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出行:汽車產業的綠色轉型指南
- (日)深尾三四郎
- 585字
- 2023-12-25 10:41:52
設計巧妙的汽車產業新規則
2016年10月,在巴黎車展上,時任戴姆勒集團首席執行官的迪特·蔡澈(Dieter Zetsche)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CASE”。緊接著德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決議,內容是2030年以后禁止在市場上銷售燃油車。僅僅一年之后,歐洲電池聯盟就誕生了。也就是說,在飽受柴油排放造假問題困擾的德國吹響了汽車電動化號角之后不久,歐洲就開始制定電動汽車電池的新規則了。
為了讓其他地區的人也能接受歐洲人制定的新規則,歐洲人充分利用擁有豐富可再生能源的地理優勢,邀請寧德時代、樂金新能源等電動汽車電池制造頂級企業到更容易完成脫碳目標的歐洲建廠,織出循環經濟這一張大網,將其他地區企業的資源都網羅到歐洲。這是歐洲人為了建立強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而精心策劃的戰略。這樣一來,他們將重新調整已有的汽車供應鏈和價值鏈,配合無碳可再生能源產業,打造以電動汽車電池為核心的新型經濟圈。
歐盟電池法規還有一點厲害之處,那就是對碳足跡生命周期評估的要求,不僅適用于歐洲,也適用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在生命周期評估體系管理之下,人們只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削減碳足跡,就能以碳信用的形式創造環境價值。如果美國和中國未來能夠推動碳定價(排放量交易、碳關稅等),碳信用就將像國際貨幣一樣在歐洲、美國和中國之間流通。
要求碳足跡生命周期評估,這是歐洲人主導的汽車產業新規則,是對以往博弈規則的改變,而這一改變歐洲人從幾年前就開始巧妙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