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味道?這么香!”爺爺從外面推門進來,鼻子還不停地左右嗅著。
看到顧小吉面前放著的一盆黃色的碎米粒,他還以為是什么好吃的。
顧小吉將做好的窩料端到爺爺面前,笑著道:“是釣魚用的窩料啦,后天不是有個老板要來我們家魚塘釣魚嘛,我提前給他打好窩子,保準讓他拉到手軟。”
爺爺湊近鼻子又仔細聞了聞,贊道:“這酒米味道真是絕了!人聞著都上頭,別說水里的魚了!”
顧小吉也覺得系統給的這個配方確實挺特別的。
之前他從崔大理店里買來的那個酒米雖然聞著也香,但是不會像這個這樣讓人這么著迷。
“或許是加了幾種中藥材的關系吧。”
“中藥材?”爺爺疑惑道:“你是從哪里學來的這個窩料做法?一般人就算會做也不會輕易教給別人吧。”
顧小吉抓了抓腦袋,“網上看來的。”
爺爺點了點頭,隨后又問道:“只是我們魚塘里不是沒魚了嗎?這窩料再好,塘子里沒有魚也是白搭啊!”
顧小吉拍著胸脯道:“爺爺,這你就放心吧,魚我已經養好了,有上千斤的鯉魚和鯽魚呢。”
聽到孫子說自家魚塘里有上千斤的魚,爺爺一臉的不信,“這么多魚……你是從哪里弄來的?”
顧小吉嘻嘻一笑,“天機不可泄露。”
見孫子不肯說,爺爺也沒有接著問,他以為這魚大概率也是從那家批發斑鱖的養殖場里批來的。
也不知他孫子哪里找到的這么大的養殖場。
接著顧小吉又向爺爺問起了魚塘底部的結構,他們準備明天選幾個好位置來開辟釣位。
這魚塘當年就是他爺爺和村里人一起挖的,對于塘底的結構,爺爺自然是一清二楚。
哪里水深,哪里水淺,哪里有坎,哪里有坑,甚至哪里的水下有棵倒樹有堆亂石都事無巨細地說給了顧小吉聽。
……
第二天一早,顧小吉就來到魚塘邊查看繁殖情況。
他發現僅僅一夜的功夫,塘里的水就從原來的清澈透底變得有點渾濁起來。
這不是水質變差了,而是因為有了大量底棲魚類的活動,把塘底的淤泥給攪了起來。
鯽魚和鯉魚就是最常見的兩種底棲魚類,它們整天在水底的淤泥里翻找食物,魚群所過之處水底一定會泛起黃泥。
不出所料,通過系統上的數據,顧小吉看到塘內已經按照他的設定繁殖出了五千條鯽魚和兩百條鯉魚。
為了更精準的掌握塘內的魚群分布情況,他又消耗了一次機會用系統掃描了一遍整個魚塘。
隨著一道藍光掃過,魚塘中各處魚群聚集的地方都一覽無余。
顧小吉發現魚群的活動軌跡和水底的結構有非常明顯的關聯關系。
之前爺爺說的那些深坑、溝坎以及倒樹位置都是魚群最喜歡的聚集地。
那些有倒樹和亂石的障礙區雖然都很藏魚,但是也容易掛底,并不是最佳的臺釣釣位。
而且臺釣對岸上的地形條件也有一定要求,最好是有平整開闊的位置來布置釣位。
結合岸邊地形和魚群軌跡,顧小吉最終選了幾處位置來開辟釣位。
由于他家魚塘岸邊地勢較高又長滿了各種雜草和小樹,他一個人想要在一天內開辟好這些釣位還是有點難度的。
于是他又搖來了程浩幫忙。
兩人又是拔草又是挖土又是搬石頭,忙碌了大半天時間終于在魚塘邊開辟出了一片平整的釣位。
這樣一切準備就緒,就等那位老板前來享受狂拔的樂趣。
不過到了約定釣魚的那天早上,事情又出現了一些變化。
顧小吉剛在釣位前打下了他特制的窩料,就收到了祝小棠的發來的一條信息。
“小吉哥,不好意思,情況有些變化,那位老板今天估計不來釣魚了。”
顧小吉看到消息后就不樂意了。
他魚都養了,釣位也開好了,甚至連窩子都幫他打好了,你現在又說不來了?
他為了這次的釣魚活動可是準備了好幾天呢。
更別說系統里還有一個相關的三星任務等他來完成,對方不來釣,那任務還怎么做?
于是趕緊發消息去問原因。
“什么情況?為什么突然又不來釣了。”
不一會兒,祝小棠就發來了回復:“那老板的夫人也來了,是他夫人不讓釣。”
顧小吉哭笑不得,沒想到這大老板也這么怕老婆的嗎……
……
這時的食品廠里,那對老板夫婦正在廠長和祝小棠的陪同下參觀廠里的流水線。
這位老板姓杜,或許是因為他夫人不準他釣魚之故,此時他整個人看上去都有點頹喪。
而他的夫人,五十多歲的人了,卻顯得精氣神十足,走在丈夫前面認真地聽著廠長介紹著廠里的情況。
蘆花村食品廠的規模不大,主要生產當地的幾種特產罐頭,像什么油燜筍罐頭和海苔花生罐頭等等。
在一些特殊節日前后,廠里也會做千層餅、月餅一類的糕點。
兩人對廠子還是挺滿意的,廠里干凈整潔,幾個主打產品的口味也是不錯。
特別是那海苔花生,選用的花生顆顆新鮮飽滿,海苔也是當地自產的優質海苔。
在流水線的精準控制之下,做出來的成品也是相當酥脆美味。
只是這一帶的幾個村莊基本都建有類似的村屬食品廠,而且產品也是大同小異。
他們兩位這幾天也已經參觀了好幾家同類的食品廠,所以也不覺得蘆花村的這家廠有什么特別之處。
原本祝小棠的安排是參觀完廠子之后就請杜老板去顧家的魚塘里釣魚的。
就算廠子沒有什么出彩之處,如果能在杜老板的興趣愛好上投其所好,就有很大概率在眾多食品廠中脫穎而出。
不過現在有杜老板的夫人在,這一計劃估計就要泡湯了。
而杜老板本人也很是后悔今天為什么要把他夫人一起帶來。
當他們快要參觀完食品廠時,祝小棠看到顧小吉發來了一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