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談論一個人有多么地令人無恥,或者是令人高尚。這些毫無意義。為何呢?如果,我們認為做些品行高尚之事,便可為賢人君子之流,古往今來,就不會有那么多哀嘆上天不公,鄙夷小人之風。就如同,小人在打壓有德行之人的同時,其實內心掩藏的情緒是羨慕還有無奈。當然,這群小人中根本連自己為何壓迫有才有德之人都不知道?這群人只知道,如果不把這個人剔除,那么就會影響自己的收益。可事實真是如此嗎?非也。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其實這也是為何我們口中的老實人,愿意忍讓的原因。那就是,有他難道我就真的失去了什么了嗎?沒有我難道他又真的能得到什么嗎?或許有人會說,如果少了一個人,自然就少一個人分湯吃肉了。難道這不是價值嗎?的確這是一個現象,可我們好好地思考下,就算你這個小人把這個有才有德之人趕走了,難道他就會從此墮落,從此任你擺弄。當然,你肯定會說,只要給出足夠大的價值誘惑,不怕他不會答應。的確,可我們細想,如果你真的能拿出使人艷羨的東西,何必去打壓他呢?他如果真的會接受此類物品,又算得什么君子之流呢?無非和你一樣,對任何事無非待價而沽罷了。說什么分什么小人君子呢?如此,我們便可知道,小人之所以處心積慮地使有德有才之人廢除,其核心便是他內心對于道德這個頭銜的渴求,試想,如果這個被人們叫作品德之人已經遠離了,他又何嘗不能夠去得這一物。其實這局話,我們其實很清楚,那便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耳。所以我們如果認為佛這個思想是有可行之處,怎么會聽不出此句的話外之音呢?這便是從古至今的有才有德之人習以為常的表達方式,我們應該知道春秋筆法這一成名于秦朝之前后的文體方式。當然,我們現在很多人看待事情只有那么淺顯的原因,其一來源于如今的世俗之風盛行,其二就是現在滿地都是不學華夏之古之人。現在的人又有多少知曉我中華廣夏真正的智慧呢?或者說現在又有多少機緣能夠去了解,能夠悟到呢?實則很少,而有所悟的人對如今世俗大多涼了熱情,我們又能在網絡這個環境下知曉幾人呢?又有幾人能夠傳播呢?實則難,難,難也。有,這是肯定的,因為廣大人民又不是瞎子,我們若不做個排場,豈不叫人看清了情況,但我們以為這些算得上衣冠楚楚之人嗎?不過是些添金渡銀,靄靄炮灰罷了。
所以說得這么多,這么簡單。無非小人,君子不過是這場大流中各個不同的表態罷了,選擇二二。又如朱棣誅殺方孝孺十族,那那些無辜被殺的人豈不反映其兇狠殘暴,其謀帝位豈不惹人唾棄。但事實何如,功可勞高屬實是。其余者,又有幾分相異呢?無非誰得了這權貴罷了。當然,我們也依然對這類人抱有美好的想法,所以除開人人皆爭的里子,所謂的仁義道德,即面子那就就粉墨登場了。不然,我們的老祖宗講究什么權謀機關,不如去學那西方北美蠻夷的啖血呲毛生活了。又如秦檜和趙構把岳飛賜死一般,為何你覺得會走得多余排場,繞來繞去呢?如果秦檜知曉會污他千古罵名,他怎敢呢?因為實在是運氣衰啊!。所以說的這么多了,為何這些個小人要個道德仁義呢?無非是好用罷了,說白了,這所謂的仁義道德對我們來說卻是無用,但卻是鉗制的法寶啊!哈哈哈,但我或許在以前還會同情,可為認為周瑜打黃蓋,自然是兩廂情愿,于我這外人又有何干系呢?自然而然地,世上能看到的聰明人越來越少了,因為誰愿意為了毫無價值的人去搏一搏那絲可能醒悟的可能性,且他們又不傻,能夠大隱隱于市,此般灑脫又有何不為呢?我說得這么多,無非只是想說個事實,那些整天抱怨世俗,上天和有才有能之人的冷漠之人,先好好地反省下自己吧!這才是你能否成為他們眼中的有利益的人罷了。固然,你可能喜歡當掩藏大霧的人物,又或者那高鮮靚麗的風景線,這也無可厚非。起碼比什么都不敢做的人好上倍許,十倍乃至百倍不止了。所以,既然都是場百年不過三萬多天的大流,何必鉗步不進,分毫不為呢?選擇無為都比這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