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污蔑朱公子絕對不行!
- 大明,重生朱標,天冷加件黃袍
- 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 2089字
- 2023-11-04 10:19:01
沈超被押解回京的速度是史上最快的。
當朱元璋安坐龍椅,大發雷霆之后,對著跪在下邊的沈超說:
“沈縣令,你來解釋一下吧?!?
沈超一路勞累,坐在囚車里,實在是被折磨的不成樣子,不過,他還是強打精神,恭恭敬敬的如實回答:
“陛下,臣沒有貪污!”
“那都是沈村的一個叫朱彪的,是彪悍的彪,托付臣幫忙干的,臣這里有證據?!?
至此,朱彪的大名第一次出現在大明朝堂之上。
這是朱彪和沈超約好的。
當里長向朱彪匯報時,朱彪就饒過王恒給沈超送去了口信,上邊來人了,一旦到了萬不得已,
就把兩個人簽字畫押的協議交出去,萬事以保全自己為前提!
話音剛落,有人給他打開枷鎖,沈超哆嗦著從懷里掏出來交給內官。
朱元璋從托盤里拿下這張輕飄飄的紙張時,感覺有千斤之重!
因為只有他知道,那個名字有可能代表著什么!
他強忍內心的激動和緊張,手卻抖個不停。
站在一旁的李二虎緊張的注視著皇上的舉動,他趕緊過來小聲請示:
“皇爺,小的幫您打開?”
朱元璋沒說話,李二虎不敢妄自行動。
只好也無比緊張的站在一旁。
站在底下的大臣們看不到皇帝陛下的動作,都在伸長脖子等著皇帝陛下的態度。
深呼吸一下,朱元璋終于顫顫巍巍的把那張紙展開,結果卻叫他眉頭微皺。
這是什么玩意兒?
這是什么筆寫的?
而且,他怎么看不懂?
反復看了兩遍,朱元璋才發現,原來得橫著看!!
嘿!上面是朱彪的字跡,是一份委托書,交給沈超十萬兩銀子,用來收購今年豐收之后,除去田稅之后多余的糧食。
后邊是兩個人的簽字,只不過,沈超使用狼毫寫的,而朱彪則是用不知名的筆寫的。
“黎州縣!”
“罪臣在!”
“你這是用什么筆寫的?”
“回陛下,朱公子的筆是那種不用蘸墨就能寫出字來的,他說他不會用狼毫寫字,所以......”
事情到這里似乎真相大白了,可是遠遠沒有結束。
因為戶部尚書郁新當時就反駁到:
“陛下,就算是沈縣令有這張證據證明他沒有貪腐,可是他和朱公子串通一氣,難免有同謀之嫌。
再有,這個朱公子,一個商戶囤積那么多糧草,顯然是居心不良,還請陛下明查??!”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皇孫朱允炆也覺得這個人的名字跟自己父親的一樣,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也帶頭表示要嚴查這個愚民??!
“皇爺爺,此人不知道避諱皇家名諱,本就是死罪,
現在更是私自囤積糧草,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孫兒也請求皇爺爺嚴辦此人!以正風氣。”
朱元璋正在遺憾失去了一次鑒別朱彪身份的機會呢。
結果這幫子文官,竟然要他嚴辦有可能是沒死的標兒!
真是不懂分寸!
于是他沉著臉說道:
“黎州縣,你怎么說?!他一個商戶,沒事兒屯那么多糧草干嘛?!這難道還不是要造反嗎?”
“陛下,冤枉啊,陛下!朱公子太冤了!”
沈超聲淚俱下:沈超聲淚俱下:
“各位同僚,陛下,你們知道嗎,今年西部大豐收,
陜西全省糧食總產量超出了往年的一倍還多,除去按照稅額上繳的田稅之外,
余糧也足夠家家吃上兩年之久,可是糧食又是無法長期存儲的,
是以,老百姓留下足夠吃的之外,全部都要變現!
如此一來,直接導致看糧食價格暴跌,從去年的每石三四錢,跌倒今年的兩錢!
這還是臣開始秋糧收購一個多月時的價格,就在臣被押解京城之際,
距離沈村五十里之外的糧價已經跌倒一錢多的地步了,陛下!”
朝中大臣都在疑惑:
“這?屬實是有點兒太低了啊?!?
“沒想到這好年頭,老百姓的日子還是不好,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戶部尚書郁新卻冷笑一聲,上前一步奏到:
“陛下別聽他狡辯!
他這是在為自己和那位朱公子開脫!
糧食大豐收了,老百姓理應把多余的糧食上交國庫,卻要為了利益賣給一個商人!
那個朱公子絕對是想囤積居奇,以中飽私囊!!實在是個奸商!!”
“哇,原來是這樣!沈大人,虧你還是大明朝的父母官!你竟然跟這樣的人勾結在一起!”
“就是,真是可恥!一身的銅臭味!”
“所以說商戶就是奸詐!”
“沈超,你怎么說?!”
“陛下,陜西百姓,全部按照大明律規定的數額上交田稅,大明律明文規定,
在其土地上產出的糧食除了上交田稅的之外,全部歸百姓自己所有。
可沒規定,大豐收的時候,要多交田稅???”
郁新被噎得大眼瞪小眼!
一時間說不上話來!
可是翰林院大學士黃子澄卻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陛下,撇開百姓把余糧自由買賣的問題不說,單說他一個商戶,卻要囤積那么多糧食!
他的目的何在,他想干什么,總不能閑的沒事兒是個愛好吧?!”
見沈超氣鼓鼓的沒有反駁,黃子澄接著說道:
“陛下,臣覺得此事必有蹊蹺,此人絕對是居心不良,居心叵測!
臣請陛下,好好徹查此人!”
朝堂上一片嘩然!
“對啊,他是錢多的沒地方放了嗎?拿出那么多來做善事?!”
“就是,黃大人說的對!”
“我也覺得黃大人說的對!”
“對啊,如果不是為了囤積居奇,就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
總不能無緣無故就白白拿出錢來屯糧食吧???”
見火候差不多了,
齊泰也摻和了一腳:
“陛下,從軍事角度來分析,此人選擇在遠離應天的陜西發展,
有很大可能是想跟那些蠻夷沉沆一氣,為了邊境的穩定,此人不得不防啊,陛下!”
“不得不防啊陛下!”
“就是,皇爺爺,此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必須即刻押解回京好好審問,方能穩定西部邊疆?!?
朱允炆來了個漂亮的收尾!
好家伙,這一個個的,不但步驟清晰,邏輯嚴謹,甚至都上升到了西部邊疆的穩定了!
這要說不是提前謀劃好的,老朱感覺自己都不一定做的這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