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低壓系統接地形式

1.4.1 導線

1.相線

相線連接于電源端子,用于傳輸電能,用符號L1、L2和L3表示。

2.中性線

中性線連接于電源中性點,可為單相設備和不平衡負載提供電流通路,用符號N表示。

3.保護線

用于保護人身和設備安全的接地線,正常工作時不帶電,用符號PE表示。

4.保護中性線

兼具保護線和中性線作用,用符號PEN表示。

1.4.2 接地形式

低壓系統接地形式由電源接地方式和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接地方式共同決定,由兩位字母來表示,第一位字母表示電源接地方式,用T表示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用I表示電源中性點不接地或經高阻抗接地;第二位字母表示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接地方式,用T表示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采用獨立的接地極,與電源地無電氣聯系,用N表示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與電源共用接地裝置。低壓系統接地形式包括TT系統、IT系統和TN系統,其中TN系統又分為TN-S系統、TN-C系統和TN-C-S系統。

1.TN系統

TN系統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與電源共用接地裝置。

(1)TN-S系統 TN-S系統中性點直接接地,并引出中性線N和保護線PE,如圖1-12所示。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連接到公共保護線PE上,設備中性點接到中性線N上。

這種接地形式可靠性較高,但是導線數量多,投資成本高。

圖1-12 TN-S系統

(2)TN-C系統 TN-C系統與TN-S系統的區別在于保護線PE和中性線N合為了一根保護中性線PEN,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和設備中性點都接到保護中性線PEN上,如圖1-13所示。這種接地形式經濟性較好,但是安全性較差,現在很少采用。

圖1-13 TN-C系統

(3)TN-C-S系統 TN-C-S系統的前半部分是TN-C系統,在某一點將保護中性線PEN分開,分成保護線PE和中性線N,后半部分是TN-S系統,如圖1-14所示。

這種接地形式結構簡單,又能保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種廣泛采用的低壓系統接地形式。

2.TT系統

TT系統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采用獨立的接地極,與電源地無電氣連接關系,如圖1-15所示。

TT系統的安全性較高,比較適用于無等電位連接的室外場所,例如路燈、農場和施工場地等。

圖1-14 TN-C-S系統

圖1-15 TT系統

3.IT系統

IT系統的電源中性點不接地或經高阻抗接地,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采用獨立的接地極,如圖1-16所示。

圖1-16 IT系統

IT系統供電可靠性最高,但只適用于小范圍供電,例如,醫院手術室和纜車等場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古浪县| 黑龙江省| 桂阳县| 儋州市| 南江县| 尼勒克县| 肃宁县| 香河县| 磴口县| 秦皇岛市| 密云县| 中超| 丰顺县| 无棣县| 嫩江县| 昌江| 织金县| 朝阳区| 白水县| 旺苍县| 封丘县| 公主岭市| 北碚区| 武城县| 皮山县| 远安县| 玉龙| 金门县| 个旧市| SHOW| 鹰潭市| 盐源县| 航空| 永年县| 大洼县| 海阳市| 六盘水市| 东港市| 会昌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