑞·達利歐也推辭掉了高杉徹的工作邀請。
不愧是未來的華爾街之王,成功并非偶然,單是這份意志力就足以令人欽佩。
換成高杉徹,面對這種情形,早就去找個穩定工作上班了。
大半個月時間轉瞬即逝,專輯唱片錄制完成后,高杉徹就準備離開紐約了。
高杉綱信沒走,會幫忙處理白銀期貨后續的投資事宜。
他就只等著收錢,以及考慮在白銀和黃金價格崩盤后,要不要再次買進。
因為這兩項期貨交易的商品,畢竟是貴重金屬,前者保值,后者有大量的工業需求。
即使價格崩潰,后續仍舊有繼續回升的趨勢。
十一月初,高杉徹返回東京,兜里是空空蕩蕩,身家卻是猛漲數倍。
白銀價格在他登機前,每盎司已經漲了9美元。
說實話,他已經忍不住產生全部賣出的心思,落袋為安。
按貝奇公司為他掌管的兩百份合約來計算,每份合約五千盎司白銀,可以輕松讓他成為千萬富翁,還是米國的。
可惜,人性的貪婪永無止境。
掙錢如此輕松,也令高杉徹少了許多辛苦概念,不僅沒有選擇落地為安,還加大了籌碼。
他要求貝奇公司賣掉現有全部合約,將套現出來的錢,全壓白銀期貨。
再次加上十倍杠桿,以每盎司29美元的價格,購入七百份合約。
這引得交易員驚呼,打趣他是不是打算跟亨特家族搶莊。
高杉徹哈哈大笑,他搶個屁莊,亨特兄弟單是在貝奇公司,就欠了兩億美元。
在華爾街其他金融公司和米國各大銀行,更是欠了一屁股巨債。
要知道,亨特家族完蛋后,米國政府仔細一清算,只得到一個結論,不能讓他們死。
亨特家族排隊跳帝國大廈都不行,家族資產完全無法償還債務。
他們要是死了,沒人背負債務還錢,好幾家銀行都要宣布破產。
不過,這一次高杉徹已經下定決心,不再進行變動操作。
年底就套現跑路,他才不會等到銀價五十美元再跑。
那個時候,全球的目光都注視著交易市場,亨特家族也是不堪重負。
他絕不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成為銀價下跌的因素之一,太過遭人嫉恨。
高杉徹回到東京后,也是一刻不得清閑。
他要參與廣告拍攝,以及配合品牌方制定的代言推廣計劃。
各家品牌方都是花了重金,相當重視這次合作。
專門找了電視臺,買下黃金檔的廣告位,還策劃了一系列的線下活動。
高杉徹這個拿了錢的人,自然要積極配合參加。
根據經紀人野崎研一郎送來的行程表,他整個十一月時間,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廣告拍攝,剩下的則是出席活動,繼續錄制綜藝。
高杉徹看見滿滿當當的表格,瞬間頭都大了。
殊不知在業內,有多少藝人在羨慕他。
忙碌的行程,就證明了你的影響力,就代表著源源不斷的收入。
特別是廣告和商業活動,這可是藝人收入來源的大頭。
發唱片、拍電視劇才能掙幾個錢,全被經紀公司拿走了,分成比例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唱片賣的再好,哪怕年年破百萬銷量,歌紅人不紅,也很難掙到很多錢。
這就是民眾和實力派們,厭惡偶像的原因之一。
沒有多少實力,卻可以輕松搶走商業代言。
據高杉徹所知,絕大部分收入很高的藝人,出道爆紅時,都帶有一部分偶像流量的色彩。
商業成就很高的實力派,一只手都能數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