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高杉徹打電話給今井久作,讓對方來家里取曲譜。
這五首歌要交給編曲老師和制作人,先嘗試制作出一段伴奏,看看具體效果。
如果合適,研音就必須盡快與華納進行溝通,約定赴美錄歌的時間。
接下來,高杉徹和執行經濟人野崎研一郎,將前往《日本經濟新聞社》,接受專訪。
這是為東京電視臺的綜藝《可以跟著去你家嗎?》預熱。
類似的專訪,高杉徹還沒有做過,但他也算是在甲子園和記者交過手的人,完全不慌。
更何況,像這種訪問,都是有臺本的,只要按照設定好的答案回復即可。
不出所料,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然而,在最后的時刻,日經社記者卻問了一個十分突兀的問題。
“學生、投手、歌手,現在又即將成為一位主持人,你如何平衡各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高杉徹立刻從這個問題中,察覺到了危險,不僅僅是因為臺本上沒有。
其隱藏的意思,是要怎么做取舍。
無論他如何回答,都將面臨爭議。
在可能造成這種結果的情況下,記者臨場發揮,問出這個沒有預設的問題,明顯是不懷好意。
他甚至開始懷疑,對方是不是其他報社派來的臥底。
一旦回答不好,雖然會產生爆點,下期報紙可能不愁賣了。
但他背后的勢力與日經社的關系,會因此而斷線。
這個記者要么蠢,要么就是壞,或許兩者兼有,又蠢又壞。
不過,還沒等他開口回答。
守在一旁的野崎研一郎,和日經社的工作人員,已經沖上前中斷了采訪。
高杉徹本以為就此了事,可看著那位記者臉上毫無驚懼的神情,他知道這個問題是無法應付過去了。
他伸手揮退其他人,目光緊緊注視著對方,問道:
“你見過東京凌晨四點半的太陽嗎?”
緊接著,他站到那位記者面前,自問自答:
“我見過?!?
“我比你有天賦,比你更努力,所以,我才是高杉徹啊!”
“而你……”
高杉徹伸手拍了拍,記者那張終于變得慌張的臉,摘掉對方的胸牌,壓低聲音說道:
“只是無名小卒!”
然后,他回過頭,把胸牌扔給了日經社的負責人,用斬釘截鐵的口吻給出安排。
“好好查查,給我一個交代。”
“還有,對于剛剛那個問題,我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改?!?
說完,高杉徹便帶著野崎研一郎,離開了日經社。
一走出報社大門,他趕緊找到電話亭,給野崎俊夫打電話。
經過這件事,很多計劃都要發生改變。
即使日經社能控制住記者和在場所有人,但他依舊不放心。
果不其然,次日一早,野崎研一郎就拿給了他幾份報紙。
上面雖然不是他的全部采訪報道,而標題卻是——
《天才投手或許放棄棒球,全力進軍藝能界》
《東大附屬高中開學,記者未見高杉徹入?!?
……
難道商業競爭都是這么樸實無華的嘛,派遣臥底!
而且,臥底也是腦子有坑,能被日經社派來采訪高杉徹,說明地位不低。
都快做到頭牌了,你說你圖啥?忠心嗎?
翻開報紙內容仔細一看,大多數用詞都是猜測、可能、或許。
完全是在胡編亂造,用臆測來誤導讀者。
“這是憋著壞想要搞我??!”
高杉徹一眼就看透了這些報道背后的貓膩,野崎研一郎也是點頭附和。
“不僅如此,還有挑撥離間。”
“如果你昨天沒有識破記者身份,報道會更加狂妄,研音和日經社、東京電視臺的合作,可能就徹底斷掉了。”
說起這些,高杉徹有點頭疼。
若是樹大招風,想要毀掉他的人,說到底,無非就是那些經紀事務所或唱片公司。
牽扯到與日經社的合作,范圍可就廣了,各大電視臺、制片公司等等,都有可能搞鬼,推波助瀾。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高杉徹并沒有慌亂:
“野崎桑和日經社做好準備了嗎?”
“準備好了。”
野崎研一郎點了點頭,態度十分堅決的說道:
“公司和日經社一致認為,我們不需要這點熱度,高杉君的形象更為重要,先把這件事壓下去,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殺一儆百?!?
“壓得住嗎?雖然都是些小報,但估計已經傳開了,其他報紙和媒體看見熱點,恐怕會紛紛一擁而上吧!”
高杉徹心里穩得住,卻也知道謠言的傳播速度。
即使他親口否認,也于事無補,人們更愿意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東西。
正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野崎研一郎誤以為,高杉徹是在懷疑他們的能力,連忙表示決心。
“高杉君,請放心!”
“輿論是媒體的天下,記者是這天下的無冕之王,不過,也要分清楚大王小王?!?
“在大王的眼中,那些小王和亂臣賊子沒什么兩樣,可以讓他們生,也能讓他們死?!?
“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都已經給出了回復,和日經社達成一致,聯合封殺。”
聽到野崎研一郎的解釋,高杉徹才算是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在華國,媒體們想要搞一個話題,除非是官方插手,幾乎沒人能攔住他們。
曰本官方則沒有這個能力,敢這么做,在野黨和民權人士,肯定會站出來批判政府操縱輿論。
一份《內閣不信任案》,恐怕就要憑空出世了。
而真正有能力控制輿論的是傳媒巨頭,他們既能捂住你的嘴,也可以奪走你的筆。
這年頭,互聯網勉強算是個初生兒,媒體發布新聞總是要靠印刷的。
傳媒巨頭們聯手,能讓不聽話的小報們,一張報紙都印不出來。
不到幾天的時間,關于高杉徹的輿論風波,還未起勢,便已經消聲滅跡。
九月中旬,日經社旗下的東京電視臺正式公布,和研音達成協議。
高杉徹將會參演新綜藝真人秀,《可以跟著去你家嗎?》
與此同時,日經社發布新一期特別刊。
文化和體育版塊的主編,親自撰文,為此事件劃上一個句號。
當然,剛剛壓下去的輿論風波,很多人還不知道,日經社不可能主動舊事重提。
只是就高杉徹的職業規劃,作出評論,肯定了他的天賦和努力。
那一句“你見過東京凌晨四點半的太陽嗎?”和“正因為此,我才是高杉徹??!”
迅速成為本年度最流行的話語,流傳在民眾口中。
高杉徹每每看到前一句話,都莫名有些害臊,不小心偷用了人家的名言。
而且,他確實沒有見過四點半的太陽,只見過凌晨一兩點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