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涅槃實驗室第一個科研項目——完成!
- 學霸:科研興國,我是最高機密
- 酌月翁
- 2112字
- 2023-11-24 11:34:28
距離許云離開已經過去了一周。
今日天空飄著毛毛雨,黑云壓城,將整個京都顯得有些陰郁。
白嶼此時踩在一張人字梯上,張小斌、伍柯在下方為白嶼扶著梯子,而陶芷卿則在一旁掌聲雷動。
在實驗室門口還有易青楊、文報國,他倆此時望著白嶼全是佩服神色。
“筆來?!?
白嶼看向大門正上方,掛著的空白牌匾喊道。
一旁陶芷卿趕忙端來準備已久的毛筆,白嶼接過毛筆,在牌匾上龍飛鳳舞寫下幾個大字。
[涅槃科研實驗室]。
寫的時候那叫一個酣暢淋漓,白嶼自己從梯子上跳下后,看著這七個大字,卻越看越別扭,自己果然沒有文學天賦。
要不還是拆下來吧。
“筆法一般,但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氣勢很足!”文報國組織了半天語言,憋出這話。
“確實,我也這么覺得。”易青楊附和,他還是有些佩服老文的機靈勁,難怪別人能當上校長。
“就這樣吧?!?
白嶼也懶得再搞,轉身向實驗室內走去,“走吧,我知道你們想看什么?!?
易青楊、文報國二人皆是眼前一亮,趕忙跟上。
前段時間易青楊詢問白嶼近日情況,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白嶼便說需要一個能承載500KV電壓加速的顯微鏡電源箱。
要知道正常電源箱也就20 V ~ 120kV,現在一下子提升這么多,讓易青楊有些不解。
一番詢問過后得知白嶼要改良顯微鏡,而顯微鏡這個東西,說是科研人員手中的利劍也不夸張,
這便引起了易青楊的高度興趣,電源箱電壓升級倒也不難,他直接答應下來。
今天,這位易院長還親自送電源箱過來,其目的白嶼又怎會不知。
......
物理實驗室內,除了白嶼和張小斌外,所有人都將脖子伸的老長,盯著身前的電子顯微鏡,左摸摸右看看。
“外形也沒變化啊。”易青楊滿眼好奇。
白嶼也不吊他們胃口:“變化在內部,你當然看不到,張小斌你來為易院長解答。”
張小斌也習慣了白教授的操作,聽到點名后,他快步上前,指著顯微鏡的真空裝置,介紹道。
“我們將真空裝置內部的真空閥門、擴散泵材質換成了白鋼,并加裝上與路電子放大器,如此做法雖大幅降低裝置使用壽命,但同時也提高了它更大的抗電擊效率?!?
接著張小斌又指著顯微鏡鏡筒。
“改動最大的是鏡筒部分?!?
“我們大改了鏡筒的發射槍?!?
“白教授將原本FEG場發射電子槍進行升級,首先槍內鎢絲現在換成了二氧化硅絲,并改變內部的金屬電場,讓[隧穿效應]變得瘋狂起來?!?
“如此做法,和真空裝置的想法類似,減少使用壽命,提高顯微鏡的分辨率?!?
張小斌對于近日做的項目爛熟于心。
易青楊這時插上一句:“這樣改造下來,這個價值千萬的電子顯微鏡,怕是只能使用十多次就會報廢吧?!?
“是的。”張小斌回答。
易青楊生怕白嶼他們沒考慮周到:“這都不是問題,可提升如此多功率,但目前已知的所有鏡片都沒法完美發揮其功率呀。”
其實張小斌前面說的一系列改良,科研界早就有人嘗試過,最后除了一臺報廢的顯微鏡外,什么都沒得到。
改造后的光束太強了,打在鏡片上只會是一片光斑,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我還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鏡片?!边@次是白嶼回答的。
“這種全新鏡片可以承受住改造后的光束?”
易青楊追問,而后見白嶼肯定點頭,他整個人就興奮起來了,“那最終可以達到多少分辨率?100皮米?50皮米?”
白嶼:“不,是10皮米,準確的說是9.731皮米?!?
聽聞此言,易青楊眼眸閃過一道精光。
如果改造過的顯微鏡真有如此效果,易青楊可以保證,原本夏國很多卡住的實驗項目,都可以繼續推進了,作為夏國科學院院長,這足以讓他興奮到睡不著覺。
易院長已經可以想象到,那群科研瘋子們驚喜到跳腳的模樣了。
一旁的文報國早已等不及了:“快快快,換上電源箱,讓我試試?!?
當這位校長急急忙忙插上電源后,迫不及待將眼睛放在鏡筒上,出現在視野里的,卻全是五顏六色的光斑:“怎么什么都看不到?”
“因為鏡片還沒換?!?
白嶼看看時間,喃喃道,“應該快到了吧?!?
“嗒嗒嗒!”
一位軍人小跑到一樓樓梯口,扯著嗓子吼道:“報告首長!許云帶到。”
說曹操,曹操到。
白嶼眼神示意張小斌,后者飛快跑了出去。
不一會,張小斌帶著一臉激動的許云走了進來,這位總裁此時手中還抱著個木箱子。
見到白嶼后,他眼眸中全是敬佩。
那天從實驗室出去后,許云捏著白嶼給的文件資料整個人都在顫抖,他知道紅石公司有救了。
而后,他與來時的那位軍人一同回到公司,公司此時已經亂作一團,大家都知道老板被國家帶走了,一時間人心惶惶。
許云回到公司后,也懶得解釋什么,叫來技術總監,讓技術總監在保密協議上簽過字后,征得軍人同意,他才將懷中文件遞給自家總監。
許云好怕總監又給他說出一句:“不會做?!?
還好,技術總監只是翻閱著資料,隨后表情越來越驚訝,再從驚訝變成興奮,都不需要他許云催促,總監就兩眼放光投入了工作當中。
“打開看看?!?
白嶼的聲音,打斷許云的回憶,反應過來后,他趕忙將盒子抱到桌前。
打開后,盒子里面是十多個鏡片,對應著電子顯微鏡鏡筒的十多個鏡片位置。
肉眼自然是識別不出鏡片是否可以使用。
眾人又仔細將顯微鏡拆開,更換鏡片。
一小時后。
白嶼將最后一顆扣件蓋緊:“拿個樣本,通電試試?!?
伍柯接上電源,張小斌拿來一張不銹鋼試片,放在鏡頭下。
在其他人期待的目光中,白嶼將眼睛湊了上去,接著右手不斷調節放大倍數。
500皮米。
300皮米。
50皮米。
...
10皮米。
在白嶼的視野中,一顆顆黑白圓點整齊排列,那是鉻粒子。
成功了!
其他人見到白嶼OK的手勢,涅槃實驗室內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