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2章 端午節(jié)番外獻禮

  • 與君長相守
  • 笑振容
  • 2370字
  • 2012-06-23 20:51:27

瘋狂的粽子

甄嬛體

倚華笑吟吟地道:“大人可曾知道,值此佳節(jié),有種吃食曾名角黍,以糯米為餡,艾葉為衣。在江南,其中多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為襯,在京師多以蜜棗為心,輕輕一咬,余香滿口。妾身私心想著若能嘗上一嘗,倒也不負恩澤。”

冷澄面癱道:“說人話!”

倚華恨恨道:“冷子澈,今天端午,姑奶奶想吃粽子!”

紅樓體

朗云閑閑道:“這世上的事兒,不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就比如粽子這事兒,大人想吃豆沙的,女史非要吃蛋黃的。兩人當(dāng)時爭得跟烏眼雞似的,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后來安人出來說這次過節(jié)人多就特殊點,市面上的種類都買點,方才罷了休。大人又想了想去服了個軟,倆人立刻又像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扣了環(huán)了。”

香菡追著小卿遠跑:“哎呦,我的小祖宗,你要生了氣要打要罵都省得,今天是什么時候,干嘛非要拿這粽子出氣?

小卿遠眼睛轱轆轆地轉(zhuǎn),奶聲奶氣說:“爹娘吃粽子,不給我吃,我說沒趣兒。你們也吃粽子,讓我看著,更沒趣兒。如今連奶奶那樣的老人都能吃粽子,可見粽子是個好東西,偏偏就不讓我吃,我不拿粽子出氣那什么出氣?”

香菡哭笑不得:“你才多大,這嬌嫩的牙口,吃粽子一不小心黏上了怎么辦?”

小卿遠笑的眉眼彎彎,把手里粽子往后一拋:“娘說的,涼拌!”

大恒學(xué)院端午晚會

宣傳委員任倚華花蝴蝶般穿梭不定,苦口婆心地勸說班里同學(xué)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為晚會準(zhǔn)備節(jié)目。

蕭逸在座上不知道從哪里拿了把簡易扇子搖了搖。擺出風(fēng)流倜儻的姿態(tài),:“我報一個《但愿人長久》的對唱怎么樣,既應(yīng)景又有意思,不知道任同學(xué)愿不愿意和我一起?”

任倚華后退三步,冷汗涔涔:“《但愿人長久》……王菲的……詞是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啊,這首歌我不太會,還是算了吧。”

團支書冷澄嗤笑:“應(yīng)景?寫中秋的歌搬到端午來唱,哪里應(yīng)景?不知道蕭同學(xué)歌唱的怎么樣,可是就常識這里看還是欠缺的很吶。”

蕭逸方悟到自己搞錯了,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偏又不甘示弱:“冷同學(xué)只是嘴上功夫好罷了,有那個閑情在這里說風(fēng)涼話,怎么不自己報個節(jié)目上啊?”

倚華趕緊說:“不用不用,冷支書居中調(diào)度就好,呵呵呵……。”心里暗罵,蕭逸你找抽啊,你難道還想聽《軍港之夜》《布瓊尼軍歌》?你知不知道我上次硬讓他出節(jié)目,結(jié)果這兩首歌唱出來整個會場的氣氛都森嚴(yán)肅穆了?后面連街舞搖滾都沒能讓大家重新High起來,你是故意找不痛快是吧?

冷澄似是被激了一般:“報節(jié)目就報節(jié)目,你當(dāng)我不敢?”

倚華心里流著淚:“好,不過能不能先說好,報節(jié)目是可以,可冷支書你能不能不那么積極向上?”

冷澄思忖了片刻:“打鼓應(yīng)該也算積極向上吧?還是向上向下都有?”

倚華大喜過望:“原來這次是器樂,不是聲樂啊,打鼓好,打鼓好,那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嘛。”剛說完才感覺出自己說錯話了,一時間尷尬得想找個地洞鉆進去。

冷澄定定看向她,輕聲說:“本來以為你不知道的,沒想到你這么快就了解我的真心了。”

倚華愣住了,納尼,這是怎么個情況?

蕭逸看他們倆個看的百爪撓心,心里哇涼哇涼的。

教室外面朗云抓著文茵低聲囑咐:“倚華說了,這次晚會一定要蕭大少的鋼琴表演,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必要時可以犧牲美色也要讓他上臺,他要不上臺就沒壓軸節(jié)目了!“

文茵臉上飛起紅云,嘴里還在逞強:“他哪里聽我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這個人,向來把音樂看做不得了的事,性格又挑剔冷漠,很少在別人面前彈琴的。“

朗云輕哼:“裝,裝,你再裝,倚華都告訴我了,誰在夢里還念念叨叨:“蕭卓,你的《水邊的阿迪麗娜》彈得真好,都彈到我心里去……。”

文茵恨不得捂住她的嘴,跺著腳連道:“別說了,別說了。“

這時候蕭卓一身白西裝從旁邊冒了出來,走到兩人面前,微笑著說:“阿茵,原來你喜歡這首,怎么不早點跟我說?我以后都給你彈。”

朗云兩眼冒光:“別以后啊,今晚上就來一個吧,你看我和倚華都是阿茵的好姐妹,您怎么著也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不是?”

蕭卓還是笑,眼睛里灑滿了深深淺淺的陽光:“今晚上出鋼琴表演沒問題,但絕對不是《水邊的阿迪麗娜》。這首曲子……。”他停了一停,走近了些,正正對著文茵深情款款地說:“你既喜歡,從今以后就給你一個人彈。”

端午小貼士

長命縷,端午節(jié)時厭勝佩飾。亦稱續(xù)命縷、續(xù)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jié)以五色絲結(jié)而成索,或懸于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于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zāi)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jié)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于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于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于胸前;五彩繩結(jié)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于漢代。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以后相沿成習(xí),直至近、現(xiàn)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dāng)時風(fēng)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xù)羅制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彩線穿之,懸于釵頭,或系于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jié)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jié),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xù)命縷分賜百官。節(jié)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nèi)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shù)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nèi)容物幾經(jīng)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qū)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fā)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藝品。

端午小貼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兴文县| 读书| 怀来县| 太白县| 枣庄市| 柏乡县| 大英县| 和林格尔县| 互助| 嘉峪关市| 井冈山市| 宽城| 金湖县| 泸州市| 贞丰县| 泽普县| 淮滨县| 四子王旗| 富锦市| 荆州市| 合川市| 札达县| 拜城县| 水富县| 南阳市| 钟祥市| 山东省| 绥棱县| 南和县| 罗平县| 永昌县| 安宁市| 合山市| 南乐县| 延边| 丁青县| 大田县| 永清县| 广河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