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割韭菜在這方面,四大天王等一線歌星向來都是重災區。
尤其是那些換東家比較勤快的歌星,因為版權問題導致歌曲七零八落的。
常常會被老東家拿來當做圈錢的工具,動不動就搞出一個【經典版】【精裝版】之類的拼盤大碟,一遍又一遍的收割歌迷口袋里面的鈔票。
就因為唱片公司的這些騷操作,還是歌手的游鴻明就曾經公開呼吁歌迷不要買唱片,說他的制作公司壓根就是把歌迷當冤大頭。
當然,像他這么勇的歌手在華語樂壇還是鳳毛麟角的。
大部分歌手面對唱片公司這種割歌迷韭菜的行為,都只能無奈的接受了。
最多也就是不在這種專輯上面浪費精力宣傳。
比如剛剛排在首行的齊秦,他今年實際上就發了一張英文專輯。
至于那張《97狼黃金自選集》,完全就是制作公司將他過去幾張專輯里面的老歌重新組合了一下,然后就當做新專輯賣了。
所以這張專輯發售的時候,齊秦壓根就沒有怎么露面,都是制作公司在通過報紙、雜志等紙媒渠道在宣傳。
聽到這里,江漢這才松了口氣。
隨即只見畢小世在那張表格上畫了好幾個圈,然后方才臉色一正道:
“真正在11月份發專輯的,實際上只有郭富成、葉倩雯、田振、莫文衛、周華建?!?
好吧!江漢好不容易吐出的一口氣,頓時又回來一半了!
江漢嚴重懷疑這家伙就是故意大喘氣的。
但不得不說畢小世這個辦法確實不錯。
被他這么一折騰江漢再看那些行程表的時候頓時就順眼多了。
不過能收集到如此全面的信息也從側面證明了海蝶的實力。
畢竟內地的一些唱片公司,還真的未必能摸清香江和彎彎那些唱片公司的最新動態。
而這其實也是江漢沒有簽麥田唱片的原因之一。
畢竟香江、彎彎、內地,這三處的唱片市場看似相互獨立。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岸三地的音樂市場相互之間的聯系其實已經越來越緊密了。
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曾經港臺歌手出了專輯之后,往往最先在香江和灣灣流行開來。
而內地往往要等1-2星期之后,才會逐漸傳播開來。
但是這幾年明顯不一樣了,港臺歌手的新歌只要足夠流行,在兩岸三地傳播開來的時間幾乎都沒有什么時間差了。
當然,盜版也是如此,各地幾乎會同時出現盜版。
所以別看這幾年內地的流行音樂發展的一般,但是這塊的潛在受眾可不小。
只是以往大家都大多習慣聽港臺的流行歌曲罷了。
而有時候專業不專業,其實就在這些細節上面。
不過話又說回來,華語樂壇那么多歌手,在10-11月份發專輯的肯定不只這么幾個。
隨著畢小世的介紹,足足過了半個小時,江漢方才算是對眼前的局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至少他現在明白了自己的對手都有哪些人!
……
話說除了郭富成、葉倩雯這些天王天后之外,這個十月其實也有不少新人出道。
比如彎彎那邊,福茂唱片就有一個叫王力鴻和江漢同日發專輯。
聽說這家伙和江漢一樣,都是一個創作型音樂人。
首專雖然不像江漢這樣全部都自己包辦,但也寫了大半歌曲。
彎彎的俠客唱片還有一個叫陶哲的,也是今年出道。
不過他的同名專輯要稍微晚一點,等到12月才會發售。
所以從全年來看,10-11月份這個時間段其實算是冷清的。
天王天后發新專輯的不多,大多都是一些二三線和新人歌手在同臺競技。
對了,在上次風波里被人拿來踩江漢的“太子基”與“公主琳”,這才也頗為巧合的相遇了。
“公主琳”比江漢晚一個星期發歌,而“太子基”則是比江漢早一天。
不得不說,“太子基”就是太子基。
五月份剛發完一張,不到五個月就又來一張。
每次還都是興師動眾的,一看就沒少花錢。
這讓江漢在苦悶的行程之中終于找到了一絲樂趣。
……
其實按照如今內地樂壇的常規模式,歌曲宣傳其實很簡單。
比如劉煥上半年新發的專輯《記住劉煥》,在通過渠道鋪貨的同時就是接受報紙采訪,然后就是在電視臺上露露臉,唱首歌。
本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江漢也應該是這種模式。
但是奈何這次已經不僅僅是他個人發歌那么簡單。
《江漢》這張專輯同時還肩負著海蝶打開內地唱片市場,以及實施新戰略的任務。
故此這次畢小世幾乎將能用到的資源和辦法都用上了。
報紙、雜志、電臺、廣播,國內的主要省會城市幾乎都收到了海蝶紅包。
當然,這些還都是小手段。
畢小世的重點還是放在了電視臺方面。
畢竟從信息傳播效率的角度,目前還沒有一個媒介能比的上電視臺。
就算是早已經在國內出現的互聯網也不行!
要知道眼下內地的網民也不過才62萬人而已。
但是電視觀眾的數量卻遠遠勝過這個數字。
別看國內老百姓現在還不甚富裕,可電視在我國卻已經非常普及了。
根據電子工業部上過月做出的統計,我國城鎮居民彩電擁有量已經突破95%,而農村的彩電擁有量也已經達到了32.5%。
注意,這只是彩電的擁有量。
如果算上黑白電視,農村電視的擁有量完全可以再翻上一倍。
可以說電視機已經成為了內地老百姓每家每戶都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
雖然目前有線電視網絡并沒有完全跟上,大部分的只作用于城市或城鎮。
但是……呵呵~辦法總是有的。
身處農村的電視想接收信號也不是沒有辦法。
有錢的可以花錢買衛星天線,裝個大鍋蓋;
沒錢的也可以自制天線,在屋子后面樹一個信號竿子。
別看信號差了點,但多多少少還是能看到一些頻道的。
不過內地這個時候的娛樂氛圍還不是很濃,并沒有像后世那樣花樣繁多的綜藝節目。
縱觀內地各大電視臺,也就是徽州省的《超級大贏家》能看了。
雖然以江漢的眼光來看,這個節目還是有些粗糙。
但在當下這個時間段,《超級大贏家》卻已經算是國內最靚的仔。
才播出不到一個月就穩居全國收視桂冠,要知道這可是包含秧視在內的。
可以說它的出現直接引領了內地新一輪的娛樂潮流。
所以這個節目不僅僅在徽州省本地,在國內的其他省份也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而江漢上的“紅人館”節目單元,就是讓歌星唱老歌、打新歌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