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地域社會變遷中的廣東鄉村婦女研究(全2冊)
- 劉正剛
- 306字
- 2024-02-04 18:41:17
第一章 明以前嶺南鄉村婦女的強勢形象
嶺南自秦朝開始就被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版圖,秦始皇在這一區域設南海、桂林、象郡。嶺南獨特的物產也引起了中原人的關注,《史記》卷129《貨殖列傳》記載:番禺“處近海,多犀、玳瑁、果、布之湊”。由此帶來了中原與嶺南交往的日益密切,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進駐嶺南各地。[1]班固《漢書》也說番禺“處近海,多犀象、毒冒、珠璣、銀銅、果布之湊。中國往商賈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會也”。[2]然而,嶺南社會經濟在明代之前,與中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嶺南屬中原王朝的邊疆地帶,在儒家文化全面進入前,其社會發展的地域特色相當明顯,婦女也成為這一特色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