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上卿食邑
- 春秋:杞人不憂天
- 得見春秋
- 2708字
- 2023-12-14 08:00:00
“我覺得能成。”毛贏說。
姒安的邏輯,毛贏沒有發現明顯沖矛盾,只差一次實踐真證明。
“草木灰和人畜的糞便可以補充地力,是認真的?”李克問道。
“一顆小麥種子長成一株糧食,需要吸收地力,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小麥種子帶走田地的一部分物質,那些物質組成了小麥和小麥稈,所以一粒種子才會變大變多?”
“可以這么說。”毛贏說。
“既然那些物質是地力的一部分,我們把麥稈燒成灰,返回田地里,是不是把地力返回田地了?”
毛贏和李克,被姒安的推論秀了一臉。
“既然麥稈的灰可以提高地力,柴火的灰同樣可以,人畜的糞便由糧食消化而來,本身也是地里的物質,返回可以當作地力,完全合理。”
“小師弟,”李克問道,“說實話,你是不是可以根據任何事物的一部分,推測出全部?”
“這就是簡單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你們自己套進去試試看,你們也行?!?
毛贏和李克有一種,身懷絕世武功秘籍,卻不知道該怎么用的挫敗感。
尤其是有人已經練成,說那就是武功秘籍,自己卻看不懂。
這種感覺,越是自認為聰明絕頂,打擊越大。
“我只是猜測,不一定對,需要驗證,但思考問題,大致就是這個樣子,很多事情,都由合適的道理串聯在一起,只是過于普通常見,被忽略了。”
“李克,你說你問那多干什么?”
“嘴賤,”李克抽了自己一巴掌,“以后絕對不問了。”
“小師弟,若是土地收成下降嚴重,能不能,不輪休,依靠種植豆菽恢復地力?”
“豆菽不是萬能的,配合草木灰才行,具體要放多少,還要毛贏師兄去嘗試,放多了也會起反效果,萬事皆有度,不過我知道人畜糞便堆在一起會發熱,如果直接施加,發熱會燒死幼苗,需要堆在一起,等發熱結束,才能用來當肥料?!?
李克一直在默念,不要多嘴瞎問。
“小師弟讓每一戶的房屋添加一個茅廁,是用來堆肥的?”毛贏問道。
“主要是為了衛生,減少瘟疫和疾病的傳播,但也有這個效果,毛贏師兄只要宣傳可以肥地,自己種一小片菜地,一半不施肥,一半施肥,讓國民看到效果,就可以輕易解決衛生問題,教化也能省下很多力氣,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沒有化肥的時代,確定能夠肥地的東西,農戶只會搶占,舍不得絲毫浪費。
“我記住了?!泵A說。
“怎么使用,自己找幾個老農研究一下,我記得要兌水,否則會肥過頭,反而要了幼苗的命。總之,施肥要小心,沒有把握,先試一試再說?!?
毛贏點頭,這些道理,他都懂。
“土地標準,定五十畝?”李克問道。
毛贏說:“分開種地,相當于一年可以收獲一季粟米、一季小麥、一季豆菽,小麥和粟米產量差不多,豆菽只有大約一半,但因為可以肥地,可以接受,只需要一年風調雨順,鎮邑的國民一年可以收獲兩年的口糧。”
“既然收獲這么多,我收一半的稅,不過分吧?”姒安問道。
“聽起來過分,但看到收稅以后的剩余,他們會滿意的。”
這片土地上的農民,是這個世界最好的人,只要能吃飽,活下去,什么都不是問題。
“別聽起來過分,我打算取消徭役,把徭役算到田稅里,以后鎮邑需要修建溝渠,疏通河道,由鎮邑大夫組織人手,提供一日兩餐,再送一小袋糧食作為干活的報酬,把多收的糧食返還到國民手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徭役很重要,也很沒必要。
強制服役,有時甚至讓國民自己帶糧食干活,不能激發主觀能動性,干活進度得過且過,耽擱時間,還容易激起負面情緒。
用豐收和取消徭役的喜悅,抵消多收一成稅的怨氣,只算粟米和小麥,就能多收上千斤糧食。
用這些糧食聘請國民干活,根本用不完,還能留下一些辦其他事情,最后的效果一樣,但國民的積極性完全不同。
錢糧流動起來,帶動各項工程的建設,這些基礎設施,才是真正的財富。
糧食的保存時間,只有幾年。
多了變質浪費,少了沒有抵御天災人禍的保障。
交替輪作一旦順利實施,按照現有糧食產量預算,要不了幾年,杞國的糧食就會進入飽和狀態。
除了保障性存糧不能動,姒安甚至想用糧食交換人口。
人口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在土地充足的前提下,用糧食交換人口,絕對不會吃虧。
“若是溝渠河道都不需要修了,糧食就不返還了?”毛贏問道。
“可以做其他事情,”姒安說,“比如修路、架橋、修建新的鎮邑,事情很多,鎮邑大夫的腦子也要動起來?!?
李克說:“如果實驗成功,我建議先大力修建鎮邑,用多余的糧食吸引野人和其他國家沒有田地的國民,只有人口充足,杞國才會有足夠的軍隊,保護我們的理想?!?
姒安點頭,“我正是這么想的,我提出收稅一半,就是為了讓國家有更多糧食能收納更多的流民,前期軍隊建設,少而精,夠用就行?!?
“糧食國家和國民各一半,也符合小師弟常說的公平?!泵A說。
姒安點頭,“現在都清楚一年一戶的稅糧,可以算一算你們的俸祿了,覺得多少戶納的稅,能滿足你們的需求?”
既然要給,索性讓他們自己提,反正上卿也就這兩三個,萬戶目前頂不住,但幾百上千,問題不大。
每一戶的糧食預計產量,他們都大概有數,可以靠計算就能得到結果。
“豆菽不用計算,該是你們的,不會不算數,你們只需要告訴我,你們需要多少粟米和小麥?”
“假設我們需要一百戶,一百戶國民上交的稅糧歸我們,國家不要那一百戶的稅糧了?”李克問道。
姒安點頭說:“我還不至于用國民的糧食,養自己的上卿?!?
“那我的二十戶家臣,豈不是無事可做了?”李克問道。
姒安提出的食邑法,雖然沒有自己的土地,但也省了種地人的一系列付出。
旱澇保收,卻沒有土地帶來的安全感,好壞參半。
“二十戶家臣,青壯可以用來當專業的護衛、家丁,女子做一些做飯、織布等日常雜事,除了一些會認為是折辱家臣的事情,需要仆役代替,其他人盡量用自家人,這樣,你們會更關愛自家府邸所有人,減少人口的非自然死亡,他們也比買來的奴隸、仆役靠譜,不是嗎?”
“這個做法,好像也可以?!崩羁怂妓髡f。
毛贏沒有家臣,沒有說話。
“毛贏師兄,國子先生也會送你幾戶的,不夠我再補給你?!?
“多謝小師弟。”毛贏笑道。
“不如小師弟也給我補上十戶仆役,二十戶家臣只當護衛,你補給我的十戶當仆役,李家不需要豢養奴隸,我不喜歡奴隸?!?
“補齊五十戶,給你們五百戶的食邑,五百戶的收入養你們一家,和五十戶家臣仆役,再加上日常賞賜,可夠?不夠可以再加?!?
“夠了夠了。”毛贏連忙說。
他不是貪婪的人,五百戶的糧食,加上日常賞賜,足夠他過上一般貴族的生活,再多就過猶不及了。
戰國四君子糧食太多,白白養幾千門客,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在關鍵時刻,保自己一命。
毛贏自認為不需要自保,也就沒有屯糧的興趣。
“你們是上卿,食邑和家臣最多的人,如果你們的不夠高,下面的人可能沒多少,要從大局考慮?!?
“足夠了,”李克說,“大夫,以及最底層的士,食邑下限拔高,中間均勻增加區分爵位等級即可,嫌棄俸祿低的人,可以去其他國家自薦求官,升官發財,我不阻攔,甚至歡送,在杞國,只要有我在,這個國家絕對不可能,成為士大夫階級富貴發財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