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
趙大牛坐在殿堂門口曬著太陽,喝著仆人做的銀耳蓮子羹詢問道。
“是啊,你這一閉關過去了半個多月,元宵節殿堂大門都沒開,香客們還以為出了什么事。”
“還好有小憂時不時的露臉,大家才安心下來。”
雖然李玄知輕描淡寫的說著這件事情,但是趙大牛卻知道半個多月的時間過去,就意味著新年剛過后的第一個重大節日:元宵節已經被青云觀錯過了。
“嘿嘿……”
趙大牛略顯愧欠的撓了撓頭,沒了之前天上謫仙的風采,隨即說道:
“雖然耽誤了道觀元宵節活動,可我如今已經恢復了一些實力,日后也能真正為道觀出力了。”
“小事罷了,日子還長。”
李玄知輕輕擼了擼曲小憂的虎背,越發覺得酥軟暖和。
他發現明明這個世界的武者修煉武道以后可以延長壽命,只要到了彼岸境,就有三百年的壽命。
可似乎大家卻好似背后有兇神惡煞追趕一般,行事總是很急迫的樣子。
倒顯得他這剛剛十八歲的朝陽少年有些暮氣了。
李玄知倒是有些不在乎一段時間內的得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修為每走過一步對于壽命的提升都極為恐怖。
這世界確實很大,可他的時間更多。
那南燭仙人活了六千歲,號稱在世神仙。
可六千年在修仙路上,很有可能只是一個片段記憶罷了。
想著,李玄知就把自己的疑惑給問了出來。
“這!?”
“人的一生如此短暫,如果你不去爭,不去搶,就會停步不前,實力就不會突破,壽命也不會變多,這是無解的循環。”
“又有誰甘心數百年的修煉,最后卻化作一堆黃土呢?”
趙大牛錯愕的看著李玄知,不懂他為何會問如此顯得……的問題。
“你如今已經踏入到了煉氣化神,采大藥的境界,可曾查看過自己壽命有多少?”
李玄知搖了搖頭問道。
“這……”
趙大牛呆愣一下,隨后感知了一下自己如今的身體狀態和天地對于自己的反饋,頓時渾身一抖,手中的銀耳蓮子羹險些灑出去。
“一千六百年!?”
“這!!!”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低吼一聲。
自己如今還有一千六百年的壽命!
要知道他就算是巔峰時期,有著化龍境的實力。
可化龍境武者修士的極限壽命也不過一千歲!
“修仙大道正是如此,壽命會變得極其漫長。”
“所以有的時候對于修仙之人來說一時之爭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這可能也是我多多少少有些懶散的原因?”
李玄知歪著腦袋說道。
“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這句話啊,不是白說說的。”
“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趙大牛口中反復念叨著這句話。
這一刻,他才發現,自己一時興起來到青云觀可能才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奇遇。
“行了,你在家先適應適應自己如今的狀態吧。”
李玄知站起來伸了個懶腰,隨即從腰間口袋中取出了一顆拳頭大小的玉盤。
玉盤呈淺綠色,色澤清雅,刻有道文。
他看著手中的玉盤說道:“沐陽郡玉皇道分觀的功德盤已經被張家送過來了。”
“我還要去鎮上行善積德,為參加授菉大會做準備。”
說罷,李玄知回到后院將放置良久,已經有些落灰的竹筐取了出來。
……
青山鎮上
李玄知帶著竹帽靠在街頭的一角正忙碌著。
面前的木桌和屁股下的凳子都是在一旁的酒樓老板借給他的。
如今青云觀李道長的名號,在鎮子上還是一等一好使的。
雖然李玄知平時在道觀內也會施展一些治病驅邪的小法術,可排隊問診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畢竟李神醫的問診誰又愿意錯過呢。
“下一個。”
李玄知剛給一名老人檢查過身體,等待下一位病人時,周圍的百姓也在排隊時小聲聊天。
“鎮子上的告示你們看了沒?”
“看了,這該死的曹扒皮又找借口收錢收稅,還讓不讓人活了。”
“噓,小點聲。”
“昨天告示剛貼出來的時候,就有人在告示欄那邊鬧事,差點被曹扒皮的手下給打死。”
“小心隔墻有耳。”
“這還不讓說了?賦稅本來就夠重了,如今收糧后還要再多交一成收成。”
“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結果四成交給了他曹扒皮。”
周圍的百姓罵罵咧咧的討論此事,有脾氣暴躁的老哥已經擼起了衣袖,眼看就要打人的樣子。
“增稅?”
李玄知耳朵一動,手里的動作頓時慢了幾分,不過轉眼間又面帶笑意的跟病人介紹病情和藥方:
“大嬸,你這眼睛啊,以后要多注意一些了。”
“晚上就不要縫針線了,再這樣下去,以后就不能陪孫子玩咯。”
“我給你開副方子,你拿去給藥方的掌柜看,讓他給你拿點藥,一共也用不了幾文錢。你放心吧。”
曹扒皮增加稅收的事情,昨晚他巡視神域的時候就知道了。
只是沒想到百姓們的意見居然這么大。
不過想一想也正常,百姓一年到頭就指望農田里面的那點收成,結果曹扒皮每隔幾年就找個理由提高收糧的比例。
如今已經到了五成的地步,根本沒打算給百姓留下活路。
百姓們對于曹扒皮的怨念恨意本就積攢了不少,如今更是火上澆油。
不過……
此事倒是給李玄知了一個提醒。
曹扒皮自從大年初一的祈福大會后就一直給青云觀使絆子,找各種借口不允許鎮子上的百姓到青云觀燒香祈福。
這也讓青云觀最近變得冷清了不少,畢竟青云觀離青山鎮最近,也最適合青山鎮的百姓前往。
如果增稅這個事情操作得當,也許能給曹扒皮一個不小的教訓。
甚至……
拔下他那身官服。
沒兩天的時間,青山鎮上就流傳出了沐陽郡派出了官員在郡內各地負責接送授菉大會的三教弟子,同時考核各個城池城主管理地方的政績民風。
一時間,青山鎮內暗潮涌動,原本只知道背朝黃土面朝天的百姓似乎懂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