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魚躍淺灘,困龍升天
- 魚龍變
- 月豐·
- 2149字
- 2023-11-06 12:18:12
“啪啪啪……”
一粒粒碩大的雨珠砸落井中,平靜的水面立即泛起陣陣漣漪,響聲不斷。
沉在井底修煉的陳瑜被雨滴敲打水面的聲音所擾,結束修煉,浮出水面查看。
得到《化龍訣》后,陳瑜一直潛心修煉,不知不覺便過了月余,完全沒有時間概念,真真體會了書中所言“修行無歲月,寒盡不知年”為何意。
經過月余修行,陳瑜真龍吐納術已然入門,成功煉出數縷妖力,而真龍九式也練得純熟無比,隨機招式轉換,都能銜接自如。
如此苦修之下,陳瑜魚身瘦了一大圈,整個身體顯得很是細長,若不是唇邊有須,很容易被誤認成白條。
暴瘦的原因,倒不是修煉真的辛苦,而是營養不夠,修煉消耗的精元,得不到補充。
當然,濃縮的都是精華,陳瑜雖然瘦了許多,但能感覺到自身的魚肉變得結實了許多,魚骨也更加粗壯。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力量有了明顯的增長,這從躍出水面的高度不斷提升這點可以確定。
當然,營養的補充也已刻不容緩,不然再這么瘦下去,怕是會只剩一副骨架。
除身體上的變化,陳瑜的五感也增強了不少,最明顯的就是他的視覺,看東西清晰了許多,已不遜色人類多少。
說歸現實,陳瑜浮出水面,見雨珠碩大且密集,又看了眼井外的天空,見烏云蓋頂,立知云層很厚,這雨應該能下很久。
“天時已到,是時候離開這口井了。”陳瑜自語道。
早在十多天前,陳瑜便已有離開這口深井的能力,之所以沒有立即行動,便是在等這樣一個大雨天氣。
等大雨天,一是怕沒水潤鰓,堅持不到河里——雖然鯉魚離開水也能活好幾個小時,但那是在不動的情況下,而要回到河里,肯定要劇烈蹦噠才行,如此氧氣消耗大增,陳瑜真不確定自己能活多久,穩健如他,可不想中道崩殂;
二則是為了避開人類和貓、狗、鷹等有威脅的動物——他如今雖然已是練出妖力的妖,但修行時間太短,實力并無太大提升,真到地面上,上數生物隨便來一個成年的,都能輕松將他拿捏,而他最多比普通鯉魚多掙扎下,可不想剛出井口,又入胃口!
陳瑜等雨下了有一刻來鐘,估摸著對自己有威脅的生物,都應該找到地方躲起來避雨了,才開始行動。
他先潛到水底,然后施展真龍出水式,如此借助水的浮力,猛然躍出水面,瞬間轉換飛龍在天,朝井口躍去。
這一個月,陳瑜一直在練習這套動作,從最開始一躍一米三四,到現在一躍二米二三,進步不可謂不大,但離井口,依舊還差半米多點。
眼見就要重新落回井中,早有準備的陳瑜,在靠近井璧后,妖力灌注到尾部,護住尾巴后,奮力彎腰往井璧上一甩,一個借力,就高高地躍過井口。
躍出水井的瞬間,陳瑜只覺全身清爽無比,精神無限拔高,整個魚飄飄然若羽化登仙。
在那瞬間,陳瑜感覺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每滴雨珠都定格在空中,看得清清楚楚,那感覺,無比美妙,讓他沉迷。
陳瑜感覺自己身上發生了變化,但具體是什么變化,又說不上來,但直覺是好的變化。
“游魚戲水被網驚,踴身變化入龍門。”
陳瑜腦中突兀冒出這么一句,不等他思考是何情況,身體下墜的感覺讓他從那玄妙的狀態中退出,一陣下墜后,啪一聲落到泥水中。
井沿有一米來高,陳瑜躍過有二十來公分,加起來墜落高度一米二多,這對高不過寸許的陳瑜而言,還是蠻高的,落地后發現臟腑有些震蕩。
陳瑜感受了下,問題不大,緩緩就好,打量過四周,見無危險,便趴著休息起來。
閑著也是閑著,陳瑜回想了下剛剛腦中突然冒出的那句像詩又似讖語的話,不由皺眉思考起來……呃,抱歉,魚沒眉,但就是這么個意思。
那句話陳瑜以前沒聽過,突兀在腦海中冒出,他覺得應該是來自血脈傳承。
“但什么意思呢?”陳瑜自語,當然,那句話不難理解,他想問的是深意。
那話前半句不用解釋,后半句應該和神話故事中鯉魚躍龍門化龍有關,但問題是,他就跳口井,跟龍門不搭啊!
“龍門……”
陳瑜沉吟,他獲得的血脈傳承《化龍訣》,看大綱是要通過不斷進化血脈,最終化為真龍,沒提到龍門這種躍過便能化為真龍捷徑神器,這會卻突然冒出來……
“游魚戲水被網驚,踴身變化入龍門……”
陳瑜反復念叨這句話,拿出學習領導人講話的態度,對其進行一陣過分解讀,不對,是深度解讀后,終于悟出了其真意。
“游魚戲水被網驚”,應該只是舉例,不是真的說游魚被網驚嚇到,這里應該是比喻遭遇劫難,而“踴身變化入龍門”,應該是說度過劫難(踴身變化)會有好處(入龍門)。
這也不是陳瑜瞎猜,剛剛躍出深井,可以看成脫困,算度過劫難,而出井那瞬間,他精神狀態無限拔高,竟然能看到漫天雨滴靜止的畫面,不是神魂壯大,便是眼睛進化,無論哪個,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或許世上并無‘龍門’,所謂‘龍門’,是一次次劫難,都度過了,便是躍過龍門,如此一次次進化,自然能化為真龍。”
“嗯,修行有三災九難,每歷一次災難,道行便會精進一分,歷盡劫難便能成仙。化龍也是修行,自然也會有劫難,度過劫難,自然也有好處。”
“這如果是一難的話,自己這也算是魚躍淺灘,困龍升天了!”
陳瑜心道,只是覺得自己這一劫難,似乎并不難,很容易就過了,若其余三災九難都這樣,那他真長生有望了。
“或許因為我是人,靈智健全,才輕松度過這第一個劫難。而若只是一個剛開靈智,智商如懵懂童子的鯉魚妖,根本想不到深潛借助水的浮力起跳和空中二次借力,只想著修為高了,便能輕易出井,真這樣,沒有營養補充,只會精元耗盡而死!”
陳瑜想道,不過這玄之又玄的東西,實難說得明白,有解釋說服自己,讓自已心念通達便可,當即不再多想,好好休息起來,畢竟待會還要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