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里有一個名詞——“沉沒成本”(Sunk Cost)。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為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投入太多精力之后,突然有一天失去了會悲痛萬分?即使這事本來就不屬于你,本來就不愛你。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我越認真付出、付出的越多,我就越舍不得放棄;
在我們的生活里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談一段戀愛到后來發現不合適但卻一直舍不得放棄;NBA選秀狀元為一個賽季準備最后開始第一場比賽就受傷,悲痛萬分的他原則吸毒逃避,最終淪落到無球可打;我們撫養的孩子他越大我們就會越擔心他,事事過問。
生活就是這樣,我們越是為一件事投入的精力太多,到頭來卻什么都沒有,到頭來我們會悲痛萬分,以至于以死相隨。
經濟學上,有彈性效應理論,然而我認為用此理論來解釋我們的生活真不為過。無論你現在是已婚階段、或者戀愛階段、或是暗戀階段。你越認真,你就摔得越慘。相對的,你的彈性就是最弱的,而在這段感情里玩弄感情的人彈性是最強的,受到的傷害也是最小的。
我不是想讓你去玩弄感情,我是想告訴你,你的直覺不一定是對的
并不是因為你太愛一個人而舍不得放棄,而是因為你對這個人付出的心思太多,沉沒成本太高,你已舍不得放棄,陷入“自嗨”。
當一段感情無法挽回,現在不逃離,以后就會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