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厚照眼中,這個杯子與他之前用過的琉璃杯有些相仿,但卻晶瑩剔透,宛如水晶一般。
“咦?這……便是愛卿說的玻璃?”
沈長安回道:“回陛下,這正是一個玻璃酒杯。不過,現(xiàn)在的工藝還有一點小問題,里面會有一些小氣泡。”
聞言,朱厚照對光仔細看了看,果然如此。
“愛卿的意思是說,工藝要是成熟了,便不會有這些氣泡?”
“是的陛下,臣對工匠的要求就是燒出來的玻璃不能有雜色,也不能有氣泡。”
“嗯,不錯,不錯……”朱厚照一臉欣慰。
隨之,放下酒杯,又拿起了一塊肥皂,還湊到鼻尖聞了聞。
“陛下,這便是肥皂,它可以用來洗衣服,平日里用來洗手也很方便。比如手上沾了油污,用肥皂洗一洗,干凈而又清爽。”
朱厚照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是嗎?哈哈哈,那朕要親自測試一下,去,拿塊煮熟的肥肉來。”
“是,皇爺爺。”
一個小太監(jiān)應(yīng)聲跑向門外。
不久后,小太監(jiān)拿來了一塊油汪汪的肥肉。
“皇爺爺,這種粗活還是讓奴婢來……
“不用,朕要親自試。”
朱厚照不由分說,雙手抓著肥肉蹭得滿手油,然后……
竟然還蹲下身在地上蹭了蹭。
果然是個與眾不同的皇帝,壓根不在乎什么天子體面,皇家威嚴。
沾了油,又沾上了泥,朱厚照一雙手頓變得烏黑油膩。
“端水來!”
“是,皇爺爺。”
小太監(jiān)早已準備好了銅盆,飛快地放到桌上。
朱厚照按沈長安所述,先將手粗略洗了下,再將肥皂蘸上水在手上抹了幾下,隨后反復(fù)搓手,搓出了不少泡泡。
如此清洗了兩遍,再用汗巾擦干手。
隨之不由開心地笑了起來:“好,不錯,的確很好用……”
“陛下,這只是第一批樣品,后續(xù)的工藝還會持續(xù)改進,相信效果會越來越好。
而且后續(xù)的產(chǎn)品不僅僅只有肥皂,還有加了藥物的藥皂……”
“藥皂?”
“是的,用藥皂洗澡具有止癢的效果……”
“有意思……”朱厚照越來越有興致了。
他雖貴為天子,但心性終究還是個少年郎,心機不夠深沉,喜怒很容易流于臉上。
也正因如此,劉瑾等人摸透了他的個性,這才有機會投其所好,令得朱厚照沉迷于酒色玩樂,不務(wù)正業(yè)。
皇帝不務(wù)正業(yè),劉瑾一行人才有機會大包大攬,執(zhí)掌朝政大權(quán)。
如今,沈長安卻要一步一步將朱厚照從泥潭中拉出來。
玩樂歸玩樂,正事還是要做,比如賺錢,比如練兵。
“還有,在制作肥皂時,還可以加入一些顏料、花蜜、香粉之類做成香皂,如此一來,必然更受歡迎……”
“好!這法子不錯!愛卿,你還有什么想法,今日一并講給朕聽。”
“是,陛下……”
沈長安應(yīng)了一聲。
隨之,開始講起了自己的后續(xù)計劃:“肥皂這一塊,可以做普通的肥皂,以及藥皂,香皂之類。
玻璃的用途也很廣泛,除了可制作一些酒杯之類的日常用具,還可以用于做窗戶……”
“做窗戶?”朱厚照又一次驚訝。
“陛下,目前不管是宮里還是宮外,富人家或是窮人家,糊窗戶大多用的都是窗戶紙。
但是,窗戶紙不管怎么做,終究沒那么結(jié)實,透光性也比較差。
如若用玻璃那就好多了,既能遮風(fēng)擋雨,又透光,不用開窗戶便可以欣賞外面的風(fēng)景……”
這一次,朱厚照倒沒有表現(xiàn)得多激動。
他這屬于典型的慣型思維。
在他的理念中,玻璃與琉璃、水晶差不多,屬于昂貴的工藝品。
別說普通人家,就算皇宮也不至于如此奢侈,用水晶來替代窗戶紙。
不過,江南地區(qū)倒是有一些富商家的窗戶采用了比窗戶紙更透光的東西,民間一般稱作:蠡殼窗。
蠡殼窗,所用的材料乃是一些特殊的海貝殼,也或是一些巖晶石精心打磨而成。
其實宮里也有,只不過沒用在窗戶上,而是用在屋頂上,稱作“明瓦”,也有人稱之為“亮瓦”。
但是,蠡殼價格昂貴,其透光度也遠遠不及玻璃。
沈長安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故而又解釋道:“玻璃的透光度是其它材料無法比擬的,一旦工藝成熟,它的成本也不會太高……”
當然,這是相對而言。
其實以眼下里的條件,造玻璃的成本不會很高,但也不會很低。
高品質(zhì)的玻璃需要純凈的石英砂,普通沙子是燒不出好玻璃的,因為雜質(zhì)太多。
普通沙子雖然也能提取石英砂,但以目前的條件來說難度不小,只能一步一步來。
以目前的條件,要燒出好玻璃,最好的法子就是開采石英石,再加工成石英砂。
在燒制的過程中,或許還將用到一些其它的物質(zhì),比如硼砂、硼酸之類。
這些并不難找,都屬于天然礦物質(zhì)。
只不過眼下里可沒有什么成熟的產(chǎn)業(yè)鏈,大多數(shù)原材料都得自行加工,所以成本肯定會偏高。
但,沈長安還是頗有信心,普通人用不起,但大戶人家一定沒問題。
大明朝有錢人還是不少的,比如有名的徽商、晉商,還有江南富戶,京城達官貴人等等。
“總之……”
沈長安補充了一句朱厚照能聽懂的,也是最喜歡聽的話:
“臣可以保證,只要肥皂、玻璃一面市,一年內(nèi)最少可以讓內(nèi)帑增收一百萬兩銀子。”
果然,朱厚照一臉驚喜道:“朕就愛聽這句。愛卿,你要真能辦到,朕重重有賞!”
“謝陛下……不過陛下,屆時還將涉及到一個經(jīng)營問題。”
“對對對,經(jīng)營方面不知愛卿有何提議?”
朱厚照現(xiàn)在對沈長安可謂信任之極,又問起了他的意見。
雖說大明一向重農(nóng)抑商,但是,無論是皇家還是朝廷其實都有自家的產(chǎn)業(yè),說白了還是參與了經(jīng)商。
比如各地的官店、皇店,還有市舶司。
市舶司,乃是朝廷在各海港設(shè)立的官署,專做對外貿(mào)易,比如絲綢、茶葉等等。
“臣以為,經(jīng)營方面便以皇家內(nèi)庫的名義,可以委派一些皇親國戚協(xié)助管理,另外再指派一些皇商……”
其實,從沈長安的內(nèi)心里來說,是不愿讓皇親國戚染指的。
但,這不現(xiàn)實。
那些皇親國戚眼下里沒動靜,是因為他們壓根兒沒重視,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利潤有多么驚人。
一旦知道了……哪有不想分一杯羹的道理?
何況,就算朱厚照硬起心腸不讓皇親國戚插手,那么他會找誰?
不用猜都知道,必然是劉瑾等一眾閹黨。
真要是這樣,結(jié)果將會更糟糕。
那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