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999年12月20日
- 匆匆三十年之審計人員日記
- 黃河三尺鯉07
- 496字
- 2024-04-13 22:37:00
1999年12月20日,星期一,晴
今天,澳門回歸祖國的懷抱,這一刻,歷史將銘記!
與香港回歸時相比,我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兩歲。看著他站在電視機前模仿著演員的模樣,用他那稚嫩的童聲認真地唱完《七子之歌澳門》,我和妻子的眼角都不自覺地濕潤了。
《七子之歌》是由聞一多這位近代愛國主義詩人在1925年3月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在這組詩中,詩人巧妙地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島、旅順和大連這七個被割讓或租借的地方,比喻為祖國母親失去的七個孩子。
他們通過詩歌表達了對祖國的眷戀和對異族統治的悲憤,喚起民眾的民族意識,激發了振興中華、收復失地的決心。
《七子之歌》以其整齊的構架、勻稱的節律、建筑美的韻律,以及回旋起伏的旋律,展現了深沉的愛國情感。特別是《七子之歌·澳門》,它被選為了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的主題曲,并因其深遠的影響力,成為了慶祝澳門回歸的代表性歌曲。
今天,我們全家都沉浸在澳門回歸的喜悅之中。這首歌不僅喚起了我們對歷史的回顧,更激發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
澳門的回歸,不僅是對歷史的一個交代,更是對億萬中華兒女的一份承諾——國家的統一和繁榮,是每一個中國人共同的心愿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