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經濟學謬誤

1.盧德謬誤

19世紀初,自動紡織機的興起讓一批熟練的英國紡織工人大驚失色。對于從事小規模家庭手工業的個體工匠來說,新奇的機器和大型工廠威脅到了他們的生計;他們認為這些機器導致了他們的經濟困難。由于就業前景慘淡,他們決定反擊并開始動手砸毀機器。技術工人的反抗遭到無情鎮壓,并且盧德分子[1](Luddite)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阻止大規模制造和自動化生產流程勢不可擋的擴散。雖然這一自動化發展在現代社會繼續進行,但人們對新技術導致失業的恐懼卻依舊如同200年前那般強烈。

在經濟學中,盧德謬誤(Luddite Fallacy)現指這樣一種錯誤觀念:新技術會奪走工作崗位并造成失業。從本質上說,新技術可能會對傳統崗位造成一定的破壞,但總體就業水平一般不會受到影響。

如果我們以19世紀的英格蘭為例,就會發現新工廠和自動紡紗機極大地提高了服裝業的生產效率。由于過去僅靠雙手縫制服裝的工匠無法與機器競爭,因此,服裝業對他們的勞動力需求也隨之降低。可以理解的是,這些工匠認為機器正在奪走他們的生計,并因此導致他們的貧困。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是正確的:機器對這些失去主要就業機會的熟練工匠來說確實是個壞消息。然而,在經濟學中,始終重要的一點是著眼大局并注意到不那么明顯的“第二輪通脹效應”[2]

首先,新機器和新工廠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之前從事農業的體力勞動者被吸引到這些工廠里工作。盡管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工廠里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相比之前的農業體力工作,制造業工作的薪水更高。這意味著工廠里的工人擁有比他們在農場工作時更強的購買力。其次,更高效的服裝生產工序意味著服裝價格開始下降。購買量身定制的服裝曾經是富人的專利,但更廉價的布料和服裝意味著更多的人買得起定制服裝。隨著服裝價格變得更加便宜,人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購買更多種類的商品,因此其他企業可能迎來需求的增長。此外,19世紀還帶來了諸如鐵路、觀賞性運動和休閑度假等新產業的發展。

這一時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于技術影響的例子。隨著新技術的問世,企業變得愿意在研發上投入更多資金,從而在工程和設計領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這一過程中確實存在重大的(舊崗位)破壞,但從長遠來看,經濟創造了薪資更高的工作崗位,以取代消失的舊崗位。熟練工匠的工作崗位消失了,但更高效的生產過程可以創造新的工作崗位(服裝零售、休閑、機器制造)。對于那些沒有收入的熟練工匠們來說,這可能算不上什么安慰,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普通工人的境況比150年前更好了。

新技術并不會加劇失業,它只是將就業從一個領域轉移到另一個領域。20世紀伊始,法國有大約30萬名煤礦工人;到20世紀70年代初,這一數字下降到了15萬;而到了2011年,法國境內煤礦工人的數量為零。你可以說技術導致了煤礦業工作崗位的消失,但這是一件壞事嗎?現如今,來自前煤礦業村莊的年輕人擁有截然不同的就業機會。

話雖如此,但就業崗位再分配的過程可能是痛苦的。坐在辦公桌前說“從長遠來看,新的工作崗位將被創造出來”固然不錯,但那些被顛覆性技術淘汰的人可能覺得自己并沒有得到任何這些所謂的好處。問題在于,失業的煤礦工人可能缺乏重新就業所需的技能、資質和地域流動性。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總體上有新的工作崗位產生,但一些工人可能好幾年找不到工作。例如對密歇根州的失業者來說,紐約和洛杉磯出現了信息技術領域的新崗位算不上什么令人寬慰的事。

失業也不是唯一的問題。失去從事一項帶來自豪感和滿足感的職業的能力也是問題之一。在理論上,熟練的手工制衣匠可以在大工廠獲得一份重復性的工作,但他們將失去工作滿足感。在美國,自動化生產過程正在導致制造業就業人數大幅下降,而新創造的就業崗位往往是兼職、臨時和零工。比如和工友一起從事一份理想的制造業工作,這創造了一種自豪感;而做一名兼職比薩外送司機可能感覺像是后退了一步。僅僅因為從長期來看將會得到新崗位并不意味著沒有同樣顯著的長期成本。

關于盧德謬誤的謬誤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19世紀盧德分子的行為是不合時宜的(盡管我們可能對他們表示同情)。沒有人愿意為了保護手工制衣的工作而回到19世紀早期的生活水平。19世紀的新機器——蒸汽機、手搖紡織機、電力——促成了生產力的大幅提高,顯著提高的產量和報酬更高的新工作極大地彌補了就業受到的任何破壞。也許我們曾經對煤礦業工作崗位的消失表示過抗議,但真的有人想要一種以100萬煤礦工人為基礎的經濟嗎?如果你曾下到兩英里(一英里約等于1.61千米)深的礦井,在炎熱和黑暗中工作,那么,在呼叫中心工作看起來可能并非那么糟糕。

盡管如此,但我們還是有可能給出理由,聲稱在擁有超級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現代社會,盧德謬誤實際上可能根本不是謬誤。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冗長拗口,但關于盧德謬誤的謬誤認為,新技術的發展實際上會給許多低端技術工人帶來更糟糕的就業狀況。

其中的論點是:在現代社會,我們將要面臨這樣的情況,即機器甚至可以取代非常熟練的勞動力。機器可能在幾年之內取代出租車司機、教師和送貨司機等專業人員。在理論上,這種發展將繼續提高生產力和經濟總收入。此外,這些新技術可以持續提高每個人的生活水平——更高的收入、新的工作、每周更短的工作時間和更多的閑暇時光。然而,真正的問題是,新技術和新工作將一邊倒地惠及那些擁有強大壟斷公司的管理者或者能夠為機器編程的高技術工人。但在體力勞動方面可能非常成功的低端技術工人現在有可能發現自己不僅輸給了自動化,而且無法獲得任何體面的就業前景,原因只是他們不適合給機器編程或者不適應現代人工智能經濟所要求的更高技術含量的工作。

當社會變得愈發不平等時,贏家將分得更大份額的利益,而低端技術工人可能分得的份額更小。這是近幾十年來已經在整個西方世界呈現的趨勢。此外,真正重大的技術突破是我們已經擁有的那些技術突破。可以說,電報對世界產生的影響勝過電子郵件。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等新技術為國民收入帶來的收益不如之前的技術。因此,雖然國內生產總值在不斷增長,但增長速度較慢——當技術進步放緩時,利益分配惡化的情況將更加明顯。反觀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新技術具有破壞性,但生產力和產量的顯著提高極大地彌補了這一點。

現在,在我們開始砸碎三維打印機和送貨無人機之前,盧德謬誤最終可能會成為現實的假設仍有待商榷。首先,我們應該記住,日益擴大的不平等并非不可避免。誠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現象在美國和西歐有所蔓延,但同樣有可能的是,社會會下定決心做出更大努力以確保新技術帶來的利益得到更加公平的分配。

也許真的有那么一天,機器可以為我們治病或教授經濟學,但機器永遠無法復制人類的共情能力以及真正的人類所表現出的理解力。我們或許可以從墻上的機器里買到更便宜的咖啡,但如果新技術提高了生活水平,我們將繼續花錢才能與服務員互動。

同樣,也許這一動態反映了我們缺乏想象力,因為我們總是更容易看到失去的工作崗位,而不是產生的工作崗位。這在19世紀是事實,現在依然是事實。新技術可能會持續導致制造業和快遞服務業的消失,但又有誰知道新的就業崗位將會出現在哪里?送貨無人機可能會讓司機變得多余,但不要忘了,這將為我們這些消費者帶來更低的成本:我們將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或許還會花錢買一輛自行車在道路上騎行(這么做此時更有吸引力,因為道路不會被送貨貨車堵塞)。同樣,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地對利潤豐厚的大型科技公司征稅,那么每個人都能從這些稅收中受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兴山县| 乌鲁木齐县| 裕民县| 汾西县| 闸北区| 宣化县| 屯留县| 赣州市| 车致| 家居| 合阳县| 濮阳市| 宜春市| 化德县| 甘孜县| 湖州市| 德钦县| 巢湖市| 望都县| 资溪县| 瓮安县| 都江堰市| 蒙自县| 辽阳县| 巴东县| 盐源县| 密山市| 扶沟县| 扶风县| 恭城| 营口市| 通辽市| 封丘县| 义乌市| 友谊县| 宿松县| 淮北市| 衡阳市| 桦甸市|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