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賢鐘惋惜道:“不論是呂賢書將父親氣倒、還是他們聯絡山賊,我們都沒有證據。如今山賊又被段大人帶走,我們更是連人證都沒有了。若是他們死不承認,我們必定會敗訴?!?
呂賢錫也面色沉凝:“況且,按大清律例,婦女狀告家中長輩者,要先行杖罰;敗訴者,同誹謗罪。”
嚴慈驚詫道:“女子受了委屈還要先挨打!?這是什么道理?。俊?
呂賢錫冷笑:“這就是男人們定的道理!這就是女子永遠無法站起來的原因!”
“唉...”嚴氏嘆了一口氣,“世道如此,我們別無他法?!?
嚴慈問:“那...我們就這么算了嘛?”
呂賢錫深吸了一口氣,滿臉不甘,卻也只能道:“不然還能怎么辦呢?”
嚴慈又問:“那之后又當如何?”
嚴氏嘆氣道:“反正現下家里的財物也都盡數被搬走了,我們準備早日北上。一來,可以提前準備賢鐘的婚事,二來塘沽離天津不遠,在那邊,賢鐘她們也可以多學一點新知識。”
姐妹幾人點點頭,一致同意母親的提議。
嚴氏看向呂賢錫,猶豫道:“不過若是留在那邊學習,你的婚事怕是要延后了。”
呂賢錫本就不在意這門婚事,立馬點頭道:“那就延后唄,我是一定要去學習新知識和新思想的!”
嚴氏道:“既然如此,那肯定要上門去跟親家知會一聲才行?!?
她看向呂賢鐘問:“咱們還有多少錢財?”
呂賢鐘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帶著呂賢錫和呂賢鈖兩人到后院茅廁的墻角下挖出了一個雙層盒子。
打開一看,第一層疊放著滿滿當當的銀票和地契,第二層則整齊地排列著二十幾塊小金磚。
呂賢錫捏著鼻子道:“大姐,你也真是想得出來,竟然藏在這里?!?
呂賢鐘笑道:“出其不意嘛?!?
幾人將錢財帶回房間里,就連嚴氏都嚇了一跳:“你竟然藏了這么多?”
呂賢鐘勾唇笑道:“中秋的時候不就說好了,把家里的現銀全都換成銀票。”
“后來我想著多湊一點,就把一些貴重的東西都變賣了,還賣了一部分地契,這才有這么多錢?!?
呂賢錫細細數了一下,光是銀票就有三千六百兩,再加上黃金和地契,幾乎能保證讓母女幾人富裕地生活百余年。
要知道,呂鳳岐的俸祿一年也就四十五兩而已,而像夏意那樣的農戶人家,一年能賺四五兩銀子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呂賢鈖笑出聲:“那大伯和三叔豈不是什么都沒撈著?”
呂賢鐘搖頭:“還是撈了不少的,畢竟書是無價之寶嘛!”
“書?”呂賢錫心頭一驚,“長恩精舍也被搬走了?”
嚴慈搖頭道:“沒有,我攔著沒給他們進去。當時圍觀的人很多,有些書生也怕他們搬走,都在精舍附近看著。他們害怕落人口舌,所以也沒動?!?
呂賢錫長舒一口氣,長恩精舍可是父親的心血,但...
“我們要是去了天津,那宅子和長恩精舍怎么辦?”
“宅子回頭托給房牙賣了,至于長恩精舍...”呂賢鐘一咬牙,“我們贈給六安縣衙吧!”
嚴氏點頭道:“這個主意好,若是縣衙能定期開放,既能造福寒門學子,給我們家積福積德;也能讓呂氏斷了貪念,叫他們占不到一點便宜!”
呂賢錫有些心疼:“那可是三萬冊書啊!”
“好了好了,知道你愛書!”呂賢鈖道,“可是帶不走,再多的書也會被人占據,還不如做點好事呢?!?
呂賢鈖又問:“那家里的下人們?”
嚴氏思索道:“下人們該走的就走了,阿慈...你是想跟著我們還是想回去安度晚年呢?”
嚴慈道:“老身自是要看著大小姐出嫁才放心的!等她出嫁了,我再回鄉也不遲。”
嚴慈的兒子得了嚴氏恩典,脫了奴籍,還考上了秀才。
早些年就曾想接她回去,但嚴慈念及呂賢滿年幼,給推辭了。
嚴氏早就猜到了她的決定,又道:“至于夏意,她救了我們,我們便多給些銀錢,放她回去吧?!?
安排好這些事,呂賢鐘便出門去找縣令談捐書事宜。
呂賢鈖則偷偷出門給自己相熟的姐妹們投拜貼去了——沒辦法,家里下人都走光了,只能自己去。
呂賢錫催著嚴氏去拿夏意的賣身契,準備明兒自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不曾想,還沒等她告知,夏意下午就主動請辭了。
后院里,夏意打開手絹,里面躺著幾個銀元,雙手遞給嚴氏。
嚴氏笑著將她的手絹包好,推還回去,又從懷里摸出了賣身契遞給她。
“你們倆救了我們母女的命,哪里還能要你的贖身錢?至于賣身契,我們早就準備還你了。”
嚴氏又塞了一張一百兩的銀票給她,感激道:“另外,這一百兩的銀票,算是我們的謝禮,多謝你們愿意冒著生命危險替我們送信!”
夏意推辭道:“太太小姐對我極好,這么做是應該的!我不能要...”
一旁的呂賢錫假意生氣,面露慍色問:“難道我們的命不值一百兩嗎?”
夏意一愣,立馬解釋:“太太小姐都是千金之軀,只是這一百兩太多了,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錢,我...我心不安吶!”
聞言,嚴氏和呂賢錫都笑了,嚴氏叮囑道:“收著吧,你哥哥這么機靈,回去還能用這筆錢娶個漂亮嫂子呢!”
夏意遲疑著接過銀票,鞠躬道:“多謝太太!多謝小姐!”
呂賢錫將她扶起,問:“那你回去之后有什么打算?”
夏意道:“我準備先和我哥去日本人的工廠做工,他們給的工錢高,比種地多多了!”
呂賢錫聞言有些不悅,日本人能在中國開設工廠無疑是甲午海戰的后果。
父親曾說過,日本人戰爭期間在旅順屠殺了整整四天,除了政府官兵,他們連婦孺兒童都沒有放過,遇難的百姓可能有兩萬余人,毫無人性。
正因為這件事,呂家所有人對日本人的態度都十分厭惡。
呂賢錫問:“一定要去日本人的工廠嗎?就不能去我們自己開的工廠嗎?”
夏意有些猶豫:“我聽哥哥說...朝廷開的工廠里常常打死人...”
呂賢錫沉默,心中覺得有些可笑:在窮苦的百姓眼里,侵略國土的日本人竟比朝廷更可靠...
呂賢錫沒有接著勸說。
也許對夏意而言,活下去便要竭盡全力,又哪里會有心情去管國家呢?
她只好叮囑道,“你回去之后也別忘了繼續認字,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多讀書,你才能越來越明理?!?
夏意點點頭:“我知道的,小姐,我會好好讀書的!”