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吉丟下三輪車快步往前方彎道跑去。
只見摩托車的碎片和零件散落一地,而摩托車上的騎手卻是不見蹤影。
循著地上的痕跡繼續往前找了一段,終于在路邊的一處草叢里發現了已經昏迷的騎手。
顧小吉抬頭望望四周,現場再無其他車輛,也不知是這輛摩托車的單方事故還是跟剛剛那輛小轎車有過剮蹭。
不管是不是跟那小轎車有關,反正現在人家已經跑了,眼下就只有自己能救這個騎手了。
看到騎手躺在草叢里昏迷不醒,顧小吉也不敢隨意挪動對方。
趕緊掏出手機先把110和120撥了個遍。
電話確認好位置之后,顧小吉便守在騎手身邊,防止再次發生事故。
二十多分鐘之后,警車和救護車陸續趕到。
那個騎手被緊急送往山下醫院救治。
出警的老警官初步勘察了事故現場,基本確定是摩托車單方的事故。
簡單問了顧小吉幾句話之后,便讓他離開了。
等到顧小吉回到家時已經快晚上八點了。
因為提前跟爺爺打過電話說會帶牛肉粉絲回去,所以爺爺也沒有做晚飯,而是眼巴巴地等著孫子回來。
結果沒想到顧小吉回來那么晚,他老人家的肚子都快餓扁了,懨懨地躺在藤椅上,喝著茶水充饑。
見到孫子回來,爺爺眼中亮起了一道光:“我的牛肉粉絲呢?怎么這么晚才回來?”
顧小吉怕爺爺多想,并未把路上的事情告訴他。
而是嘿嘿一聲尬笑后便趕緊跑進了廚房,麻溜的開始煮粉絲。
這紅薯粉最好是要先用水泡軟再煮口感才好,不過他現在肯定沒這個時間泡水了,只好直接下鍋大水煮。
在等粉絲煮軟的時間里,他又找出一些配菜開始切配。
取最鮮嫩的筍尖切絲,再取自家腌制的酸雪菜切碎,又取來幾瓣大蒜切小片……
最后還有剛買的那塊黃牛肉,細細地切成半透的薄片。
他要做的這個鮮牛肉粉絲其實很簡單,不用熬高湯,切好的雪菜和筍絲先下油鍋煸炒一下,炒出香味。
然后就倒入開水,加入已經煮軟的粉絲,再用鹽和白胡椒粉進行調味。
等到水再次燒開后,就將蒜片和薄薄的牛肉片均勻地鋪入鍋中。
然后馬上關火,靠著湯水的余熱將牛肉燙熟。
這樣燙熟的牛肉片顏色還帶著一點血紅,口感鮮嫩彈牙,而肉汁的鮮味也一點不少地融入進湯汁之中。
肉鮮,筍鮮,突出一個鮮字。
再加上雪菜的酸爽開胃,還有鮮蒜片的微微辛辣香味……
當顧小吉將煮好的鮮牛肉粉絲端到桌上時,爺爺嘴里的口水都快兜不住了。
爺孫倆也顧不得燙了,抄起筷子就呼哧呼哧地將碗里的粉絲和湯水全部干了個精光。
……
第二天一早,顧小吉隨便扒了幾口早飯就推出三輪車準備去送魚。
兩家飯店一共要送九十條魚,就算不摻水這三輪車的水箱里也裝不下這么多的魚。
不過他有系統空間在身,這個就不成問題了。
為了路上輕松一點,他干脆空車就出發了,車箱里連水都沒有放。
他哼著小曲兒一路滑行下山,然后快到鎮上時才在路邊的小河里打了幾桶水灌進三輪車水箱里。
按著昨天名片上的地址,他先去了位于菜場附近的大宋飯店。
來到飯店附近后,他找了個沒有人的小巷子,然后將五十條斑鱖通過系統空間轉移到了三輪車水箱里。
一眨眼的功夫,水箱里瞬間就擠滿了魚。
就像早高峰地鐵車箱里的上班族,看著都感覺要透不過氣來。
顧小吉怕魚憋死了,趕緊推著三輪車往大宋飯店的門口趕去。
這個時候飯店也才剛開門不久,店里還沒有什么顧客,宋良才正帶著幾個員工在店里擺排著桌椅。
看到顧小吉來了,他趕緊放下手里的活跑到了門口。
“小老板,你送魚來了啊?”
宋良才下意識地望了望四周,發現沒有裝魚的車子,又疑惑地問道:“小老板,魚呢?”
顧小吉指了指身后的三輪車,“在這兒呢。”
“這里面?”
宋良才一臉不信地圍著三輪車轉了一圈。
“我家昨天可是訂了五十條魚呢,這破三輪車才能裝幾條魚?”
顧小吉怕時間久了魚真的憋死,急忙催促道:“真的有五十條,你趕緊讓人拿個幾個桶來點數吧。”
“這么小的水箱能裝五十條魚?”宋良才還是不信。
他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打開了三輪車水箱的蓋子往里望去。
或許是因為見光受到了驚嚇,里面層層疊疊的魚突然集體掙扎跳躍起來,撲騰起的水花濺了他一臉。
宋良才用袖子擦了一把臉,一臉不可置信道:“不可能吧?你真把五十條魚都塞里面了?”
隨后他趕緊喊店里的伙計們提桶出來接魚。
一個店員小伙子扛出來一個大抄網,開始從水箱里往外撈魚。
最后清點下來,還真是五十條魚一條都不少。
而且個體都很勻稱,不用稱都知道沒有缺斤少兩。
看著水桶里這些健康活躍的斑鱖,宋良才感嘆道:“小老板你真有兩下子,這么多魚裝在一起竟然一條都沒死。”
顧小吉聽后打哈哈道:“我這魚體質特棒,不是那種病懨懨的養殖貨能比的。”
“哈哈,你這魚,確實是極品。”
宋良才一邊說一邊掏出了手機。
隨著叮鈴一聲響,顧小吉手機里又有三千塊錢到賬。
“小老板,錢付過去了啊,加上昨天的一千定金,一共四千,你看看收到沒有。”
“好的,收到,謝謝宋老板,下次需要魚了再聯系我。”
……
從宋家飯店那邊出來,顧小吉又騎著三輪車往鎮東邊的恒東宴方向而去。
他還是依樣畫葫蘆,在快到飯店附近時才將四十條魚轉移到了三輪車上。
或許是因為昨天那十條魚做成的菜品反響很好,那林光頭收到這批魚后立即又給顧小吉下了一個訂單。
“顧老弟啊,這周六再給我送五十條斑鱖過來吧,我估計這批魚這周末就要賣完了。我現在就把下批的定金一起給你轉過去。”
顧小吉笑著擺手道:“定金就不用了,林老板,您要貨了直接打我電話就行,魚送到了再付全款好了。”
“好好,顧老弟真是爽氣,那這四十條的款我先給你結清。”
“要不是店里的魚缸不夠大,我都想一次跟你訂一百條。”
林賢東說罷就將剩下的兩千兩百塊錢給顧小吉轉了過來。
看著手機錢包的余額已經突破了五位數,顧小吉感覺美好的生活已經在向自己招手了。
兜里有了錢,自然要去消費消費,拉動一下疲軟的內需。
在回去的路上,顧小吉看到街邊有一家漁具店。
他早就計劃著這兩天要約程浩去釣魚了,正好可以去買些餌料線組什么的。
自從上次白溪釣魚回來之后,他就一直在網上看視頻惡補各種釣魚知識。
他了解到現在最流行的釣法是臺釣,而且過陣子要來他魚塘釣魚的那位大老板也是臺釣愛好者。
所以他決定先把臺釣學會了,到時候可以更好的滿足那位大老板的需求。
而臺釣相比于傳統的釣法,突出一個裝備繁多。
平時如果在路上看到一個釣魚佬去釣魚,背著大包小包的一般都是玩臺釣的。
而如果是拿著一根竿提著一個桶的老大爺,那一般都是玩傳統釣的。
顧小吉手里除了一根竿幾乎沒有其他的裝備了,所以必須先整齊臺釣所需的裝備才行。
他看到這家漁具店的店面不大,就一間門面大小。
門頭的招牌上寫著“大理漁具”四個字。
走進店里,與預想的有點不一樣,柜臺后面坐的竟然不是預想之中的老頭或者中年大叔。
而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