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規范詳解、風險識別與案例分析
- 李延超 王一冰 安琪主編
- 1058字
- 2023-11-16 18:41:04
前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眾多企業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創新發展、穩定發展等目標。企業在其生命周期中,要經過初創、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風險并不獨屬于某個階段,而是時刻存在于企業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如何有效避免和預防這些風險尤為重要,因為它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這也是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的重要價值。是否存在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是否實施周密的內部控制措施,正是“曇花一現”企業和“百年老店”企業的最大區別。
企業內部控制是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保障企業依法經營和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促進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活動,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根本要求,是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防范風險的一種有效機制。企業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以制度規避風險,以機制控制風險,以責任降低風險。
我國企業監管當局也充分意識到加強內部控制和企業風險管理建設的重要性,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企業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實施中相關問題解釋第1號》《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實施中相關問題解釋第2號》的陸續發布,標志著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基本形成,是我國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里程碑。建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規范體系,是優化企業治理的客觀需要,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也是企業持續百年的不二選擇。
本書從全新的視角向讀者詮釋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辯證邏輯關系,采用理論分析與案例詳解相結合的形式對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規范指引等重要問題進行闡述,通過典型的案例解讀內部控制規范指引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貼近企業內部控制操作實務。
本書共7章,通過介紹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原則、作用和環節等相關的知識和案例,全面梳理了內部控制的“五臟六腑”。編者將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比喻為企業健康的“保健醫生”,生動形象詮釋了內部控制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存在價值和實踐意義。本書理論方面敘述準確、全面,案例分析詳盡、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較好地提高讀者理解內部控制規范指引的價值,提高企業管理者重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動力,促進企業管理者在加強風險管理的同時,更好地運用內部控制。
本書內容翔實,思路新穎,將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能為廣大企業管理者在內部控制和風險防控方面提供幫助和借鑒意義。由于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與實踐仍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或不妥之處,懇請讀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