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啥稀罕玩意兒,當(dāng)然是見過了。”
“這跟老弟你說的賺錢生意,有啥關(guān)系?”
王奔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所謂賺錢的玄機在那里,嘴里叼著煙,疑惑地問道。
俞衡沒有回答,而是橫著走了三步,正著又量了一步,才開口說道:“當(dāng)年老哈爾濱城,城內(nèi)的館子都不敢稱之為第一,包括老毛子和沙漠來的猶太人。”
(猶太人世界大流浪,參與興盛了兩座城市,一個是上海,一個是哈爾濱,去了解這兩座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上海與哈爾濱的首富,都是猶太人,馬迭爾酒店就是當(dāng)時的哈爾濱首富建造的!)
(這兩座城市,在當(dāng)時的猶太聯(lián)合會眼中,是最好的圣地!)
“能稱之為第一的,就是黑龍江道臺府的官菜,鍋包肉這道馳名中外的東北大菜,也是從黑龍江道臺府里傳出來的,雖然說是女士菜,但下館子時,必定得點上一道。”
“當(dāng)年的道臺府中還有道名菜,就是吃江魚,但冬天時,江魚不能按時送達,而趙爾巽這個前清的盛京將軍聽說后,就想出了個辦法。”
“他有一英國人送給他的小魚缸,他請英國工人燒制了十幾個大小不一的大魚缸,放到前廳,將打上來的江魚放到魚缸中,現(xiàn)吃現(xiàn)撈,剩下的還能當(dāng)觀賞魚。”
“王大哥,您也可以學(xué)一學(xué)。”
空間大小正好,打兩個架子,一個一米,一個一米五,正好錯落有致,還能當(dāng)個屏風(fēng),擋一擋門口的風(fēng),在風(fēng)水學(xué)中說,不能從門口一直看到里面,需要有墻或者物件擋擋,說是可以擋煞。
其實沒那么說的那樣玄乎,就是古代保溫不好,豎起一個屏風(fēng),或者一堵墻,其作用就是擋風(fēng),不讓過堂風(fēng)直接吹人,后來才六經(jīng)注我,找了一大堆的典故,讓事情變的文雅一點。
但這話可不能在現(xiàn)在說,說了就是毛病,宣揚封建迷信的大帽子,容易扣在頭上。
“唉!這真是個好辦法,你說我咋沒有想到。”
“魚缸搞不到那么大的,厚玻璃還能找到,粘上膠水,跟魚缸一樣。”
“俞老弟,你說應(yīng)該擺幾個合適?”
擺幾個?
俞衡沒有妄下決斷,他讓王奔找來尺子,又找來紙筆,畫了圖,進行了仔細的測量。
“打四個柜子,都是一米高,一米五長,八十厘米寬。”
“玻璃魚缸也做四個,同樣是一米高,但要一米四長,七十厘米寬,要有落差感,左邊再找塊黑板,用粉筆寫上魚肉的價格,字大一點,也方便人看清。”
“最好請孩子的老師來寫,這樣字也好看一些。”
“明碼標(biāo)價,誰來了也說不出毛病,開門生意,千萬別讓人感覺怠慢,多給一兩,絕對比少一兩更加招客。”
俞衡把簡易圖紙交給了王奔,上面有具體數(shù)據(jù),確保不會出問題。
現(xiàn)在的大工廠,沒有半點所謂的工匠精神,工業(yè)品都能有一兩厘米的公差,甚至老俞家的收音機,買回來的時候都扣不嚴后蓋,總有一條縫,后來找了陳先生,才幫忙擺平。
王奔聽著俞衡語重心長的生意經(jīng),感覺是遇到了高人,他也不著急睡覺,雖然已經(jīng)困了,他還是用煙頂著,拉著俞衡不讓他走,說是好好聊聊。
炒了一個土豆絲,又整了一點油炸花生米,王奔甚至拿出了兩個二兩小酒盅,準(zhǔn)備跟這位村里來的小高人,好好把酒言歡。
俞衡是不喝酒的,前世今生,都是滴酒不沾,畢竟這副軀體,都是前主喝私人佳釀賞他的,可不能不識抬舉。
王大老板見俞衡年紀小,也沒有強求,而是給他來了一碗大米飯,這可是好玩意,俞衡夢里都是它,這雖然沒有肉香,但也是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上一頓的,就沒推辭,就著土豆絲,把這大米飯吃了個精光。
“我說俞老弟,你說我這飯館,哎!那話咋說的來著,對!脫穎而出,我們廠長總說這話。”
王奔自顧自地喝著小酒,看著俞衡把大米飯吃干凈了,才詢問起來。
“物價漲,菜價就得漲,可這漲錢得讓人心里舒服,不能瞎?jié)q,不然傷客,就拿這土豆絲來說,王大哥您賣多少錢一盤?”
一碗大米飯,俞衡都吃進了肚子里,土豆絲都沒吃幾口,放下碗之后,詢問起這土豆絲的價格。
“不多,兩毛錢一盤,這是我這菜館最便宜的一道菜,比他還便宜的是拍黃瓜,一毛錢一盤,兩個小黃瓜。”
王奔沒必要在這上面隱藏,菜單上都寫的明明白白,只要稍加注意,就能知道。
“未來豆油得漲,咸鹽醬油佐料都要漲,你的菜價也得漲,擋不住的。”
“我聽廣播上說,沈陽,長春的豬肉都漲到九毛錢一斤了,首都、上海的豬肉價格更是漲到了一塊一,五花肉更是一塊二。”
“一些能放的住的佐料,要多買一些,畢竟王大哥您是工人,每個月有副食品補貼,八塊錢是廠長,咱不奢求,但您少說也得有三塊錢。”
“家里地少的老農(nóng),一年到頭都攢不下三塊錢啊!”
物價上漲,已經(jīng)是不可逆的趨勢了,這不是人力可以解決的,市場就是一條大河,你順著來可以,但要葵花寶典逆練,可不是光自宮那么簡單。
要尊重看不見的手,但更要尊重市場自行變化。
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說到了王大老板的心里去了,現(xiàn)在趁著價格沒漲的那么離譜,屯下一批醬油佐料來,的確能省下不少的錢。
“好主意,兄弟你繼續(xù)說,繼續(xù)說那物超所值。”
“打個比方,如果未來土豆價格上漲,你這個土豆絲是不是也得跟著漲價,你不想漲都不行,這屋里的水電人工費用,都需要從這一盤盤的菜中出來。”
“可那時候,王大哥您這土豆絲,還做的這樣清湯寡水的,可招埋怨。”
“還是那句話,價上去了,品相也得上去,加上幾塊油滋了,加上幾片薄五花肉片,加上青紅椒,加上蒜末增香,盤子在換一批大的,漂亮的,您就算是到時候賣上五毛,也沒人反對。”
“當(dāng)然,名字上也得做出花樣來,不能干叫土豆絲了!”
跟高人、聰明人說話,得故弄玄虛,要不然達不到比拼智力反應(yīng)的碰撞,畢竟聰明人看得多,一點就透。
但是跟俗人聊,就得一針見血。
說實話,俞衡還真不認為,古代帝王與大臣見面,每句話都是引經(jīng)據(jù)典,都是歷史書上美化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