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花聚頂
- 人在諸天,只為改變渣男人設
- 樹大招浪
- 2197字
- 2023-11-17 10:31:26
“怪不得民間都傳王爺絕頂聰明,善韜光養晦,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李牧訕笑一聲,說道。
趙光義瞬間展顏:“這馬屁可拍的并不高明。”
李牧打著哈哈:“夠用就行,夠用就行。”
他此言一出,趙光義和包拯,兩人再次對視了一眼,繼而哈哈大笑起來。
包拯道:“王爺,有些事情,人家不愿直言,你又何必強人所難呢?”
趙光義笑道:“倒也是,那本王就不問了。”
轉而,他說:“本王怎么聽說,你李牧在這次秋闈大考中,竟然想要提前交卷。交卷不成,又在考場上睡起覺來,有沒有這回事?”
李牧聽到這話,先是明顯愣了愣,然后道:“王爺有所不知,科考十分耗費腦力,晚生之所以會如此,也是情不自禁。”
趙光義轉頭看著包拯:“是這樣嗎?”
包拯點頭:“回稟王爺,費腦力乃是事實,但你要說能在考場上睡覺,那就有些心大,反正我包拯自問是做不到,當年我參加恩科考試那會兒,可是緊張的要命,如何睡得著。”
趙光義輕笑了兩聲:“心大二字用的好,這李牧就是心大。”
他忽然用力地拍了拍李牧的肩頭,滿臉含笑的說:“睡覺還能名列三甲第二,這倒屬實不易。”
“李牧,有些事情,本王覺得有必要叮囑你兩句。”
李牧正色:“王爺請說。”
趙光義道:“李牧你要記住,官場不同于其他地方,日后你入朝為官,切記,一言一行,都須謹言慎行,克己復禮。”
“否則,被人詬病,無限放大,那便是麻煩。”
“可能一時的小麻煩,算不得什么,但日積月累,那就變成了大麻煩。”
“一個不小心,很可能換來的就是牢獄之災。”
李牧連忙躬身,一揖到底:“王爺教誨,晚生銘記于心。”
趙光義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很聰明,像這種小錯誤,萬不可再犯。”
李牧用力點頭:“晚生謹記。”
包拯看著二人:“看來包拯近日不在京中,倒是錯過了許多趣事。恩科考試睡覺,屬實是瀟灑不羈。”
李牧悻悻然,沒有說話。
三個聰明人的對話,有些時候就是這么簡單。
有人說語言藝術是一門學問,這你就狹隘了,那是因為你沒有進入古代的官場。
在古代官場,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指東講西。
往往每句話,都飽含深意,意有所指。
就像趙光義和李牧的對話,你看似在講,李牧恩科考試睡覺這件事被人詬病,王爺在提點他。
其實不然,這是趙光義在不清楚李牧是否知曉,恩科成績被人舞弊替換的前提下,先行以此事做出警告,也是打預防針。
要李牧接下來,就算是知道此事的真相,心存不公,也不可胡言亂語,污了皇室聲譽。
否則下場如何,你就要好好掂量掂量。
而李牧的回復,始終是在表態,他既要裝的不知道這件事,還要表現出凡事以大局為重的樣子,效忠皇家,服務百姓。
這是態度,也是答案。
另一邊的包拯,應是看出了兩人話外有話,所以在一旁試探。
三人沉默了片刻,趙光義忽然看向一個地方,開口說:“包大人,看來我們也該找個地方坐下了,我那侄女婿終于到了。”
他話音落,幾人便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只見一個衣著華貴,相貌堂堂的青年,被人簇擁在著,朝著宴會席位這邊走來。
登場的一路,青年始終流露著謙遜和藹的笑容,不時對周圍人的問候做出回應。
言行舉止,無可挑剔,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
包拯伸手對趙光義做了個“請”的手勢,嘴上說道:“王爺,駙馬爺昨天洞房花燭夜,今姍姍來遲,倒也也情有可原。王爺不是連這也要詬病吧?”
趙光義不置可否,轉身離開。
包拯還在原地站著,待王爺走遠,他扭頭看向李牧,說道:“官場是個大染缸,李榜眼可要自己當心,若受不公,可至開封府衙尋包拯。”
李牧明顯能感受到包拯對自己流露出的善意,這是目下來看,自己到這個世界以來,唯一一個對自己既無所圖,也沒言語威脅的人。
李牧心下稍稍有些感動,他滿臉誠摯的道:“多謝包大人提點。”
包拯不言,邁步正準備走,忽然
又停下腳步,朗聲對李牧說:“李榜眼,你是包拯活的這幾十年里,遇到的讀書人當中,三花聚頂,所聚浩然氣最盛之人,已隱有顯圣之象。”
“包拯希望你對此要善加利用,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仁心,為百姓謀福祉,為蒼生立命。”
就在李牧聽的不明所以之時,包拯徑直轉身走了,只留給他一個走路鏗鏘有力的背影。
李牧就包拯的話,思索良久,才弄清楚一個事實。
那就是,包拯的月牙眼,果然有看凡人所不能看的能力。
至于包拯所言的“三花聚頂,浩然氣匯聚,隱有顯圣之象”,李牧雖然沒弄明白,但他隱隱感覺,應該與自己前兩日幫助柳金蟬那件事有關,因為當時,他便用到了儒家浩然氣。
“李兄,秋闈結束,你我兄弟,已有月余時日未見,不知兄臺近日過的可好?”
那陳世美,如今占據狀元頭名,又有一個身份尊貴的駙馬爺頭銜,再怎么說,都應該坐在上首位置,可他偏偏在見到李牧后,跑過來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弄得一時間,李牧成了眾人關注的對象。
李牧作揖:“托駙馬爺鴻福。”
陳世美連忙擺手:“哎,稱呼什么駙馬爺,還像以往那樣,稱呼我陳兄,本宮覺得親切。”
李牧心里狠狠地“啐”了一口,“你娘的,“本宮”都出來了,還笑面虎似的讓我親切的喊你陳兄,這敲打,水平也忒低端了些。”
李牧慌忙搖頭:“不敢。”
陳世美又說道:“本宮后來有差人去咱們一起共患難的窩棚區去尋你,可早已人去棚空。”
“陳兄,你現在住在何處,可千萬莫是在四處流浪,如是這樣,會讓為兄心中難安的啊。”
“李兄,你我兄弟,就莫要那般生疏,不如就讓為兄給你安排一個住處。”
“城外難民營你看怎么樣?那里由公主扶持,設施相對來說比較齊全,伙食也還可以,至少每日有粥有菜,去了那里,李兄你也不用每日忍饑挨餓。”
說最后這番話的時候,陳世美是附耳過去說的。
他將聲音壓的很低,聲音之小,幾乎只讓李牧一人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