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①大乾編年史 官職 爵位設定(求收藏)

本章所有設定純屬虛構,與正史無關,切勿對號入座。

~~~~~~~~~~~~~~~(正文如下)

大乾編年史:

崇禎十五年(1642年)隴南李家崛起占領甘肅大部,同年年底家主李思齊率眾投李自成,被封敦煌郡公。

1645年李自成兵敗后,李思齊吞并山、陜、甘,稱王建制,隨即北上抗清,南聯大西,東交南明,西撫韃靼土默特部。

1647年兼并大西,1653年趁清南攻南明之際,復套出陰山,收漠南蒙古三十六部,與南明、清成三足鼎立之勢。

1654年在長安建立大乾稱帝,建元泰始,大封群臣,稱泰始勛臣,三公十四侯,吸取明清長處,摒棄糟粕,輕徭薄賦,勵精圖治,國力逐漸強盛。

泰始四年(1658年),與南明聯盟,分三路伐清,歷時7年,于泰始十一年將清趕出山海關,掌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地,與南明劃淮河而治理。

同年(1665年)效仿前明天子守國門,遷都燕京,稱神都。

然泰始帝因多年征戰,屢有創傷,在位16年,于泰始十六年(1670年)駕崩,享年57歲,太子李念祖36歲繼位,建元昭武。

昭武帝繼承泰始帝遺志,北抗清廷,南望殘明,修養生息九年之后,于昭武九年(1679年)發動滅南明之戰。

歷時四年,于昭武十三年(1683年)秋滅南明,一統中原,隨即大封群臣,稱昭武勛臣四王十公十八侯。

昭武十四年(1684年)攜大勝之威,御駕親征北伐清廷,出山海關攻占錦州,昭武十六年(1686年)夏與清盤錦大戰。

連戰三月,不幸遭遇流矢,不治身亡,享年52歲,雙方損傷都很嚴重,隨即罷兵言和,以遼河為界,建錦州大營,以其為抗清前沿。

帝崩,神都大亂,諸皇子發動兵變與太子爭奪皇位,勛貴文臣多半參與,稱昭武事變,最終年僅十六歲昭武帝嫡幼子李懷宗勝出。

李懷宗于昭武十六年(1686年)在神都繼位登基,建元興隆,重振朝綱,立志為昭武帝李念祖報仇。

分別興隆六年(1692年),興隆十七年(1703年)奪清廷西京沈陽、上京會寧府,封邊軍十二侯。

清廷被逼東遷,攻下高句麗半島和東瀛九州島,定都平壤,稱清東京。

此后大乾又多次北伐東攻,未見功效,但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大乾國內亦有亂象,西南土司、江南白蓮多有作亂,興隆二十一年(1707年)祭告上天,改元咸寧。

自此開始休養生息,撤錦州大營,建遼東三鎮,為沈陽鎮、會寧鎮、黃龍鎮,移民充邊,實行軍屯,勛貴多有封地在此,以防清廷。

終于在咸寧三年(1710年)平息大乾國內叛亂,全力發展民生,大乾迎來經濟、交通、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迅速發展,社會穩定、國力強盛。

強盛的國力、豐厚的經濟、盛行的文化,這些都讓咸寧帝感到滿足,并很快沉醉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中,五下江南,所費奢靡。

咸寧二十五年(1732年),趁咸寧帝北狩之際,太子李延嗣(前義忠親王)謀逆造反,遭遇鎮壓,李延嗣自刎神武門,稱神武門之變。

咸寧帝大發雷霆,勛貴大臣卷入不計其數,文官趁勢崛起,咸寧帝經此變也元氣大傷,隨即封皇四子義德親王李延昭為太子。

同年清廷傳言雍正帝要退位,但其后數次謀劃西攻大乾,遼東三鎮苦不堪言,多有失地之敗,咸寧二十七年(1734年)咸寧帝再次御駕親征,受傷而返。

清雍正帝積勞成疾,臥榻半年之久后駕崩,于咸寧二十八年八月(1735年)清乾隆帝繼位,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妄圖謀求神州大地。

同年,咸寧帝冊封義忠親王遺孤李彰為新任義忠親王,并欲封其為皇太孫,以繼承皇位,都中興起波瀾,朝堂大亂,此議遭群臣抵制不遂。

咸寧帝無奈,隨即禪位太子李延昭,建元順德,稱順德帝,咸寧帝時年65歲,在位49年,仍駐大明宮。

順德帝李延昭時年33歲,駐宣政殿臨朝,自此開始二帝治世時代。

大乾文官設定品級職官:九品十八級。

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宗人府宗人令、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

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正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留守司正留守、都指揮使;

從二品:布政司左右布政使、都指揮同知;

正三品:六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按察司按察使、留守司副留守、都指揮僉事、衛指揮使;

從三品;光祿寺卿、太仆寺卿、布政司左右參政、衛指揮同知;

正四品;都察院左右僉都御史、通政使司左右通政、大理寺左右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鴻臚寺卿、按察司副使、各府知府、衛指揮僉事;

從四品:國子監祭酒、布政司左右參議;

正五品:中極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大理寺左右寺丞、六部各清吏司郎中、光祿寺少卿、尚寶司卿、太醫院院使、欽天監監正、各府同知、所正千戶;

從五品:翰林院侍讀學士、尚寶司少卿、鴻臚寺左右少卿、六部各清吏司員外郎、各州知州、五軍都督府經歷司經歷、衛鎮撫、所副千戶;

正六品:翰林院侍讀、詹事府府丞、國子監司業、尚寶司司丞、太常寺寺丞、太仆寺寺丞、六部各清吏司主事、太醫院院判、兵馬指揮司指揮、所百戶;

從六品:翰林院修撰、光祿寺寺丞、鴻臚寺左右寺丞、布政司經歷司經歷、各州同知、所鎮撫;

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六科都給事中、十三道監察御史、五軍都督府經歷司都事、都察院經歷司都事、太常寺博士、兵馬指揮司副指揮、按察司經歷司經歷、各縣知縣;

從七品:翰林院檢討、中書舍人、六科左右給事中、錦衣衛經歷司經歷、布政司經歷司都事、各州判官;

正八品:翰林院五經博士、國子監監丞、都察院照磨所照磨、欽天監主簿廳主簿、太醫院御醫、按察司經歷司知事、各府經歷司經歷、各縣縣丞;

從八品:翰林院典籍、國子監典簿廳典簿、博士廳博士、布政司照磨所照磨;

正九品:翰林院侍書、司經局校書、國子監學正、都察院照磨所檢校、欽天監五官司歷、各府經歷司知事、各縣主簿;

從九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司務、翰林院待詔、國子監學錄、各府儒學教授、各府陰陽學正術。不入流;縣鎮公塾教諭、塾師,鄉老村正等

大乾武官設定:品級職官:

正一品武官:昭武將軍(稱大將軍)、建威將軍;

正二品武官:龍虎將軍、兼職總兵;

從二品武官:駐軍副將、定國將軍;

正三品武官:昭勇將軍、昭毅將軍、駐各地參將;

從三品武官:懷遠將軍、定遠將軍;正四品武官:明威將軍、廣威將軍;

從四品武官:信武將軍、宣武將軍、顯武將軍;

正五品武官:州府守備、武節將軍、武德將軍;

從五品武官:武略將軍、武義將軍;

正六品武官:千總、昭信校尉;

正七品武官:把總;

正八品武官:百長什長;

正九品官:駐守邊疆要地州縣武官巡檢

大乾爵位設定:

爵位:分宗室爵、異姓爵、文官爵(咸寧年間廢除,改為封職。)、封職,均只有爵號和食祿,無封邑。

宗爵:八級二十四等,親王(超品)、郡王(超品)、鎮國將軍(正二品)、輔國將軍(從二品)、奉國將軍(正三品)、鎮國中尉(從三品)、輔國中尉(正四品)、奉國中尉(從四品),除嫡長子繼承世襲罔替,其余皆降等襲爵。

異姓爵:降等襲爵,非嫡子不可繼承,功爵,為上等爵位,五級十五等,公(超品)、侯(超品)、伯(正二品)、子(正三品)、男(正四品),非功不封,通過爵考方可承襲,若考不過,則只能轉為同品勛爵。勛爵,為下等爵,五級十五等,神威將軍(正二品)、鎮威將軍(從二品)、威烈將軍(正三品)、威遠將軍(從三品)、威明將軍(正四品)。

文官爵:為一世爵,不可承襲,爵等無定制,一般為公爵以下,后廢除,改封職。

封職: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正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特進光祿大夫、六部尚書;從二品:諸金紫光祿大夫、諫議大夫;正三品:諸銀青光祿大夫,諸諫議大夫;從三品:正奉大夫、通奉大夫。

為你推薦
詭秘之主

蒸汽與機械的浪潮中,誰能觸及非凡?歷史和黑暗的迷霧里,又是誰在耳語?我從詭秘中醒來,睜眼看見這個世界:槍械,大炮,巨艦,飛空艇,差分機;魔藥,占卜,詛咒,倒吊人,封印物……光明依舊照耀,神秘從未遠離,這是一段“愚者”的傳說。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沒錢修什么仙?

老者:“你想報仇?”少年:“我被強者反復侮辱,被師尊視為垃圾,我怎么可能不想報仇?”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嘆道:“好孩子,我來傳功給你吧。”少年驚道:“前輩!這怎么行?”老者伸出手:“把你手機給我。”少年看著手機上的變化,震驚道:“前輩!這哪里來的百年功力?”老者微微一笑:“好孩子,這是你在天庭的備用功力,以后急用的時候隨用隨取,別再被人侮辱了。”少年皺眉:“這不是法力貸嗎?我怕……”老者:“天庭是大平臺,新用戶借百年功力有30天免息,日息最低半天功力,還沒你吐納一周天多。”……張羽冷哼一聲,關掉了上面的廣告。

上門龍婿
會員

葉辰是所有人都瞧不起的上門女婿,但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卻是頂尖家族的大少爺,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終究要跪在他的面前,誠惶誠恐的叫他一聲爺!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呈贡县| 柘荣县| 固阳县| 九江市| 黄梅县| 永川市| 当雄县| 隆德县| 东乡族自治县| 福贡县| 马山县| 宁远县| 宜城市| 吉水县| 七台河市| 科技| 井研县| 时尚| 略阳县| 沙洋县| 二连浩特市| 井陉县| 田东县| 临邑县| 页游| 沂南县| 拜泉县| 松滋市| 潜江市| 千阳县| 海林市| 德格县| 冕宁县| 蒙自县| 涞源县| 忻州市| 阜南县| 桐柏县| 贵定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