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歌和原主互相嫌棄,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袁曉歌看不起原主沒文化,沒音樂素養(yǎng),張羽很厭惡袁曉歌氣量狹小,睚眥必報。
但時過境遷,以前沒文化的原主,變成了現(xiàn)在會原創(chuàng)的張羽,甚至張羽還得到了陳茉莉的賞識。
而袁曉歌呢,氣量依舊狹小。
看到陳茉莉那么夸獎張羽,袁曉歌既嫉妒,又覺得那個啥也不是的張羽,根本受不起陳茉莉的賞識,于是他靈機一動,就將張羽以前在茶館干服務(wù)員的經(jīng)歷故意挑了出來,想給張羽難堪。
只能說,文化低,通過后天努力或者換個靈魂還能挽救,而天生人性次,那確實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了。
袁曉歌說的這話實在是過于冒昧。
別說實際上他和張羽不是好朋友了,就算兩人是斷袖分桃的南通,也不該說這話。
袁曉歌這行為,屬于是罵人專揭短。
這是什么場合?《我所熱愛的聲活》的錄制現(xiàn)場。
誰都知道張羽現(xiàn)在是個綜藝咖,是個歌手,但很少有人會知道張羽以前是干什么的。
現(xiàn)在袁曉歌忽然說張羽以前在茶館干過服務(wù)員,那可不就相當于罵人揭短,給人難堪嗎!
誰還沒點不堪回首的往事了?
反正袁曉歌說完這話,在場所有人,都有點擔心地看向張羽。
張羽如果還記得這是節(jié)目,還會找個由頭把這話遮掩過去,而如果不記得,那會發(fā)生什么,還真不好說。
而被所有人注目的當事人張羽,表示自己情緒很穩(wěn)定。
不僅穩(wěn)定,他甚至還想對袁曉歌說上一句:謝謝嗷!
卻見張羽在所有人的擔憂下,哈哈笑道:“嗨,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你要不說我都忘了。”
“是啊是啊,都是過去的事了,提了也沒意思。”作為主持人的徐新反應(yīng)極快,見張羽好像不是很生氣,馬上便附和道,“還得是張羽有才華,才能寫出這么優(yōu)秀的歌來。我以前還拉過煤呢,也沒見我寫出來啊。”
不得不說,徐新這個主持人,職業(yè)素養(yǎng)是真的高。
他直接通過自爆的方式,把本來只屬于張羽的尷尬,化解于無形。
在茶館當過服務(wù)員又咋了?我還拉過煤呢。
這就是情商的體現(xiàn)。
眼看著徐新一句話把袁曉歌引起的尷尬化解了,在場所有人也是松了口氣。
還好,張羽沒在意,徐新也情商足夠高。
然而眾人這口氣還沒松完,張羽卻緊跟著說道:“不過說到茶館,實不相瞞,我以前在茶館干服務(wù)員,也干挺久的。”
一下子,那口氣又被提起來了。
饒是情商高似徐新,也有點懵圈。
大哥你想干啥?他那一句話不是已經(jīng)遮掩過去了嗎?你怎么還想展開說說呢?
你還沒成功呢,著什么急憶苦思甜啊?
“其實吧。”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張羽悠悠然說道,“我當年在茶館干服務(wù)員的時候,還跟著茶館里說書的學了一手,要不我給大家說上一段?”
嘿,我就是為了這點醋,才包的這頓餃子!
別人以為張羽會生氣,實則不然,張羽現(xiàn)在真是爽翻了!
隨機到這個說書人職業(yè),想要找機會獲得贊美,實在是太難了。
張羽都打算放棄了。
卻沒想到,袁曉歌還是那個袁曉歌,偏要提起茶館,給張羽難堪。
你不提茶館還好,你提了茶館,那我不得展示一下我在茶館學到的才藝?
張羽順著由頭,立刻就來了個見縫插針,見洞就鉆。
若不趁著這時把書說了,以后可就更沒機會了!
“好小子,好手段啊!”聽到張羽的話,徐新瞬間就明白了張羽的意思。
他心里也是暗贊,張羽這小子還挺會因勢利導(dǎo),借題發(fā)揮的。
每個人都有難堪的過往,這沒錯。
被人提起,自然會覺得尷尬,這也沒錯。
但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當事人壓根不覺得難堪,閣下該如何應(yīng)對呢?
而當事人不僅不覺得難堪,甚至還因此要到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閣下又該如何應(yīng)對呢?
張羽先是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這事兒給遮過去了,而后卻又借此提出表演,給自己爭取鏡頭機會。
不得不說,張羽這個綜藝咖,找鏡頭的水平就是高!
徐新有些佩服,不過也有些疑惑:說書這事,張羽真的成嗎?
作為主持人,徐新的社交圈極為廣泛,其中,他就和評書圈子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
也因此,徐新對于評書有著比較多的研究,可以算是半個內(nèi)行。
評書這玩意兒,看著好像簡單,但正所謂臺下十年功,臺上十分鐘,真要是講起來,不好講。
因為這里面有著諸多的技巧。
就跟寫網(wǎng)文的黃金三章一樣,有那個套路在,不是你想講就能講,講就能講得精彩的。
張羽覺得以前在茶館學過,就要順勢現(xiàn)場表演,他也不怕演砸了?
難道是覺得反正是錄播,砸了也能剪了不放出來?
徐新對張羽說書表示質(zhì)疑,但既然張羽主動提起,就說明張羽有信心。
他想了想,還是決定幫張羽一把。
徐新笑著問眾人:“既然這樣……反正時間還早,要不就讓張羽給咱們講上一段?”
他這個主持人不說話,別人也不好說。如果徐新說“時間太晚了下次吧”,張羽也只能偃旗息鼓,鏡頭就沒了。
可現(xiàn)在他讓張羽說,那事情就好操作了。
果然,徐新一提議,王野馬上道:“行啊,閑著也是閑著,張羽,你給大家說一段吧!”
李在祥也是饒有興致地道:“現(xiàn)在會說書的年輕人可不多了。”
“那就說說吧。”陳茉莉緊隨其后。
眼看兩位主持人,再加兩位重量級嘉賓都同意了,其他人也不好再說什么。
很快,其他人也就全都同意了。
包括袁曉歌。
看著站起身來準備說書的張羽,袁曉歌心里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作為本次茶館事件的始作俑者,袁曉歌提起張羽在茶館當服務(wù)員,那就是想給張羽難堪的。
但誰能想到,張羽竟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還以此為話題,要給大家表演才藝!
本來是壞事的,可現(xiàn)在卻……變成了張羽的表演機會?
我怎么好像是在給張羽送鏡頭啊?
袁曉歌恨自己,恨自己為什么要提這事兒呢?
他甚至想抽自己兩個嘴巴。
讓你多嘴!讓你多嘴!
姑且不管袁曉歌如何懊悔,在一片掌聲和歡呼聲中,張羽施施然走到眾人面前,抱拳拱手,大聲說道:“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上一段書。
“這個書的名字就叫作——《張雙喜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