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機械制動(EMB)技術:交通運輸工具新型制動系統
- 王軍主編
- 1466字
- 2023-11-07 16:24:31
1.2.1 列車動能轉移方式
列車動能的轉移方式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把動能轉變為熱能,然后消散于大氣,簡稱“熱逸散”;另一類把動能轉變成可用能。
(一)熱逸散
目前,屬于熱逸散的制動方式有下列幾種。
1.摩擦制動
摩擦制動把列車動能轉變為摩擦熱能。它可分為固體摩擦與液體摩擦兩種。
(1)固體摩擦制動
1)閘瓦制動(踏面制動),是目前鐵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制動方式。用鑄鐵或合成材料制成的閘瓦壓緊滾動著的車輪,使輪瓦間發生摩擦,列車動能主要變成熱能,并轉移入車輪與閘瓦,最終逸散于大氣。
2)盤形制動。用制動夾鉗使閘片(一般用合成材料制成)夾緊裝固在車軸或車輪輻板上的制動圓盤(一般為鑄鐵盤),使閘片與制動圓盤間產生摩擦,把動能轉變為熱能,轉移入制動圓盤與閘片,最終逸散于大氣。
3)軌道電磁制動,也叫磁軌制動。制動時將電磁鐵放下,與鋼軌吸住,靠鋼軌與電磁鐵之間的摩擦轉移能量。
(2)液體摩擦制動(液力制動)
液力傳動的機車可采用液力制動。目前,已有在車輛上采用液力制動的試驗方案。通過液體間和液體與固體(工作液體與耦合器)之間的摩擦,變列車動能為工作液體的熱量,并使發熱的工作液體進行循環冷卻,經由散熱器逸散于大氣。
2.動力制動
動力制動是列車動能通過電機、電器變為熱能,最終逸散于大氣。
1)電阻制動。制動時,變牽引電機為發電機,將所發電能加于電阻器中,使它發熱,靠風扇給電阻器強迫通風而將熱量逸散于大氣中。電力機車、電傳動的內燃機車和電動車輛等,凡用牽引電機驅動的動力車都可實現電阻制動。
2)加饋電阻制動。加饋電阻制動又稱“補足電阻制動”,是機車的一種電氣制動方式。電阻制動時,牽引電機處于發電機運行工況,制動電流隨牽引電機的轉速下降而下降,制動力則隨制動電流下降而下降。加饋電阻制動在電阻制動回路中串入制動電源,低速時提升制動電源電壓,維持制動電流不變,可使制動力保持不變。制動電源一般利用機車上的牽引變流器提供。加饋電阻制動在電阻制動或再生制動進入低速時投入,理論上可使機車制停,實際上因牽引電機整流片不允許靜止不動,長時間流過額定電流,制停時還需輔以空氣制動。
3)旋轉渦流制動。牽引電機軸上裝有金屬渦流盤,制動時,渦流盤在電磁鐵形成的磁場中旋轉,盤表面感應出渦流,使渦流盤發熱。渦流盤帶有散熱筋并起鼓風機葉輪作用,可加速盤的散熱。
4)軌道渦流(線性渦流)制動。制動時,懸掛在轉向架上的電磁鐵放下到離軌面上方幾毫米處,利用它和鋼軌的相對運動使鋼軌表面感應出渦流,從面產生阻力并使鋼軌發熱。變列車動能為熱能,通過鋼軌與電磁鐵逸散于大氣。
(二)列車動能轉變成可用能
1.再生制動
再生制動是使列車動能轉變成電能回收。電力機車或電動車輛可實現再生制動,可將電能反饋至電網。
2.飛輪儲能制動
飛輪儲能制動是制動時,把列車動能轉移入飛輪儲存。起動加速時使該能量放出,可以節約能源。飛輪儲能制動的設想由來已久,但目前尚屬試驗階段。因為它不但需要在車輛上裝設旋轉質量相當大的飛輪,而且還需要一整套傳動裝置。飛輪儲能對于長途運行車輛意義不大。它對于起動停車頻繁的城軌車輛可以有三方面的效果,一是可以節約能源和使變電所負荷均勻:二是能減輕隧道內的熱負荷;三是當萬一發生停電故障時,靠飛輪儲存的能量可低速行駛到下一站,以疏散旅客。
在以上討論中,“列車動能轉移”中的“轉”,是指把動能轉換成第二種能量;“移”是如何處理這第二種能量的意思。每種制動裝置的“轉”和“移”的能力并不總是相互匹配的,例如,在閘瓦制動中,“移”的能力小于“轉”的能力;在電阻制動中,可以使“移”的能力大于“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