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傳:四大文明匯流之地
- 杜永衛
- 1086字
- 2023-11-15 15:37:11
前言
敦煌,有著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它的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千年以來,敦煌一直就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也是宗教、文化的交匯處,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舞臺的中心扮演過極為重要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經濟地位與戰略地位。在漫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中,這里曾經是中西多元文化薈萃之地,世界四大古文化都曾在這里集結、播撒。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它是中華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敦煌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絲綢之路如一首雄渾壯美的長詩,在第一部分“從長安到敦煌”的末尾,譜寫了最為壯麗的篇章。它是全詩的精華所在,也是全詩的最高潮之處。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逐步形成了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兩大文明體系,而中華文化是東方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學體系。自古以來,這兩大文明就各自形成了顯著的特色,而這兩種不同特色的文明都是在不斷地沖撞、融合中向前發展和推進的。
敦煌文化在中原傳統文化主導下,一開始就呈現出一種多元開放的文化形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當中,它除了融入不少來自中亞、西亞的文化,同時也兼容了青藏、蒙古高原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現出開放性、多元性、包容性的特色。絲綢之路是東方通往西方的最重要的交通大道,可以說,敦煌自西漢至宋代一直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都是得益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樞紐作用。
敦煌是中國西北和中亞諸多古老民族輪番上演的歷史舞臺,一幕幕壯觀的悲喜劇,譜寫了敦煌燦爛輝煌、厚重豐富的歷史文化,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相互交融、謀求強盛、奮發圖強的歷史發展縮影;也是歷史上中國這個大一統、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盛衰興亡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絲綢之路開創、鞏固、發展,以及中原王朝對外開放、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影響,推動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的交通史和友好往來史。
蒼茫的敦煌大地美麗富饒,曾經生息繁衍過許多民族的祖先,也蘊藏著無窮的寶藏,更有星羅棋布的文物古跡。而這些歷史遺跡中,除了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長城烽燧、關隘城堡,最富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無疑是持續了一千多年藝術創造的敦煌石窟。它讓人類一千多年的紛繁歷史、興衰浮沉、風云變幻無不呈現于佛像畫壁之上。它如同一座歷史的豐碑,象征著我國各民族發展、融合的過去,也銘刻著人類社會演變、進化的漫長里程。它燦爛悠久的文化,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史冊上占有光輝的篇章。
敦煌當地學者任子宜1945年撰聯曰:
四郡列巖疆,從漢武拓荒以來,都護駐兵,涼王開國,節度建衙,金山稱帝,赫曜聲名昭史冊;
兩關扼要地,自月氏遷徙而后,渥洼天馬,佛窟壁畫,石室寫經,流沙墜簡,輝煌文物震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