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輕松拿下
- 半島1812
- 柳絮惹清風
- 2417字
- 2023-11-29 17:00:00
樸孝信看了一遍眾人,隨后站起身來,走到柳東旭身后,掛在墻上的大地圖旁,指了一個地方。
“諸位,這里是何地?”
柳東旭和眾將都看向了樸孝信所指的地方,全都煥然大悟,瞬間明白了樸孝信的意思。
眾人之所以一看樸孝信所指的地方,就能明白他的意思,主要是他指的那個地方非常非常重要,因為那個地方是宗主國。
李氏當初能推翻前朝,統(tǒng)治半島,就是因為前朝不尊奉宗主國,非要與宗主國開戰(zhàn),才讓李氏先祖聯(lián)合宗主國,一舉滅了前朝。
樸孝信的意思很簡單,自己這伙人是賊寇,是意欲推翻李氏的叛軍。
如果他們現(xiàn)在的地盤與宗主國接壤,那朝廷就很可能會請求宗主國出兵,南北夾擊他們。
柳東旭也是看到樸孝信所指的地方后,才知道自己忽略了如此重要的地方。
沒辦法,李氏是對面大國的藩屬國,如果起義軍在半島內(nèi)部作亂,宗主國可能不會出手。
可一旦現(xiàn)在就與宗主國接壤,那只要朝廷求援,那他們這伙起義軍勢必馬上會被撲滅。
雖然柳東旭一直看不上滿清,可他現(xiàn)在身處半島這個小國,無論從哪方面比,他現(xiàn)在也沒信心與滿清對上。
他也不敢打賭對方會不會出兵,畢竟一旦賭輸,那可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他從去年穿越到現(xiàn)在,好不容易積攢如此龐大的家業(yè),可不能因一個大概率會輸?shù)馁€注,全部賠進去。
這樣一來,無論北上多么有利,他現(xiàn)在都不能選擇,那么就只剩南下這唯一的選項了。
柳東旭盯著地圖沉思良久,忽然猛得一拍桌子,驚得眾將目光齊聚。
“全軍聽我號令,全軍南下,攻打平壤,拿下平安道南部!”
這是唯一的選擇,柳東旭再怎么沉思,也只能如此。
當下,柳東旭便開始部署安州和定州兩城的防御。
令姜民赫統(tǒng)領(lǐng)五百騎兵,一千五百步兵駐守定州。
令吳燦宇統(tǒng)領(lǐng)五百騎兵,兩千百步兵駐守安州。
安排完守城事宜,便開始安排行軍部署。
令文星宇和孫宥利為前鋒,自己和申承佑、樸孝信、許瑀、張奉僉為中軍,鄭圣翰和崔鳳寬為后軍,率領(lǐng)一千騎兵和三千五百步兵。
之前定州城下那場大戰(zhàn),由于崔京浩指揮失誤,讓起義軍損失了一千好兒郎。
兵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柳東旭只能率領(lǐng)四千大軍出擊。
除了這四千大軍,他還將少年預備隊帶在了身邊,目的是為了歷練他們。
起義軍在進攻平壤之前,先將路徑上的肅川給拿下了,同時派了五百步兵駐守。
這次柳東旭之所以能輕松拿下此城,主要是鄭晚錫大敗后,大軍幾乎都撤往了更遠的平壤,不敢多在肅川停留在。
起義軍發(fā)兵之時,鄭晚錫已然在麾下將領(lǐng)的護衛(wèi)下,安全返回了平壤。
可此次大敗,讓他又恨又氣,所以一回到平壤,就直接病倒了。
他麾下的一萬五千大軍,一夜之間差不多灰飛煙滅了,如果不是派出了五千兵馬去阻擋定州的叛軍,恐怕真要全軍覆沒。
可哪怕那五千兵馬因去阻擋定州的叛軍,沒有被大水淹,也在撤退的路上,被叛軍追擊斬殺了大半,再除掉四散潰逃的士兵,最后只回來了一千兵馬。
那被水淹的一萬大軍,有一小部分逃了出來,可他們敢經(jīng)歷了生死危機,都已經(jīng)魂飛魄散,不敢回軍隊了。
所以一戰(zhàn)下來,鄭晚錫帶出去的一萬五千兵馬,最終只回來了一千兵馬,可謂損失慘重。
更令他氣憤的是,留在李海愚軍中的兒子也沒回來,說不定已經(jīng)淹死在了大水當中。
鄭晚錫如今已經(jīng)五六十歲了,對于這種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事,無疑是難以承受的。
可正當他悔恨交加的時候,探馬卻來報,說四千賊寇正向平壤殺來。
鄭晚錫現(xiàn)在一聽到“賊寇”二字,渾身上下就忍不住顫抖,難受地看向身旁的部下。
“你們說說,這……這該如何是好啊!”
申鴻周雖是平安道兵馬節(jié)度使,可如今大敗而歸,士兵不說只有一千,哪怕有兩三千,就以如今的士氣,估計也難以守住平壤。
李儒秀見大家都沒有什么好辦法,只能自己站出來向鄭晚錫提意見。
“大人,為今之計,只能趕緊悄悄撤往中和,背靠黃州,不然賊寇一旦攻來,我們可能都要被殺。”
鄭晚錫也知道,這個時候除了撤退,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不過還是有一點比較疑惑。
“我們確實該撤退,可你為何讓我們悄悄地撤?”
李儒秀之所以這么說,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賊寇搶掠成性,如果大人公然撤往中和,平壤的貴族豪強也必定會跟著一同撤。
那賊寇進了平壤后,見無處搶掠,必然會再次進犯中和,那我們撤往中和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在下以為,我們一定要悄悄地撤,將平壤的貴族豪強都留在這里,任由賊寇搶掠。
大人去了中和之后,需要時日召集此前潰散的兵馬,賊寇洗劫平壤的時候,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日來完成聚兵之事,然后方可反攻平壤。”
“對對對!”
鄭晚錫聽完李儒秀的解釋,非常認同地點頭。
“快,申鴻周,快去召集大軍,我們立刻收拾東西,撤往中和!”
很快,鄭晚錫便帶著家眷,在一千兵馬的護衛(wèi)下,開始往中和撤退。
翌日。
文星宇和孫宥利所率領(lǐng)的先鋒部隊,在太陽剛冒出來沒多久的時候,就兵臨平壤城下。
此時平壤幾乎沒有了什么守軍,都不用文星宇和孫宥利下令攻城,起義軍就輕松進入了平壤城,占領(lǐng)了該城。
城里那些貴族豪強雖然收到消息時已晚,可他們并沒有完全放棄抵抗,而是聚集家丁守衛(wèi)自己的府邸。
一群普通的家丁而已,哪里是起義軍的對手,不消一個時辰,敢于抵抗的貴族豪強,都被起義軍殺了個干干凈凈。
柳東旭進城后,命令三千兵馬在城外扎營,一千兵馬進城維持治安。
平壤的百姓見賊寇進了城,都關(guān)門閉戶,不敢出門。
就算偶爾有幾個百姓不得不出門,他們見了巡邏的起義軍士兵,也是用懷疑和驚異的眼光,遠遠地偷看,不敢靠近。
柳東旭知道,如果百姓們懷疑起義軍,時時刻刻盯著起義軍,長此以往,肯定不是好事。
為了得到百姓們的擁護,柳東旭決定用前世的土辦法——滿街貼標語!
“反抗壓迫剝削,推翻無道李氏!”
“打倒貴族豪強!”
“打倒貪官污吏!”
“起義軍是窮人的軍隊!”
標語貼出來以后,漸漸有百姓跑到跟前來看標語,一面悄悄地議論著。
大多數(shù)百姓不識字,所以每個地方都有一名起義軍士兵在那講解。
起義軍士兵都非常友善,說話和氣,講解標語的同時,還告訴百姓,起義軍士兵大多出自貧苦百姓人家,絕不會搶掠百姓,只會殺那些壓迫剝削百姓的貪官污吏、貴族豪強。
同時,柳東旭還三令五申,進了城的起義軍士兵,一概不允許進入百姓的家里。
如有違軍令者,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