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和秦律較真
- 抽卡秦時,讓大秦再次偉大
- 淺歡丶
- 2015字
- 2023-12-20 03:13:29
“陛下!臣惶恐!臣發誓,對陛下絕無二心,更不敢胡亂言語!陛下今日所言,絕不會從臣嘴里傳出去!”
姜畢膽戰心驚地跪在地上,生怕扶蘇降罪,毫不遲疑地表露自己的忠誠。
扶蘇咧嘴一笑:“朕就這么一說,你別太放在心上。”
姜畢抖得更厲害了,努力扯出一個極其難看的笑容:
“陛下說的話,臣哪敢不放在心上。”
陛下就是放個屁,臣也得聞聞味,看您今日身子是否無恙啊!
“不過,在律法上,你倒是差了趙高許多。”
“陛下!”姜畢差點被嚇哭了,“您就別嚇唬微臣了!您就算給微臣一百個膽子,微臣也不敢吶!”
見姜畢這樣,扶蘇覺得眼藥上得差不多了。
他親手把姜畢扶起來,笑得如沐春風,說:
“你啊!就是太較真!下去吧,朕自己看一會兒。”
姜畢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去的,他只知道,秦明帝的心思不輸始皇。
除了用心伺候,他不敢生出別的心思。
扶蘇懶得理會他的想法,如今他只想好好把《秦律》看完,辯法不至于太被動。
手中拿著《田律》,又正好與自己將來要推行的制度息息相關,扶蘇看得格外仔細。
《田律》開篇就提到了旱澇、蟲災、雨季等需及時和朝廷上報的事。
甚至谷物抽穗數量、土地開墾情況也要一一上報。
這令扶蘇無比吃驚。同時也很慶幸。
“這些東西朝中均有存錄,今后動起來可就方便多了。”
再往下看,扶蘇不由得驚呼出聲:
“這不就是妥妥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嗎!這么早就出來了?”
原來,秦律規定,春天二月,不準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準堵塞水道。
不到夏季,不準燒草作為肥料,不準采剛發芽的植物。
不準捉取幼獸、卵、毒殺魚鱉,不準捕捉鳥獸。
到一直持續七月才解除禁令。
只有因死亡,需要伐木造棺材的,才不受季節限制。
“天…”扶蘇咂舌,“這些人的智慧,放到藍星也是首屈一指的吧?!”
什么繁殖幼獸時不準帶著狗去狩獵,什么進入禁苑和捕獸的,不準打死……
扶蘇更加佩服了:“都說古人智慧無窮無盡,我算是見識到了…”
而關于繳納草料的,扶蘇也嘆服:
“為了讓百姓好好種地,寫下秦律的人也是煞費苦心…”
原來,每頃田地不論是否開墾,都要按照所受田地數量上繳芻(chú)、稾(gǎo)。每頃繳芻三石,稾二石。
也就是間接不讓地荒著。
不過,扶蘇感覺這一條有瑕疵。
那些擁有大片土地的士族,是不是可以不種地?
他們可以低價,或者用非常手段,從百姓手中買下相應數量的芻、稾,既保證能上繳,又能保證自己的地盤?
“得改。”扶蘇煞有介事地在竹簡上畫了個圈。
谷物、芻稾撤下來的木頭的草墊,應即向縣廷報告糧草石數,木頭和草墊不要移作他用,要用來墊蓋糧草。
“這個不錯,物盡其用。”扶蘇贊賞道。
《田律》中,甚至還有按期給牛馬發放飼料的規定。
看到這一條時,扶蘇笑不出來。
他想起了一些在藍星時不美好的記憶。
比如,按期給牛馬發放飼料,和按時發工資似乎沒什么區別?
如果非要說有,最大的區別,恐怕就是牛馬變成了人。
“呸!”扶蘇很不雅地唾了一口。
“要是老子能長命百歲!一定讓你們給老子當牛做馬!”
原本就來氣的扶蘇,看到《田律》最后一條就更來氣了!
住在村里的百姓不準賣酒,田嗇夫及部佐應嚴加禁止,違反法令的有罪。
“這比老子想控制硝石還過分!”
說完,扶蘇在這一條上重重地畫了個圈,又把《田律》仍到了一旁。
看著堆積如山的竹簡,扶蘇除了喊一句:任重道遠,也只能認認真真地接著往下看。
從箱子里翻了翻,扶蘇拿出一卷寫了《徭律》二字的竹簡。
他一邊打開,一邊自言自語道:“以前只是聽說徭役殘酷,也不知是真是假。”
《徭律》明確規定,不能按時征發,便會受相應的懲罰。
扶蘇沉吟不語,這也是當初吳廣帶著那些人逃跑的原因。
雖然后來先王提及過,如遇天災人禍可酌情處理,但并未寫在律法中。
扶蘇毫不猶豫地又畫了個圈圈。
不過,關于修葺的律法,扶蘇倒很滿意。
服徭之人,要對所筑的墻做保一年。
若是不滿一年墻壞了,主持修建的司空和負責該墻的人有罪。
而且還要令原來修墻的人重新修筑,這段時間也不得算入服徭役的時間。
從根本上保證墻的堅固,杜絕偷工減料和偷奸耍滑。
扶蘇既驕傲,又難過。
以前在藍星,看到古建只是覺得古人厲害。
如今看《徭律》所寫,是因為修筑的人不得不厲害,不然就是一輩子服徭役,無法與家人團聚。
“唉…”扶蘇嘆了口氣,心情說不出的復雜。
而除了針對修筑的服役之人,同樣也有針對官員的。
翻了好幾卷律法,極少有針對官員的,如今看見了,扶蘇興致也起來了。
《徭律》中寫道:
郡縣不準擅自拆改朝廷所有的房舍、衙署,如需拆改,必須呈報。
若要使用城旦、舂,擴建朝廷所屬房屋、衙署或加以修補,無須呈報。
郡縣工程,必須由司空和匠人一起估算工程量,不得單令匠人估算。
如施工時間超過或不足兩天以上,以不察論處。
如所估不實,對估算者依法論處,再按實際情況,重新估算所需服徭時間和人手。
扶蘇有些氣餒,所謂針對官員,好像也就這么回事。
除了看到那句:以不察論處之外,其他的好像全是返工。
“到最后還是那些服徭役的人干活啊!”
生怕自己有所疏漏,扶蘇立刻大聲喊道:
“姜畢!”
“臣在!”姜畢立馬跑了進來。
扶蘇指著“不察論處”四個字問道:
“這個,你給朕解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