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態勢

4.1 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分析

1.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各國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均取得積極成效,根據普華永道數據,2020年歐盟、美國和中國的網聯汽車滲透率分別為25%、32%和16%,仍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中國較大程度落后于歐洲和美國,未來還需從關鍵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法規完善、示范應用推廣和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協同發力,加快形成產業競爭優勢。預計2025年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將達到35%,歐盟和美國則將分別達到51%和72%,市場增量規模顯著。全球主要經濟體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及預測如圖4-1所示。

圖4-1 全球主要經濟體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及預測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

2.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呈連續上升趨勢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進步、產品持續迭代升級以及整車電子電氣架構發展顛覆性改變,百度、阿里、騰訊等一大批互聯網公司涌入汽車市場,以跨界合作方式切入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上汽、北汽、長安、廣汽等傳統車企開始研發、測試和推出智能網聯車型。目前,我國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已經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各個產業鏈環節中的大部分生產環節,從而引領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實現由大變強。根據iResearch統計數據,2016—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呈現連續上漲趨勢,2020年市場規模增長至2556億元,同比增長54.3%,如圖4-2所示。

3.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多為L1級和L2級

目前,各大主機廠量產車輛輔助駕駛等級大部分為L1級和L2級,并逐漸向L3級演進。但百度、阿里等科技公司則采取更激進的策略,直接研發L4級自動駕駛,并在部分城市路段或特定場景下進行測試,如城市郊區道路、部分高速公路/快速路、園區等,目前多處于示范應用階段,尚未大規模量產和商業化運營。在汽車智能網聯化的變革中,汽車電子、軟件、算法等價值將因智能駕駛技術而顯著提升。先進的大數據、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應用在智能網聯汽車中,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要素。如圖4-3所示,2020年我國新車輔助駕駛滲透率(L1+L2)約為32%,L1級、L2級新車占比分別約為20%和12%。

圖4-2 2016—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及同比增長

數據來源:iResearch。

圖4-3 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新車滲透率

數據來源:iResearch。

4.受L2級車型供應和消費者需求驅動,智能網聯乘用車銷量快速增長

2020年,智能網聯乘用車(L2級)終端總銷量為303.2萬輛,占乘用車總銷量的15.0%。2021年1—10月,L2級乘用車終端銷量累計360.02萬輛,同比增長59.6%,占乘用車總銷量的21.0%。其中,10月終端銷量為40.99萬輛,同比增長40.4%。

圖4-4 2020年及2021年1—10月中國智能網聯乘用車(L2級)銷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中國汽研整理。

圖4-5 2021年1—10月中國乘用車市場智能網聯各等級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中國汽研整理。

從乘用車類別來看,MPV類型L2級輔助駕駛的滲透率最高,依次為SUV、轎車。其中,別克GL8、Model Y、卡羅拉分別為三種類型車輛L2級滲透率主要貢獻者(見表4-1)。

表4-1 2021年1—10月不同車型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銷量數據,中國汽研整理。

根據車輛系別來看,2021年1—10月,日系車型搭載L2級輔助駕駛功能最多,滲透率為36.2%。由于比亞迪漢、第三代長城哈弗H6、小鵬P7等車型上市,L2級自主車型銷量快速增長,前10月累計銷量116.87萬輛,增長率最大。

圖4-6 2021年1—10月中國乘用車分系別銷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中國汽研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深圳市| 景谷| 普格县| 榕江县| 阳信县| 吴江市| 黄浦区| 沙湾县| 老河口市| 美姑县| 子洲县| 赤峰市| 牙克石市| 武穴市| 黄山市| 米林县| 兴安盟| 响水县| 融水| 德惠市| 休宁县| 大宁县| 灵璧县| 沿河| 乐山市| 高阳县| 五台县| 林芝县| 全椒县| 昌平区| 光山县| 宁河县| 夏邑县| 沙雅县| 东乡族自治县| 西畴县| 通城县| 曲阳县| 盘山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