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建房(一)
- 山里人家
- 5妹
- 2816字
- 2011-12-08 08:27:06
采摘靈芝告一個段落,并且藏好銀票后,我把改換房頂的想法告訴父親之后,父親一聽,覺得有理、可行,立刻去找外婆來商量。不一會兒,這兩個人便火急火急地出現在我家院子里——打前的那個更加火急一些的,便是外婆她老人家。
要說別的時候,外婆都是把我當成大人的——有時候也把我當作我家的當家人,像莊子里的族人來我家拿秋糧種子的那一日,她就很識時務地看我在大家面前表演。
但在這樣的時候——不太牽扯到外人,只跟自家有關系的時候,那么她老人家就是當仁不讓的家長,而我也好,父親也好,都是小屁孩。
你看,她來到我家,先是一個人在我家院子里四處轉悠,然后又在每間房子里四處轉悠,然后又爬上一把梯子,對著房梁以及檁條等一陣敲打,最后爬上房頂,掀開茅草仔細地看了看。
我和父親圍著她轉,眼巴巴地望著她,——想要她出聲和我們商量一下,她一概不理。
最后,她視察完畢,問我和父親,“能拿出多少銀子?”
父親用眼神詢問了我一下,“100兩應該可以吧?”——我給父親透的底是:我賣藥材得了好幾百兩銀子。不過,也不該這么答吧!
“要多少?”我問外婆,倒是顯得比父親還老道一些——這個才是關鍵的問題!我活了兩輩子,沒聽說蓋個瓦片需要10萬塊的(100兩當成10萬元)!父親總是這樣,在親人面前毫無保留。
而外婆一聽見100兩,兩眼都放光了!瘦臂一揮,豪氣云天地說,“還蓋什么屋頂?!有這么些錢,全部拆了,重蓋,蓋青磚房!”
“現在沒人工吧?拆了重蓋,得多久啊?”
“五天就成!”
我很驚訝。即便是在現代,我看到農村里蓋房子,至少也得十天半個月的。
父親也很驚訝,但估計從沒在外婆面前有過話語權。即便有意見,也不大敢提。
只見他猶猶豫豫地說,“這個好歹也是土磚房呢——拆了——是不是太可惜了?總比那泥巴墻好一些吧?!”
外婆瞄了父親一眼,搭也不搭他的話,還是回復我,“蓋房子是全莊人的大喜事。全莊人都會支持的!”
外婆接著和我計算工期:
“一天就能拆下來,說不定下午還能打一下基腳,你大姑去隔壁的隔壁肖家莊聯系(中間隔了一個莊子),她們莊很多人都是專門給人砌房子的,一應的材料都有。基腳石料、青磚、房梁、檁條、瓦等等,只要去吆喝一聲,立馬就有。只是,如果送貨到這里的話就稍微貴一點。也就個人工錢。她們那還有專門的工程隊,砌墻的蓋瓦的都有!說不定還有跟來打零工的人——你放心吧!五天后準能辦暖房酒!要是包給她們莊,不拆新砌的話,她們只要三天就能砌好呢!——她們家里也有農活要干,平時又難得有人家砌房,不快點做,就擔誤農活了!”
果然哪個時代都有專業工程隊呀!
緊接著這個一家之長又開始分工了。
“是這樣:你大姑負責采購房料(砌房要用的材料);青草負責食料——食料都送到我家去,在我家開伙;你姑爹負責做飯菜;志兒你和你父親還有枝兒(我哥)在家做些服務;其他人都去工地上幫忙——我現在就去族長家,去請族人來幫忙,你們趕緊準備啊!”
外婆一說完,又沒有征求我們的意見,一陣風似的走了。
我才從山上藏完銀票回來,要我再上山,也怕趕不及了,于是就和父親他們開始搬家。明天這個房子就要拆掉了。父親看來還有些傷感,因為這畢竟是母親留給他的房子。只見他顧不上清理東西,圍著院子轉了又轉,還這塊磚摸摸,那塊磚摸摸,一幅不舍的樣子。
我當時心理不以為然。
很久之后,我才意識到,這座在我看來的破房子在父親心目中的重要的位。母親和父親曾經白手起家,一起置起了這份在當時的莊子里還算很不錯的產業,而這房子,便是這份產業的最好的見證——如今,要被拆掉,心里怎么會沒有一絲不舍?
搬家還是比較容易,家里的拖車就有兩輛,東西又不多(主要是廚房的東西、山里的干貨以及前一向買的糧食,床鋪以及鋪蓋聽著很嚇人很難搬,但實在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幾塊板子,兩床被子),距離也近,一個時辰不到就搬完了。
倒是人參,我不知道放哪兒好——人多手雜的,別被當成是蘿卜給吃了!我圍著外婆家的泥巴墻茅草頂的幾間破屋子轉了一圈,最后把那箱子放到外婆的床底下——還是那兒顯得稍微安全一點。要知道,其他的全部家當加起來還沒有一支人參值錢。照樣不告訴外婆他們——要不她們哪能睡得著覺?這兩天會很累的,我可不愿意老人家們辛苦著——瞧我家青草多心疼人哪!
在外婆家吃完晚飯,趁著還沒收拾碗筷,全家人都坐在一起的時候,我作為這個砌房工程的掌握經濟大權的人,無比誠肯地、也無比堅定地表達了樣一個意思:一切都做最好的搞——飯食也好,材料也好,都不要省,人工也不要放肆趕,慢工出細活,五天完工也好六天七天完工也沒關系。
又和他們商定了各種標準,主食決定辦三餐,正餐是中餐,一律用白米飯,兩個葷菜;早晚都蒸包子,每人每餐四個,稀飯管夠。這個主要是考慮隔壁莊子的人路遠,本莊的人在下午放工后又可回家干些活,所以可以帶著到路上吃。對于我們來說,也省事一些——最麻煩的也只要揉面剁餡,其余都很簡單——連碗也不要洗。
說是商議,實則阻力非常之大。
首先是白米飯就遭到包括父親在內的一致反對——一般都是雜糧。管三餐飯也受到強烈的質疑——一般都只管兩餐。我連霸蠻計都使出來了,才讓他們不得不同意。——其實我的決定真是英明無比,因為別人一看我這架勢就知道家底子足了,就我這被現代文明污染過的人看來,一般人都會有或多或少地有些仇富的心理,但是你大方,你真心實意地對待他們,就會讓你在贏得尊重與羨慕的同時,將仇富的心理降到最低——因為,不久的將來,他們就會知道,陳青草同志不是一般的富!
對于另兩餐蒸包子,也有反對的意見。雖然面粉比大米每斤還便宜一文,但這個東西讓鄉下人的感覺就是精貴,慣常沒有人家做,到城里去買,2文才一個;而且晚上做的包子,指定沒有工人吃,都會帶回家給家人吃,第二天一早,不是要吃更多的早飯?
我還真不知家里竟然是人才齊全——發言者外公,平時不聲不響的,竟然有管家的潛能。只可惜我的父親。好像既沒學著他母親的本領,父親的能耐也沒見遺傳。
我把一百兩銀子給了大姑——主要是她要花錢,我這里是不用花的,請她全權把關、負責。外婆和外公估計是從沒見過這么多錢,生怕弄丟了,一定要每人收一點。
外公還想把我家拆下的土磚留下來,將來自家砌房用,我一聽,覺得該表一表這個孝心,于是趕緊說,“不用不用,等砌完我家的,我再給外婆100兩銀子,給您也砌個青磚房!”——外婆外公都表示很欣慰、很歡喜,不過一個說,“不用這個貴,砌個土磚房蓋個瓦就成!”另一個說,“好啊好啊!青草真有孝心!”——不用說,后面的那個,就是俺家外婆大人。
待我把這些問題一一搞定,已經過了我慣常睡覺的時間。雖然是在別人家里睡著,但唯有一件事,哥哥從沒拉下過——給我熬那啥百草汁洗澡。
收拾完自個,我趕緊去睡——接下來的這幾天,家里的葷菜就靠我了——這也是一個重體力活呀!睡覺倒是不用和別人擠,因為我家的床本來就是用兩條凳子搭起來的,此時,我們家的三張床都搭在外婆家的堂屋里。
其他人還在輕手輕腳地忙,例如姑父,他要和用來發酵的面,外婆和父親,一定在核算各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