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月餅需要的面粉、飴糖、植物油,以及作為餡的各種果干,分別交給李克和己季。
他們平時就在高家生活,這些準備交給他們最合適不過。
毛贏雖是高家??停K究是外人,調動人手方面,不如李克和己季方便。
姒安讓他去制作月餅模具。
月餅模具主要是印花功能和塑形。
塑形最簡單,不需要毛贏,工匠就能搞定。
月餅正面的圖案才是模具的關鍵。
圖案需要毛贏設計,然后交給工匠雕刻,自己在一旁當監工,一邊監督,一邊設計,正合適。
姒安只說了模具需要雕刻各種花紋,也可以刻字,剩下姒安就不管了,任由毛贏發揮。
他絲毫不擔心毛贏做出反圖案花紋,古人只是想不到,不是沒腦子。
再說還有工匠把關,他們經常制作各種模具,知道雕刻的圖案是反的。
若是這樣都做反了,姒安只好勉為其難嘲笑毛贏一番。
打發走其他三人,姜馨和姜語的侍女已經取來他們需要的工具,將就二進院,作為編寫曲譜的地方。
姜馨的樂器有兩種,竹笛和琴,還有寫曲譜的需要工具包。
姜語只會琴,而且只是作為輔助,幫姜馨搭把手,所以除了琴,只有一些筆墨和空白絹帛。
“安哥哥,我們準備好了,要不要我先給你彈奏一曲?!?
姒安爽快點頭,他也想知道古代的音樂和未來有什么區別。
姒安對樂理一竅不通,但音樂嘛,悅耳好聽足夠了。
炫技和談樂理,是專業人員之間的切磋較量。
向普通人炫技,和“老虎不在山,猴子稱霸王”沒什么區別,只會惹人反感。
普通人只求曲調好聽、情感動人足矣。
清雅的琴聲響起,和后世演奏家演奏“古琴”差不多,最大的區別在于曲譜和技巧。
姒安不懂樂理,說不出關于曲譜的大道理。
但姜馨的技巧貌似非常好,沒有新手常有的,不協調之感。
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能演奏出這種感覺,難怪高家都在夸獎姜馨,確實屬于天才的范疇。
“真棒,感覺思想都輕松好多了。”
“真的感覺到輕松嗎?”姜馨問道。
“不對嗎?”
姜語笑道:“對的,這首曲子,是專門用來靜心安神的,類似的曲子還有不少,這只是其中一首。”
聽到姜語的說法,姒安總算知道音樂的“樂(樂)”字,繁體為何與藥(藥)有關,這個知識點語文老師沒有講過,原來古人真是把音樂當藥在使用。
事實上,古代的音樂還能對應治療五個內臟器官,只是知識過于冷門,姒安不知道罷了。
“安哥哥對音樂的欣賞非常精準?!苯靶Φ?。
古代的音樂不是尋常人家能聽到的,不像后世,滿大街都是,想要懂一點音樂欣賞,非常簡單。
姒安能懂音樂,姜馨是最高興的,與姒安成為音樂知己,是她一直以來的期待。
“主要是馨兒演奏得非常美妙。”
“好了,你們兩個。”姜語看著眼前的人,你語句,我一句,她真怕姒安把腦海里的曲子忘記了。
“趕緊編寫曲譜,否則姒安該忘記了?!?
“對對對,”姜馨準備好工具,“安哥哥,你哼一遍給我聽聽?!?
“我吹口哨吧。”姒安說。
讓他哼唱,他的音調上不去,破音就尷尬了。
“不用忙著記錄,你先聽一遍,我記得很清楚,比剛才你演奏的曲子都清楚?!?
姒安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了,若不是,不懂樂譜怎么寫,他自己就能寫下一大堆曲子。
準備吹口哨,姒安發現,他想表達的曲子很多。
今天是中秋節,思念的專屬時間,他決定演示一曲《穿越時空的思念》,最適合此情此景。
“這首曲子,名字叫做,《穿越時空的思念》?!?
曲子的名字,是引導情緒與曲子共鳴的鑰匙,類似于一本書的目錄,不可或缺的存在。
只有明白作曲家,演奏家的心態,才能更好理解聽見的曲子表達的含義。
未來的曲子與古代曲子最大的區別,在于表達內容。
古代音樂是禮的一部分,要么是藥的一部分,所以要么莊嚴,要么有特殊功效,種類相對單調。
不像后世那么多元化,親情、愛情、友情、懷念、熱血……任何感情都可以成為音樂的靈魂。
演奏完曲子,姒安把自己弄抑郁了。
他后悔選擇《穿越時空的思念》了,觸及不該觸碰的情緒,想要過去,就難了。
應該換《神話》的,跨越時空的愛,最適合他和姜馨,可以握在手中,故事圓滿幸福一些。
姜馨和姜語還在回味,這充滿思念味道的曲子,風格與他們熟知的曲子截然不同。
習慣與地區風格,會影響人對不同音樂的接受程度,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真正優秀的曲子,是不受客觀條件約束的。
哪怕生活文化截然不同,只要都是人,情緒都是能共通的。
“這首曲子,”姜語率先回過味來,“能給人一種從過去、未來,傳播而來的感覺?!?
姜語覺得姒安的總結非常合適,照抄了。
“哥哥一定很想念父親吧?!苯皢柕?。
姒安含淚笑道:“明年就回去了?!?
想要見到姒呂,隨時可以見,但另外兩位……
哪怕現在生活很好,姒安也想回到未來,但是,回不去了。
“我再演示一遍,馨兒記錄樂譜?!?
姜馨點頭,“其中一些音調,我不知道怎么記,我先記個大概,等我學會了,我再來修改,你看行嗎?”
古今音樂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記錄方式不一樣,有參差在所難免。
未來的音樂經過時間發展,東西方融合,比現在更加精準復雜。
用后世的方法譜寫的曲子,想要春秋時期的譜曲手段記錄重現,難度可不小。
姜馨說先學會曲子,再修改樂譜,更像是學會答案,再根據答案,逆推未來的曲譜記錄方法。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開始去做,有姒安提供一些指引,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姒安又演示一次,姜馨差點抓狂。
不愧是偶然出現在腦海里的曲子,現有的記錄方式,根本無法完整記錄這首曲子的細微變化,形成可復制曲子的樂譜。
“安哥哥,你先教我學會,我一定把樂譜弄出來。”姜馨下定決心說。
未來夫君好不容易對音樂感興趣,想讓自己記錄曲譜,自己做不到?這個結果,絕對不能接受。
“沒問題,今天下午我們就學習這首曲子?!?
因為姒安是用口哨演示,其他方式協助講解,姜馨選用演奏方式更相似的笛子學習,姜語則是用琴。
歷史最悠久的笛子,當屬賈湖骨笛,新石器時代的超級古董。
到先秦時期,也就是春秋戰國這段歷史,笛子已經成為一種廣泛的樂器。
但此時的笛子,和未來的差距依然很大。
因為音調的差異,導致竹笛和琴按照春秋時期的常規演奏方式,無法完成完整的表演。
只能不斷摸索,尋找對得上的音調。
琴還好,可以根據手法和琴弦彈奏的位置調整的音調。
笛子的音調全靠開孔,孔不對,就沒有相應的音調,姜語只能換琴,一邊摸索,一邊學習。
一個下午,姜語姜馨姐妹不覺得自己是在彈琴,而是在重新學琴。
歷史太長久,就是這么麻煩,有依據的跨時代交流,都困難重重。
不像西方,斷代的文化和文字,一小段時間就能全部破譯,每個字的意思都一清二楚。
像考古人員自己設計的一樣,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