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車勞頓,何以慰藉?
當然是開一場宴會,用吃喝撫慰心靈。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宴會,某個莊子有事耽誤,多待一天,宴會也跟著延長一天。
起初姒安還挺感興趣,后來逐漸麻木。
到現在,姒安只想舉手退場,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個話題,姒安都快吐了。
唯一讓他感興趣的,是左側首位的年輕人。
他就是李克的熟人,高家家宰的兒子,宋臣。
宋氏全稱子姓宋氏,是殷商后裔,現在宋國的支脈。
在高家,除了高傒,所有人都稱呼家宰為家宰先生。
姒安也沒有主動過問,直到現在他才知道高家家宰的姓氏。
宋臣,名字已經表達他這一生的目的,高家的臣子,算是他父親對高傒忠誠的表現,或者起誓。
姒安很好奇,明天他究竟能挑出多少有為青年。
別看宋臣年紀不大,他管理的莊子確實沒話說。
高傒郁悶幾天了,今天難得開懷大笑。
而宋臣始終態度如一,并沒有因為高傒源源不斷的夸獎而露出飄飄然的姿態,的確是個厲害人物。
宴席散后,姒安在大廳外散步等待李克。
不一會兒,李克果然領著宋臣來見姒安。
“宋臣見過杞國公子。”宋臣沒醉,舉止依然有禮。
姒安笑道:“臣哥哥不必客氣,和大師兄一樣,稱呼我為小師弟即可。”
“臣還是叫一聲公子吧。”
宋臣的一一聲定位非常清晰,對于自己所處的規則早已習慣,姒安并不強求。
“臣哥哥請自便。”
“行了,都是自己人,沒必要謙虛來,謙虛去的,小師弟趕緊說清楚,需要什么樣的人,臣哥也好安排。”
李克作為介紹人,需要調節氛圍,否則姒安和宋臣不熟悉,聊不起來。
宋臣笑道:“公子盡管吩咐,臣必然竭盡所能。”
“我的要求不多,高大強壯,聰明靈活,滿足其中一條即可,若是有其他有點,我也不會推辭。”
宋臣沉思片刻,見禮說:“臣已經有人選,先去安排,請公子多擔待。”
“臣哥哥不必拘禮。”
宋臣見禮,快步去安排人選去了。
送走宋臣,姒安感覺身體都放松了。
“你這位臣哥哥真不好打交道,跟他說話感覺人都是繃緊的。”
李克解釋說:“他將會是子虎哥哥的家宰,將來要代表高家和齊國貴族們打交道,必須禮數周全,小心謹慎。”
“可以理解,”姒安說,“聽他的答復,大師兄似乎出力不少?”
“小師弟等著看吧,保準給你一個驚喜。”
姒安喜歡賣關子,但不喜歡別人賣他關子,不過有驚喜的關子,姒安不嫌多。
“我等著。”姒安說。
第二天,吃過早食,宋臣領著他挑選好的人來拜見姒安。
姒安知道李克的底氣為什么那么足了。
宋臣送過來整整十八人,清一色的山東大漢坯子,用糧食好好養兩年,李克前幾天挑的壯漢都要甘拜下風。
“公子可還滿意?”宋臣問道。
“太滿意了。”
姒安的話,宋臣也非常滿意,回頭對著隊列喊道:“宋文。”
一個已經比姒安還要高一些的壯漢上前見禮,“主上。”
“我還有事,你負責協助公子挑人。”
“見過公子。”宋文行禮。
姒安很疑惑,宋臣是安排自家弟弟來了?
這個人,怎么看都不是普通人。
宋臣解釋說:“宋文是前年我外出撿到的孤兒,那時候他才十二歲,我看他機靈,帶了回來,誰知道還是個聰明的小子,我讓他學文字,他學得很快,所以給他取名文,如果公子不來,他會是我未來的助手,所以跟我一起姓宋,公子若是看上,盡管挑走。”
“大師兄給我說的驚喜,就是宋文吧?”
“正是。”
“臣哥哥可舍得?”
“家主讓我給公子推薦最好的,李克也是如此,宋文跟著公子比跟著我更好,我怎么能因為一己之私,阻止宋文爭取更好的生活?”
“多謝主上恩義。”宋文哭了,單膝跪地說道。
“臣哥哥有君子之風,姒安佩服。”換作姒安,他真不敢肯定自己會放走一個難得的人才。
宋臣走了,宋文逐個給姒安介紹隨行的十七人。
姿態、語氣都已經有一個管理者應有的從容規范。
貌似可以接替粟在隊伍里的位置,姒安想著,繼續了解。
“只能選八個,真是讓人頭疼。”姒安笑道。
若不是要給最后一個莊子的負責人一個面子,姒安真想在這里挑滿人手了。
宋文介紹他們的時候,已經說得很清楚,姒安甚至能感覺到宋文的推薦之意,不知道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宋臣的意思。
姒安讓所有人站著不動,和宋文走遠交流。
“如果我讓你幫我選,你會怎么選?”姒安問宋文。
“我會給公子選出最優秀的五個人。”
“為什么是五個?”姒安很好奇。
“我聽說,公子還有最后一個莊子要挑選,想來會留下空額,宋文斗膽選五個,剩下的,是公子對下一個莊子的交代。”
姒安笑道:“不愧是宋臣哥哥親自選定的助手,考慮事情確實周到,你今年才十四歲?”
“我的生辰已經沒人知道了,主上說,他見到我那天,就是我的生辰,還有一個月,我就十五歲了。”
“好,”姒安對宋文非常滿意,“你去挑人,剩下的人送回去,然后帶著挑好的人去我的院子。”
“是。”
大約一刻鐘時間,宋文六人來報到,姒安把他們交給粟和羆。
“宋文,羆是衛隊隊長,粟暫時是副隊長,但粟不會一直待在衛隊里,明白?”
宋文笑著點頭,“我會抓緊時間學習。”
姒安看向正在訓練的“老人”說:“他們都比現在的你優秀,如果輸給他們……”
“大家各憑本事。”宋文說。
“新人有信心,你們有沒有?”
十二個“老人”整齊大喊:“有,有,有。”
老帶新就是這么爽,雖然大家訓練時間參差不齊,但只要有“老人”帶頭,新人就不會抓瞎。
整齊的喊聲,把宋文都嚇了一跳。
“看見沒有,他們都是最優秀的人。”姒安笑道。
“我會變得更優秀。”宋文說。
“大師兄和宋臣哥哥的眼光,我向來是相信的,加油吧。”
姒安走后,宋文等人被粟安排入列,排最后一排,讓他們跟著前面的人學,誰更好,就往前站。
宋文喜歡這個簡單直接的方法,開始自己人生第一次站軍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